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充气真空轮胎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983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19405.0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充气真空轮胎。该轮胎包括胎面层和胎体帘布层,胎面层设于胎体帘布层的上方并位于轮胎胎冠处,所述胎面层的表面设有花纹沟槽;该轮胎还包括了防刺气密层,所述的防刺气密层固定设置在胎面层和胎体帘布层之间或固定设置在胎体帘布层下方,防刺气密层包括一层或者多层帆布,帆布经线和纬线由多根细丝组合构成,所述的帆布通过浸胶及覆胶的方式形成防刺气密层;所述的防刺气密层至少覆盖子口到胎肩位置,并且防刺气密层的下端延伸至子口位置并形成反包结构。该真空轮胎通过由浸胶及覆胶的帆布组成的防刺气密层来提升轮胎的防刺性和气密性。

    一种免充气真空轮胎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0161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026004.2

    申请日:2023-0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充气真空轮胎。一种免充气真空轮胎,该轮胎包括胎面层和帘布层,胎面层设于帘布层的上方并位于轮胎胎冠处,所述胎面层的表面设有花纹沟槽;该轮胎还包括了防刺气密层,所述的防刺气密层固定设置在胎面层和帘布层之间或固定设置在帘布层下方,防刺气密层包括一层或者多层帆布,所述的帆布通过浸胶及覆胶的方式形成防刺气密层;所述的帆布包括经线和纬线;经线由5‑30根扁的纤维束或类圆形纤维束平铺组成,纬线由5‑30根扁的纤维束或类圆形纤维束平铺组成;所述帆布的可见光缝隙的宽度在0mm‑2mm之间。该真空轮胎通过由浸胶及覆胶的帆布组成的防刺气密层来提升轮胎的防刺性和气密性。

    一种静态车胎检测摩擦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259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99487.9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胎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态车胎检测摩擦设备。该设备包括:施压装置、拉力装置和工装台,施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工装台的顶部,拉力装置固定设置在工装台的一侧;施压装置包括支撑部、装夹部、驱动部以及检测部,驱动部设置在支撑部的顶部,检测部设置在支撑部的底部,装夹部设置在支撑部的内侧中部,并且驱动部传动连接于装夹部;拉力装置包括拉力组件和连接杆,拉力组件设置在支撑部的一侧,连接杆的一端滑移连接于拉力组件,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检测部的一端。首先将轮胎固定在装夹部上,再通过驱动部给轮胎增压,配合拉力装置使轮胎在检测部上进行检测,以此得到轮胎的静态摩擦系数与动态摩擦系数,以检测轮胎的防滑性能。

    一种免充气真空轮胎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213334U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20208570.9

    申请日:2024-0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充气真空轮胎。该轮胎包括胎面层和胎体帘布层,胎面层设于胎体帘布层的上方并位于轮胎胎冠处,所述胎面层的表面设有花纹沟槽;该轮胎还包括了防刺气密层,所述的防刺气密层固定设置在胎面层和胎体帘布层之间或固定设置在胎体帘布层下方,防刺气密层包括一层或者多层帆布,帆布的经线和纬线由多根细丝组合构成,所述的帆布通过浸胶及覆胶的方式形成防刺气密层;所述的防刺气密层至少覆盖子口到胎肩位置,并且防刺气密层的下端延伸至子口位置并形成反包结构。该真空轮胎通过由浸胶及覆胶的帆布组成的防刺气密层来提升轮胎的防刺性和气密性。

    一种静态车胎检测摩擦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9870318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1311723.4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胎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态车胎检测摩擦设备。该设备包括:施压装置、拉力装置和工装台,施压装置固定设置在工装台的顶部,拉力装置固定设置在工装台的一侧;施压装置包括支撑部、装夹部、驱动部以及检测部,驱动部设置在支撑部的顶部,检测部设置在支撑部的底部,装夹部设置在支撑部的内侧中部,并且驱动部传动连接于装夹部;拉力装置包括拉力组件和连接杆,拉力组件设置在支撑部的一侧,连接杆的一端滑移连接于拉力组件,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检测部的一端。首先将轮胎固定在装夹部上,再通过驱动部给轮胎增压,配合拉力装置使轮胎在检测部上进行检测,以此得到轮胎的相关的摩擦数据,并检测轮胎的防滑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