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929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601154.1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暗涵排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过履带式行走机器人进行暗涵排查的方法,通过履带式行走机器人搭载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暗涵进行建模;通过履带式行走机器人在暗涵的排放口及暗涵内分布放置无线式监测传感器,所述无线网关通过第二无线模块将对应各无线式监测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数据传送至指定的远程服务器,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暗涵进行扫描建模排查,获取暗涵走向、大小、内部情况、排放口位置等,再通过分布式设置的无线式监测传感器对暗涵进行长效监测,通过无线网关装置对数据进行汇总通过联网传输至远程服务器,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有效地对暗涵进行排查管理,私自接入暗涵排放污水的行为也得以有效监测及处理,应用效果佳。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4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27030.X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中电建(广东)工程监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清淤机器人及其清淤方法,包括移动主体;粉碎机构,粉碎机构与移动主体相连接,粉碎机构设置于移动主体的第一侧;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与所述移动主体相连接,移动机构用于驱动移动主体移动;收集机构,收集机构与移动主体相连接,收集装置设置于移动主体的第二侧,其中,粉碎机构与收集机构相对。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清淤作业的覆盖范围,对小管道内的淤积物进行有效清理,降低施工作业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629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01154.1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暗涵排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过履带式行走机器人进行暗涵排查的方法,通过履带式行走机器人搭载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暗涵进行建模;通过履带式行走机器人在暗涵的排放口及暗涵内分布放置无线式监测传感器,所述无线网关通过第二无线模块将对应各无线式监测传感器获取的信息数据传送至指定的远程服务器,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暗涵进行扫描建模排查,获取暗涵走向、大小、内部情况、排放口位置等,再通过分布式设置的无线式监测传感器对暗涵进行长效监测,通过无线网关装置对数据进行汇总通过联网传输至远程服务器,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有效地对暗涵进行排查管理,私自接入暗涵排放污水的行为也得以有效监测及处理,应用效果佳。
-
公开(公告)号:CN1161838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631574.X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蜂群的排水管网和暗涵排查方法,侦查无人机首先进入管道确认管道是否满足无人机飞行要求并绘制大体的管道走势图,中继通信定位无人机进入管道,在管道内组成通信链路对管道进行进一步测量,利用管道摄像无人机拍摄所排查管道的超广角照片,利用水质水量检测无人机和水样采集无人机根据需求进行水质现场检测和采样。本发明利用共同执行某一任务、受统一指挥的多架无人机,通过网络互联构成群组,实现高度智能自主的集合体,从而实现排水管网和暗涵排查。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27028.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广东)工程监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淤积物转移装置,包括移动车体,移动车体设置有第一底盘和第一控制模块;第一舱体,第一舱体放置于第一底盘的上部,第一舱体设置有设备舱、清水舱和污水舱,设备舱、清水舱和污水舱均与第一控制模块相连接,设备舱用于存放清淤装置,清水舱用于存放清水,污水舱用于对清淤装置所转移的淤积物进行过滤和存储。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舱体内设置的清水舱配合设备舱将排水管道内部的固结淤积物进行清理,将清理出的固结淤积物放入至污水舱内进行过滤,通过移动车体对狭窄街道内排水管道清理出的固结淤积物进行有效转移,从而提高清淤作业中转运过程的便捷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38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8426.3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3 , C02F11/145 , C02F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网污泥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管网污泥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酸钙和磷石膏按照0.45~0.65:1的质量比混合进行球磨,得到共磨粉末;将共磨粉末与钢渣按照24~30: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即制备得到所述管网污泥调理剂。本发明的调理剂有利于污泥内部孔道的形成,促进了污泥内部水分的释放,从而有效提升了脱水效果;经过球磨处理后,碳酸钙和磷石膏的活性显著增强,使得处理后的污泥pH值稳定在微碱性范围内,解决了使用钢渣等工业固废调理时污泥碱性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237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31584.3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排水管网末端排污口和暗涵内排污口的溯源方法,包括排口属性判别、水流类型判断、布点方式选择和进行溯源监测这几个基本步骤,建立适用不同场景的排水管网和暗涵内排口溯源标准化体系及流程,方便现场排查人员根据不同情况直观选择适用的溯源方法,同时通过建立排口属性判别流程,弥补了其他方法无法判断间断流排口的缺陷,通过区分开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判别方法,采用物理观测的方法首先对水流类型进行初判,可以节省大量水质检测的成本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27023.X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广东)工程监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清淤处理设备,包括控制模块;子体地面站载体,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移动车体设置有第一承载底盘;第一舱体,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一舱体安装于第一承载底盘的上部,第一舱体设置有清水舱和设备舱,清水舱与设备舱相连接;转运车,转运车与子体地面站载体相连接,转运车设置有第二承载底盘;第二舱体,第二舱体安装于第二承载底盘的上部,第二舱体用于存储并转移淤泥。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控制,以使清淤处理设备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清淤作业,子体地面站载体和转运车的设计使得清淤设备能够在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灵活作业,从而有效对排水管道中取出的淤积物进行转移。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48451.0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11/02 , C02F11/00 , C02F11/143 , C02F11/147 , C02F11/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排水管网有机质污染污泥调理剂及其调配方法,调理剂,包括用于改善污泥粒径分布的调配剂河沙,调配污泥的pH值并增加污泥中总养分含量的过磷酸钙,尿素,以及复合型微生物菌剂;所述河沙、过磷酸钙、尿素和复合型微生物菌剂添加到城市排水管网有机质污染污泥中,得到混合后的土壤;所述污泥中添加河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15‑20%;所述污泥中添加过磷酸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0.5‑3%;所述污泥中添加尿素的质量百分比含量0.4‑2%。通过科学调配解决脱水污泥普遍存在的粒径偏小、pH偏高、养分含量不足的问题,使污泥达到园林绿化土壤的使用标准,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和高效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767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34295.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4B38/06 , C04B38/00 , C04B33/132 , C04B33/135 , C04B33/13 , C02F11/00 , C02F11/14 , C02F11/122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市政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河湖底泥和市政污泥协同烧制陶粒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烧制陶粒的方法步骤包括:分别对河湖底泥和市政污泥进行预处理得含水率为70%~80%的泥浆,并分别准确测定其含水率、以及无机成分和有机质的含量;将两种泥浆混合均匀得总泥浆,调整其浓度为10%~15%,根据测得的含水率、以及无机成分和有机质的含量,向总泥浆中添加药剂,之后进行压滤脱水,得含水率<40%的泥饼;将泥饼经碳化制陶步骤得到陶粒。该方法将调理调质和脱水固化所需的药剂合二为一,减少了原料的拌合次数,且在原料为泥浆的状态下加入,使药剂与原料混合更为均匀、反应更加充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