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I技术的智能识别安全帽

    公开(公告)号:CN216123897U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20900335.4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I技术的智能识别安全帽,包括帽体,所述帽体的一侧固定有按键板,且帽体的底部对称固定有两个连接板,所述按键板的一侧旋转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设置有L形块,且挡板的底端处于L形块的内侧,所述按键板的一侧开设有与L形块相对应的条形凹槽,且L形块的底端滑动连接在条形凹槽的内侧,所述L形块的底端固定有第一条棒;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条形棒、第二凹槽和U形块等结构,使按键板的一侧设置有挡板,起到对按键的防护作用,避免因为碰撞导致按键无法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C形板、连接环和固定块等结构,使连接板与帽带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简单。

    一种基于BIM的远程巡检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4846058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0899545.6

    申请日:2021-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远程巡检设备,包括镜框、镜把和稳固机构,两个所述镜把分别转动安装在镜框两侧,所述稳固机构安装在镜把侧面,所述稳固机构包括顶带、弹性带、固定架、收纳轮和限位组件,“U”型的两个所述固定架分别相背固定在镜把侧面,所述固定架内部垂直且转动安装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两端穿过固定架露在外侧,所述收纳轮固定套设在安装轴上,所述顶带位于镜把上方,所述弹性带一端安装在顶带端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稳固机构,既不影响AR眼镜终端进行远程电力巡检工作,又可增加眼镜终端佩戴稳固性,降低其因为外力出现下坠滑落的几率,从而减少影响其远程巡检工作效率的因素。

    大跨径隧道拱顶沉降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944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83893.X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径隧道拱顶沉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拱顶沉降的隧道进行土体回填以形成支承基体。在支承基体与隧道的拱顶之间搭建两端支撑。在拱顶的内壁上进行沿径向的径向注浆。将支承基体划分为位于中部的中心支承土体及位于中心支承土体两侧的左支承土体和右支承土体,采用多台阶分步开挖法开挖支承基体,且开挖过程中每开挖出一个台阶后对构成台阶的土体进行支撑,同时开挖过程中在隧道上与支承基体对应的侧壁上进行沿隧道径向的径向注浆。采用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对大跨径隧道的拱顶沉降进行处理时,不仅更有效防止拱顶沉降,且降低开挖支承基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在隧道拱顶和侧壁上进行径向注浆,进一步加固隧道拱顶及其侧壁。

    一种桥梁人非通道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656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65066.2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人非通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埋段施工,将人非通道预埋段A构件作为主梁两侧的外模板,将A构件与主梁底板连接成一个整体;S2、锚固预应力施工,将预应力钢绞线的两端锚固在主梁两侧的A构件上,采用两次张拉法施工;S3、封锚混凝土施工,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毕后采用膨胀混凝土压浆并封锚;S4、后装段施工,人非通道后装段拟滞后主梁1个节段进行安装,后装段构件分为B构件和C构件两部分,B构件间隔垂直固定连接在A构件上,C构件固定连接在A构件和相邻的两个B构件上,减少了主梁的宽幅,降低了主梁的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降低了施工成本,合理安排主梁施工及人非通道施工的组织设计,提高了施工效率。

    大跨径隧道拱顶沉降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9440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11283893.X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径隧道拱顶沉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拱顶沉降的隧道进行土体回填以形成支承基体。在支承基体与隧道的拱顶之间搭建两端支撑。在拱顶的内壁上进行沿径向的径向注浆。将支承基体划分为位于中部的中心支承土体及位于中心支承土体两侧的左支承土体和右支承土体,采用多台阶分步开挖法开挖支承基体,且开挖过程中每开挖出一个台阶后对构成台阶的土体进行支撑,同时开挖过程中在隧道上与支承基体对应的侧壁上进行沿隧道径向的径向注浆。采用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对大跨径隧道的拱顶沉降进行处理时,不仅更有效防止拱顶沉降,且降低开挖支承基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在隧道拱顶和侧壁上进行径向注浆,进一步加固隧道拱顶及其侧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