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35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86507.3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济南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桩墙叠合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桩墙叠合结构防水性能试验装置,包括方桩模型、外墙模型和顶盖,方桩模型包括矩形底座和竖立在底座上的方桩,底座一组对边各排布N个方桩,另一组对边各排布M个方桩,N和M均为正整数且至少一个大于1,沿底座四边排布的方桩构成方桩组合,方桩之间互不接触、其间隔构成液体的通道;当N与M均大于2时,方桩组合的中空部位为与通道连通的矩形槽;外墙模型为回字形结构,外墙模型内周与方桩组合外周固连在一起组成叠合结构;顶盖封装在叠合结构顶端、且与叠合结构和底座构成封闭空间;顶盖设有用于加注液体和加压的通孔。本发明能够简单高效的完成地铁车站桩墙叠合结构防水性能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00445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7875.6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4G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月面建造及探索的复合功能末端工具,包括:夹持驱动部件、夹持手指、滚轴、滚轴驱动部件及卷板;两个夹持手指安装在夹持驱动部件上,夹持驱动部件用于驱动两个夹持手指张开或夹紧;滚轴和滚轴驱动部件均安装在夹持驱动部件上;滚轴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滚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每个夹持手指上均加工有一个滑槽;两个夹持手指的滑槽平行、且开口相对;卷板的一端绕装在滚轴上,当两个夹持手指张开到位后,夹持驱动部件可通过带动滚轴转动将卷板两侧边伸入到两个夹持手指的滑槽中,使得两个夹持手指和卷板组成铲斗状结构,实现对物体的铲运。本发明通过将夹持手指和铲斗状结构的复合,能够实现对月面上碎石块的夹取和浮土的铲运。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67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61343.9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架式建筑3D打印自适应调平运输托盘小车及其运输方法,自适应调平运输托盘小车包括托盘、升降支腿、底盘车、控制器及驱动单元;托盘可分离安装在底盘车上,托盘四角设置升降支腿,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底盘车运动;控制器用于控制升降支腿调节实现托盘调平。本发明能够避免人工调平误差,提高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2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38511.X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济南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桩-墙叠合部的防水性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属于桩-墙预制叠合结构技术领域,该试验装置包括容器、注水装置和无损检测装置;桩-墙预制叠合结构容置于容器中;容器设置有与注水装置连接的注水口,注水装置用于向容器内注水;无损检测装置设置于容器的外部,用于实时监测桩-墙预制叠合结构中桩-墙叠合部的内部结构变化。该试验装置能够用于简单高效且无损地研究桩-墙叠合部的防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392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82531.4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福州市地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IPC: G01V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吸式不极化电极装置,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包括不极化电极、磁吸头A、导线及插拔夹子;不极化电极包括:电极本体和磁吸头B;电极本体的电极芯伸出于电极本体的顶端;磁吸头B套装在电极芯外,且固连于电极本体的顶端;磁吸头A包括:导电柱;导电柱为可伸缩结构;磁吸头A与磁吸头B间磁吸配合,且磁吸头A的导电柱抵在电极芯的端部;插拔夹子和磁吸头A的导电柱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磁吸头实现不极化电极与连接线之间的准确连接,能够在多通道线缆与大地之间形成稳定的信号传递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18195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744443.7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1D21/02 , H04L67/12 , G08B25/08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数据感知与处理云平台的智能湿喷系统,属于湿喷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物联数据感知与处理云平台和湿喷机械设备,其中:物联数据感知与处理云平台包括:数据感知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和用户交互模块;湿喷机械设备上设有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交互模块发送的指令并控制喷头进行智能湿喷施工工作。本发明中将物联数据感知与处理云平台和湿喷机械设备相结合,以物联感知+智能硬件+数据中台搭建智能湿喷系统来统筹管理湿喷工作,便于实现湿喷施工过程中相关喷射混凝土状态数据和喷射效果数据实时智能监测;便于湿喷隐患排查治理,同时也有助于依计划进行项目生产工序的调度与管理,有利于提高湿喷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71836.0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湿喷机械手喷头,该湿喷机械手喷头包括喷头以及阀门,喷头采用橡胶材质,可以承受有压料群的压力和冲击并具有弹性;所述阀门安装在喷头前端,箍住喷头外表面,通过放松或收紧阀门来微调喷头孔口直径,且所述喷头呈圆锥形收敛管嘴状设置。该湿喷机械手喷头提供了孔口直径微调的途径,可以配合调节喷射参数以使射流均匀稳定。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反馈调节的湿喷方法,通过流速V和料群射流扩散角θ进行喷射状态判断,通过风压和喷头孔口直径微调优化喷射状态,从而突破传统湿喷作业未对全过程监测和控制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70940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54421.X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BIM+EBS的线性工程构件编码与数模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目标工程根据工程结构逐层分解,形成由各级构件组成的工程结构树;对工程结构树中的节点,按照结构层级进行逐层编码,以最下层的工程构件编码为最终编码;BIM建模时,对最终编码进行逆反解析,实现BIM模型以树状结构组成,以对应的工程构件的编码进行命名或存储至BIM信息中;根据EBS树状结构,选择其中任意节点进行操作时,对应的BIM构件模型同步操作或突出显示。该方法能够实现工程结构树的构建和编码,并与BIM模型的挂接,实现进度计划数据与BIM模型的融合及一体化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220702987U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22050052.7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钢混叠合梁的吊具,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用于同时吊运两个以上的钢混叠合梁;吊具包括吊轴、两个以上吊缆及若干吊耳;吊轴的底部均布有若干吊环,若干吊环沿吊轴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吊缆穿过吊环,吊缆的两端自然落下;每相邻两个吊缆间的水平距离为每个钢混叠合梁的梁宽宽度的1至1.5倍;吊缆的两末端各安装有连接件;吊耳由一个U型架和位于U型架顶面的支耳一体成型;U型架的开口端朝向钢混叠合梁,用于夹持钢混叠合梁的梁宽部分;U型架通过支耳和螺栓的配合与吊缆末端的连接件铰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多个钢混叠合梁的吊运,可以确保钢混叠合梁安全无损的前提下,提高吊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079335U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21866688.2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中建研智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20/17 , G06V10/26 , G06V20/70 , G06V10/54 , G06V10/58 , G06V10/764 , G06V10/10 , G06V10/94 , G06T7/62 , H04L67/12 , B64U20/87 , B64U101/30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线性工程植被变化监测装置,包括:无人机飞行控制模块,无人机载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和高光谱图像采集模块,以及图像处理和植被变化预警模块,该系统通过控制无人机在线性工程沿线的一定区域内飞行,实时获取可见光图像和高光谱图像,并通过对这两种图像的处理,对植被变化进行判断和风险预警。该装置利用无人机搭载先进光学传感器,大大减少人力劳动,时空分辨率也较卫星遥感数据大为提高,能够及时掌握线性工程沿线植被变化范围,实现科学的植被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施工过程中的过度破坏森林植被行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