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窜槽钻孔启封固井的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9314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604476.2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窜槽钻孔启封固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窜槽段上端开设上射孔口,窜槽段下端开设下射孔口;S2将钻杆与封隔器连接,下入钻孔内,使封隔器位于上射孔口和下射孔口之间;S3通过钻杆向钻孔内注入清水,直至清水通过孔口返出;S4通过钻杆向钻孔内注入固井水泥,直至固井水泥通过孔口返出;S5第一时间区间内,以第一时间段的间隔测量钻孔内液面高度,当液面高度在上射孔口下方,重复步骤S4;S6对封隔器进行解封,并将钻杆提升至井口,向孔内注固井水泥至井口,本发明适用于固井施工技术领域,通过分段射孔加封隔器注水泥浆的实现循环的技术手段,实现了钻孔窜槽段的有效且全面固井,避免了窜槽钻孔产能损失、井喷的问题。

    一种用于矿山救援的钻孔清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82651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813081.7

    申请日:2021-07-19

    Inventor: 朱泽斌 林中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救援的钻孔清障装置,涉及矿山钻孔救援技术领域,包括承载钢管和钻孔设备;其中,所述钻孔设备设置于所述承载钢管中,且能够带动所述承载钢管同步前进,以便利用所述承载钢管构建救援通道;所述钻孔设备至少包括依次相连的串接节、安装节以及钻进节,其中,所述串接节能够带动承载钢管同步前进;所述安装节中设置有注浆加固组件,所述注浆加固组件能够在承载钢管前进的过程中间隔注浆加固坍塌石体,也能够在撤出所述钻孔设备过程中间隔注浆加固坍塌石体。

    一种破碎岩层固井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64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67284.4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碎岩层固井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判断地层漏失量;步骤2,根据漏失量计算固井液参数,使其达到降低流动性、提前初凝期。固井液成分包括水泥和添加剂,添加剂包括速凝剂和强碱;步骤3,固井,具体包括:在固井液中加入、无添加剂和强碱。本发明可实现堵漏、固井同时进行,节省时间和成本。

    数字地球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91528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0193611.2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地球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根据地球的经度、纬度和海拔进行地球空间划分,得到多个格网单元,并根据格网单元对应的三维空间范围信息和地质信息进行编码,获得编码信息。通过将各格网单元的集合组合成地质体标识,并为地质体标识内的格网单元进行编码信息标注,获得数字地球模型。基于此,将地球进行标准化剖分,剖分成一个个体积相近且无缝隙无重叠的空间格网,对空间格网内的格网单元进行统一的三维空间范围信息编码和地质信息编码,实现地球的数字化编码化描述,构成基于编码的数字地球模型,极大地提高数字地球模型的检索、传输、分析效率,满足信息化需求。

    一种离层注浆防跑浆注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27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67310.3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层注浆防跑浆注浆方法,包括步骤1,在跑浆点不出浆后,注入清水,跑浆点再次出浆后停止;步骤2,再次注浆,观察跑浆点情况,待出浆时,立即停止;步骤3,停待0.5‑1天,恢复注浆,待出浆时,立即停止;步骤4,重复2‑3次步骤3;步骤5,开始正常注浆,注浆流量逐渐增大,观测跑浆点情况,在正常注浆48‑72h内,没有发生跑浆,则通道完全封堵,如仍有跑浆,则重复步骤3‑4,再次封堵通道。本发明利用原设备、钻孔进行注浆,可节省时间和成本,不用另行打孔注浆。

    基于FLAC3D的采动覆岩离层模拟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9206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45331.X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基于FLAC3D的采动覆岩离层模拟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得研究区的岩层底板高程数据;建立三维工程地质模型;在FLAC3D中确定针对工程地质模型的本构模型、屈服准则、边界条件及计算参数;在工程地质模型中,确定彼此相邻的第一网格组和第二网格组,第一网格组对应于上岩层,第二网格组对应于下岩层,并且上岩层的刚度大于下岩层的刚度;分离第一网格组和第二网格组之间共用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并且填充界面单元;以及在工程地质模型中采用分步开采的方法进行采动覆岩离层模拟。以此方式,能够在采场上覆岩层中的软硬岩层分界面处实现非连续变形,从而模拟离层空间的产生和发育过程,同时在其他岩层之间保持连续协调变形。

    无人机放射性测量定精度条件下航速与航高的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58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3131.X

    申请日:2022-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人机放射性测量定精度条件下航速与航高的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无人机探测地质体,确定无人机飞行速度和地质体放射性测量精度的关系式;S2:根据无人机飞行高度与探测器晶体有效探测面积,确定计数率;S3:根据无人机飞行速度和地质体放射性测量精度的关系式以及计数率,确定无人机测量飞行高度和放射性测量精度与飞行速度的关系式,并基于设定的无人机放射性测量精度,进行无人机测量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的匹配,本发明适用于无人机技术领域,通过对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测量现场的精度要求进行无人机航速计算;在保证测量要求的同时,减少工作时间,提高效率;同时给出参数对照骨架表,可进行差值计算,简化计算流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