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5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71357.5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06Q10/0639 , G06F16/22 , G06F1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城市排水管网健康状况评估方法,包括搭建GIS平台并导入管网基础数据,管网自动溯源,管网结构拓扑分析,确定错混接管、断头点、逆坡管和瓶颈管,导入管网缺陷数据,将管网基础数据、溯源后的管网数据、管网结构拓扑分析数据和管网缺陷数据存储至数据库,管网健康状况评估指标计算,管网健康状况综合评估系数计算。本发明利用GIS的数据集成特性,通过管网自动溯源和拓扑结构分析自动计算排水管网错混接及拓扑异常指标,同时结合排查上传的管网缺陷数据,以智能化手段赋能排水管网运维工作,可实现对排水管网健康状况的实时评估及动态更新,降低运维人力成本、减少信息传递错误。
-
公开(公告)号:CN11380268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28694.3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控制臂的化粪池污泥处理车,至少包括车体以及车体内的控制柜、栅渣压榨机、叠螺机、发电机、配电柜、真空水箱和搅拌箱,所述处理车还包括控制臂以及位于控制臂上的监控装置、冲挖装置和吸污装置,该处理车通过控制臂以及控制臂上的气密装置、监控装置、冲挖装置和吸污装置协同作业,使得化粪池污泥处理车的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人工数量,同时气密装置防止臭气外溢,环保作业,监控装置实时监控化粪池内清洁程度,冲挖装置多角度冲洗,对池内污泥充分冲洗,提高作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27023.X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广东)工程监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清淤处理设备,包括控制模块;子体地面站载体,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移动车体设置有第一承载底盘;第一舱体,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一舱体安装于第一承载底盘的上部,第一舱体设置有清水舱和设备舱,清水舱与设备舱相连接;转运车,转运车与子体地面站载体相连接,转运车设置有第二承载底盘;第二舱体,第二舱体安装于第二承载底盘的上部,第二舱体用于存储并转移淤泥。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控制,以使清淤处理设备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清淤作业,子体地面站载体和转运车的设计使得清淤设备能够在恶劣的环境和条件下灵活作业,从而有效对排水管道中取出的淤积物进行转移。
-
公开(公告)号:CN119461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48451.0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11/02 , C02F11/00 , C02F11/143 , C02F11/147 , C02F11/1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市排水管网有机质污染污泥调理剂及其调配方法,调理剂,包括用于改善污泥粒径分布的调配剂河沙,调配污泥的pH值并增加污泥中总养分含量的过磷酸钙,尿素,以及复合型微生物菌剂;所述河沙、过磷酸钙、尿素和复合型微生物菌剂添加到城市排水管网有机质污染污泥中,得到混合后的土壤;所述污泥中添加河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15‑20%;所述污泥中添加过磷酸钙的质量百分比含量0.5‑3%;所述污泥中添加尿素的质量百分比含量0.4‑2%。通过科学调配解决脱水污泥普遍存在的粒径偏小、pH偏高、养分含量不足的问题,使污泥达到园林绿化土壤的使用标准,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和高效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4741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04510.3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智能清漂船,船体中设置有收集舱、电源舱、机舱、驾驶室和压载舱,压载舱内进水管控制船舷外的水体经进水管进入压载舱,船体形成艏倾状态,水面高于收集舱底板,使船体进行垃圾打捞,所述船体上设置有双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监控装置和动态激光雷达,通过操控系统内嵌入的动态避障算法对三者传送的信号进行感知、融合,实现对障碍物的识别和定位,重新规划航行路线,实现清漂船的避障;当清漂船发生故障时,远程控制站操纵清漂船返回。本发明提供的无人驾驶智能清漂船,该船体结构简单、紧凑,打捞效率高,人力投入低,能够实现无人驾驶和无人打捞。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27028.2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广东)工程监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淤积物转移装置,包括移动车体,移动车体设置有第一底盘和第一控制模块;第一舱体,第一舱体放置于第一底盘的上部,第一舱体设置有设备舱、清水舱和污水舱,设备舱、清水舱和污水舱均与第一控制模块相连接,设备舱用于存放清淤装置,清水舱用于存放清水,污水舱用于对清淤装置所转移的淤积物进行过滤和存储。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舱体内设置的清水舱配合设备舱将排水管道内部的固结淤积物进行清理,将清理出的固结淤积物放入至污水舱内进行过滤,通过移动车体对狭窄街道内排水管道清理出的固结淤积物进行有效转移,从而提高清淤作业中转运过程的便捷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638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8426.3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3 , C02F11/145 , C02F1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网污泥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管网污泥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碳酸钙和磷石膏按照0.45~0.65:1的质量比混合进行球磨,得到共磨粉末;将共磨粉末与钢渣按照24~30: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即制备得到所述管网污泥调理剂。本发明的调理剂有利于污泥内部孔道的形成,促进了污泥内部水分的释放,从而有效提升了脱水效果;经过球磨处理后,碳酸钙和磷石膏的活性显著增强,使得处理后的污泥pH值稳定在微碱性范围内,解决了使用钢渣等工业固废调理时污泥碱性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073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03886.4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33/18 , G01F23/2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暗涵污染源排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适用不同工况下暗涵排口的污染源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暗涵的主涵道、分支涵道及排口的数据模型;于主涵道的出口处设置第一水质检测装置;于分支涵道汇入主涵道处分别设置第二水质检测装置;第一水质检测装置检测水质分析是否符合设定标准并将结果发送至控制终端;若第一水质检测装置检测的水质不符合设定标准,控制终端启动第二水质检测装置,检测水质分析是否符合设定标准,判断分支涵道对应的排口疑似存在污染排放,在不同工况下,当有污水流入暗涵时,可及时发现和快速定位,利于污染源的排查,且应用成本低,利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94741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0104510.3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智能清漂船,船体中设置有收集舱、电源舱、机舱、驾驶室和压载舱,压载舱内进水管控制船舷外的水体经进水管进入压载舱,船体形成艏倾状态,水面高于收集舱底板,使船体进行垃圾打捞,所述船体上设置有双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监控装置和动态激光雷达,通过操控系统内嵌入的动态避障算法对三者传送的信号进行感知、融合,实现对障碍物的识别和定位,重新规划航行路线,实现清漂船的避障;当清漂船发生故障时,远程控制站操纵清漂船返回。本发明提供的无人驾驶智能清漂船,该船体结构简单、紧凑,打捞效率高,人力投入低,能够实现无人驾驶和无人打捞。
-
公开(公告)号:CN1129608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275007.4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电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式底泥污染物剥离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水体污染处设立隔离区域,扰动隔离区域的表层底泥,形成悬浮泥浆;(2)将悬浮泥浆导流为水平流;(3)底泥中沉淀速度较快的无机颗粒沉淀并原位覆盖,沉淀较慢的颗粒还悬浮在水中并随水流沿水平方向流动;(4)利用强化剥离和分离作用将沉淀后的悬浮泥浆中的中、细沙进行分离;(5)将分离后的中、细沙储存并均匀卸到底泥表面进行原位覆盖;(6)经沉淀和除沙后的悬浮泥浆再进行机械浓缩和脱水处理,形成固态污泥后外运。该方法采用原位处理和异位处理相结合对底泥进行连续的污染物剥离处理,处理效率高,污染物剥离效果好,节省人力物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