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围岩分区弱化与支护结构强化协同的岩爆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97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70193.8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围岩分区弱化与支护结构强化协同的岩爆控制方法,其包括对远场围岩应力进行弱化,阻断远场力源传递途径;对近场围岩能量进行弱化,降低近场围岩的储能能力;对围岩设置吸能支护结构,以增强抵抗岩爆的安全储备。本发明对远场围岩和近场围岩分别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特别是通过对远场围岩进行破坏,降低了远场围岩的承载能力,阻断力源向围岩塑形区域传递力量的路径,实现了将应力集中区向围岩深部弹性区转移,并释放了围岩中积聚的大量弹性应变能,从而有效保护了围岩塑形区域;同时结合降低近场围岩储能极限和设置吸能支护结构,实现围岩分区弱化与支护结构强化协同控制,能有效防止岩爆发生。

    高地温隧道底板快速降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4789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68578.2

    申请日:2021-0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温隧道底板快速降温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上方山体上的蓄水池和埋设在隧道底板中的冷却换热管道;冷却换热管道包括纵向送水管、纵向回水管和横向支管所述纵向送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的进口位于蓄水池中,引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定时排水阀;纵向回水管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二定时排水阀。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蓄水池收集雨水及山体流水,并通过第一定时排水阀和第二定时排水阀控制冷却换热管道中冷却水自动更换,达到了利用雨水及山体流水对隧道底板进行自动降温的目的,有利于延长隧道底板结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自然水资源的利用率;且其能耗极低,节能环保性极好。

    一种类岩堆体隧道围岩质量评价和监测开挖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981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010677829.0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一种类岩堆体隧道围岩质量评价和监测开挖管理系统(简称I‑TTGS),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及数据系统、评价系统、监测开挖管理系统,所述评价系统基于隧道开挖和支护协同一体的理念和方法(I‑System),包括类岩堆体模块系统和支护结构模块系统,评价系统通过将Ai、Ci、Hi、Pi、Si、DFi、ETi代入I‑TTGS总公式计算,即得到结果I,按百分比即可输出系统评价类岩堆体围岩的质量。根据不同的I值百分数即可定量确定类岩堆体隧道围岩的质量好坏(满分100分)。实现“岩石+土体”类岩堆体围岩的质量评价;监测开挖管理系统对于类岩堆体隧道安全施工进行有效地指导管理,有利于隧道建设期管理和风险管控。

    一种类岩堆体隧道围岩质量评价和监测开挖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9815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77829.0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一种类岩堆体隧道围岩质量评价和监测开挖管理系统(简称I-TTGS),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及数据系统、评价系统、监测开挖管理系统,所述评价系统基于隧道开挖和支护协同一体的理念和方法(I-System),包括类岩堆体模块系统和支护结构模块系统,评价系统通过将Ai、Ci、Hi、Pi、Si、DFi、ETi代入I-TTGS总公式计算,即得到结果I,按百分比即可输出系统评价类岩堆体围岩的质量。根据不同的I值百分数即可定量确定类岩堆体隧道围岩的质量好坏(满分100分)。实现“岩石+土体”类岩堆体围岩的质量评价;监测开挖管理系统对于类岩堆体隧道安全施工进行有效地指导管理,有利于隧道建设期管理和风险管控。

    混凝土结构露头拉锚筋快速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130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394608.9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结构露头拉锚筋快速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钻孔参数;步骤2、根据该钻孔参数,在混凝土结构(1)的表面钻孔,形成环形切缝(2);步骤3、取出环形切缝(2)内的混凝土芯,在混凝土结构(1)的表面内形成凹孔(3);步骤4、截断凹孔(3)内的拉锚筋(5);步骤5、向凹孔(3)内填入回填料(4)。该混凝土结构露头拉锚筋快速处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拉锚筋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质量,降低处理成本,缩短处理工期,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

    基于BIM优化监测布置的桥梁钢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209605996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712488.9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BIM优化监测布置的桥梁钢结构体系,BIM桥梁建模过程中,在载荷连接部位、应力增加部位和关键连接部位的全部螺栓垫片或部分螺栓垫片采用多肋多感应螺栓垫片,利用多肋多感应螺栓垫片直接承载连接,相邻多个多肋多感应螺栓垫片的数据线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输入端连接,相邻多个多肋多感应螺栓垫片的电源线与电源端连接。在桥梁BIM模型基础上通过在连接构件之间增设和布置多肋多感应螺栓垫片后,能够达到对桥梁及钢结构优化布置需求和实时监控功能。将结构连接面的部分螺栓垫片或者全部螺栓垫片更换为多肋多感应螺栓垫片,能够监控并显示和记录承压结构的应力变化情况,以及压变到临界程度后提供报警信息。

    一种公路施工中的环境监督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836175U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20780472.7

    申请日:2018-0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公路建设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公路施工中的环境监督管理系统,它包括施工管理者和监督者2类移动手持智能终端以及服务器,施工管理者和监督者移动手持智能终端间及移动手持智能终端与服务器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公路施工者和环保监督者利用本系统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工作多位点实时反馈沟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施工管理者和监督人员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仍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进行环保工作沟通,实现公路施工时期环保措施执行的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实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