-
公开(公告)号:CN11557751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88067.3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限支护力计算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该计算方法先基于土拱效应建立楔形体‑棱柱体模型并确定棱柱体的高度和宽度,然后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地基液化指数,并基于地基液化指数确定土体参数折减系数,再通过土体参数折减系数对棱柱体的侧压力系数进行折减,最后基于棱柱体的侧压力系数和楔形体‑棱柱体模型平衡方程对极限支护力进行求解。考虑了松散液化地层在实际盾构隧道施工时出现的地基液化现象,基于地基液化指数确定土体参数折减系数后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进行了折减,同时兼顾了土拱效应和地基液化的影响,大大提升了松散液化地层盾构隧道开挖面极限支护力的计算准确度,保证了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90056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94770.X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IPC: G01B11/14 , G08B21/18 , G08B21/24 , G08B21/02 , G08B7/06 , E21F17/18 , E21D9/093 , E21D9/00 , E21D9/06 , G01B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法施工盾尾间隙及偏转角度的监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子系统和预警子系统;所述监测子系统包括测距传感器、电源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预警子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分级预警模块和警报装置。本发明利用传感测距技术可有效和准确的测量出盾构尾盾的最大偏转角度,且在最大偏转角度的基础上测算出能反应盾构实际工作状态的最小盾尾间隙,并通过分阶段预警充分保证了盾构施工的安全可靠和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482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565989.5
申请日:2022-05-21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边变宽不平衡重悬臂箱梁挂篮,包括主桁架、锚固系统、悬吊系统、行走机构、底模系统和内模系统,所述主桁架包括桁架梁、下连杆、竖杆和拉杆,所述悬吊系统包括前悬吊机构和后悬吊机构,所述锚固系统包括轨道锚固机构和主桁架后锚固机构。本发明通过对普通挂篮进行改进,在悬吊系统中通过设置横向调节槽与吊笼进行配合;通过设置活动式后锚固机构、在轨道锚固梁上设置横向调节槽;在行走机构中,通过小车连接座与后分配梁的横向滑动连接,前支点支座与前分配梁的横向滑动连接,从而使得本发明挂篮在节段浇筑推进过程中,可灵活调整箱梁变宽侧的支点位置,以使支点始终落在变宽侧的腹板中心上,同时也保证箱梁重心始终处于挂篮中心位置,以保证挂篮的两侧受力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94620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29020.8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40花岗岩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中C40花岗岩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包括如下组分原料:水泥、粉煤灰、硅灰、石灰石粉、石膏、机制砂、碎石、三聚磷酸钠、膨胀剂、缓凝剂、拌合水。本发明通过采用酸性花岗岩机制砂和碎石作为混凝土主要材料,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泥、粉煤灰、硅灰、石灰石粉、石膏、三聚磷酸钠、膨胀剂、缓凝剂及拌合水原料,充分搅拌混合,配制得具有抗压强度高,抗渗性、抗裂性及体积稳定性均良好的花岗岩高性能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手段,解决了就地取材、节省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的问题;也解决了酸性花岗岩机制砂和碎石粘附性差,花岗岩混凝土抗压强度低、抗裂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520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3153.6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通公开了一种桥梁路面结冰识智能识别、预警及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象观测站,温湿度传感器,结冰预防及信息采集装置,结冰信息处理模块,结冰预防及交通管控模块,车辆通行疏导装置和管理员终端。本发明能智能识别和分析桥梁的结冰情况,自动喷洒融冰剂以预防桥梁路面结冰或对已结冰路面进行融冰处理,同时能智能对桥梁车辆的通行进行调度管控和预警引导通行,具有较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46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18437.8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学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近接既有桩基的水平响应确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目标盾构隧道、盾构土体以及目标盾构隧道临近桩基的解析计算参数和目标盾构隧道的纵坡角度构建施工引起桩基轴线处土体水平位移计算模型和隧道开挖造成的地层损失引起桩基轴线处土体水平位移计算模型,并计算土体水平位移场;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推导得出桩基水平位移微分控制方程;根据桩基水平位移微分控制方程和土体水平位移场计算桩‑土‑隧相互作用;根据桩‑土‑隧相互作用计算桩基水平位移与弯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水平响应确定方法存在确定方法复杂、精确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7620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473876.2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湖南中建五局绿色市政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横通道应急防护门,包括防护门板、动作驱动装置及遇水触发装置。防护门板安装于横通道内设置的门洞处。遇水触发装置设置于防护门板与对应侧的主洞之间,且与动作驱动装置相连,以用于在横通道内涌水深度达到设定值时触发动作驱动装置启动。动作驱动装置设置于横通道的顶部且与防护门板相连,以用于在遇水触发装置的触发下启动,使收卷于门洞上方的防护门板下放封闭门洞,进而阻断横通道内的涌水通过横通道涌入另一侧的主洞内。本发明的应急防护门可实现隧道横通道防护门板的自动关闭,同时能应用于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期横通道挡水及运营期横通道防火,实现隧道工程建设期间提倡的“永临结合”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628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169694.2
申请日:2022-09-25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受力参数的计算及量测监控方法,本发明基于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特性和布置特点,利用单一的应变计进行隧道初期支护的环向轴力、围岩压力和衬砌间接触压力的量测,既节约了元器件、人力和物力,也避免了现有监测方案中量测围岩压力和衬砌间接触压力时土压力盒布置困难且容易损坏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04587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433620.0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31/02 , E02D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站结构顶部坑槽的回填和防水的绿色施工方法,包括:泡沫再生块状复合填料制备,包括泡沫水泥浆液和水泥混凝土块状粒料;隔离透浆液装置施工,在顶部坑槽四周侧壁铺设有与主体结构顶部的顶板的水平面呈50°~70°夹角的梯形锥台的隔离网;泡沫再生块状复合填料回填及防水施工,包括:各组成材料备料和进场检验、制浆设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回填浇筑及防水施工;抗裂防沉降网层施工,在隔离网顶部与顶部坑槽的顶部外侧的地表平台外边缘之间铺设抗裂防沉降网;防水层施工,包括:顶部坑槽四周调平层铺设和防水卷材铺设、横向贯通变形缝防水施工、防水砂浆层铺设;粘土层、雨水及污水管铺设施工;道路路面结构层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74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312606.3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 E02D17/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旧管廊连接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测量放样;S2:基坑围护结构施工;S3:旧管廊内电缆绝缘保护及平移;S4:基坑支护及开挖;S5:连接处新管廊底板施工;S6:旧管廊侧墙无损切割;S7:连接处新管廊侧墙及顶板同步施工;S8:旧管廊顶板及新管廊侧墙搭接外防水施工;S9:搭接处防水墙施工及旧管廊回填砂土。本申请采用新管廊“背贴”旧管廊平行式对接方式,即新管廊与旧管廊侧墙贴合,而后在旧管廊侧墙开洞,实现无缝对接,因此需破除旧管廊结构少,对高压电缆保护易于操作,安全性高;施工难度较低,减少工程量,有效的加快了施工周期,同时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