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自动怠速控制设备、方法、系统及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05649794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511028816.6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自动怠速控制设备、方法、系统及工程机械,该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指示操作手柄处于中位的信号以及发动机转速;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在发动机转速超出预设值、操作手柄处于中位且第一预定时间段内无任何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发动机转速降低至第一级怠速区间,并之后执行以下一者或多者:在发动机转速处于第一级怠速区间、操作手柄处于中位且第二预定时间段内无任何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发动机转速降低至第二级怠速区间;以及在发动机转速处于第二级怠速区间、操作手柄处于中位且第三预定时间段内无任何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发动机转速降低至第三级怠速区间。

    磁性连接结构、功率控制设备、系统、方法及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04539133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410795142.1

    申请日:2014-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性连接结构、功率控制设备、系统、方法及工程机械,该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发动机的实际转速;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发动机的实际转速通过磁性连接结构来调节液压泵输入轴与发动机输出轴之间的速度比,以调整液压泵的输出功率;其中,发动机为动力输出元件,液压泵为动力吸收元件。本发明通过根据发动机的实际转速通过磁性连接结构来调节液压泵输入轴与发动机输出轴之间的速度比,从而调节液压泵的输出功率,该技术方案对发动机与液压泵之间的同轴度要求很低,允许较大的对中误差和角度误差,在执行机构不工作的情况下,可以调节液压泵的输出功率,从而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发动机自动怠速控制设备、方法、系统及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0564979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28816.6

    申请日:2015-12-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2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自动怠速控制设备、方法、系统及工程机械,该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指示操作手柄处于中位的信号以及发动机转速;以及控制装置,用于在发动机转速超出预设值、操作手柄处于中位且第一预定时间段内无任何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发动机转速降低至第一级怠速区间,并之后执行以下一者或多者:在发动机转速处于第一级怠速区间、操作手柄处于中位且第二预定时间段内无任何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发动机转速降低至第二级怠速区间;以及在发动机转速处于第二级怠速区间、操作手柄处于中位且第三预定时间段内无任何操作的情况下,控制发动机转速降低至第三级怠速区间。

    散热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535129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90083.8

    申请日:2015-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21/042 F15B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该散热控制系统包括液压马达和冷却风扇,液压马达驱动冷却风扇转动,散热控制系统还包括:换向控制阀,换向控制阀包括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第一工作油口与液压马达的第一通油口连接,第二工作油口与液压马达的第二通油口连接;控制器,控制器与换向控制阀信号连接,控制换向控制阀处于不同阀位,以使液压马达带动冷却风扇正转、或停转、或反转。本发明中的散热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用于工程机械的温度自适应控制方法、系统及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1117306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422991.1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温度自适应控制方法、系统及工程机械,其中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液压油温度相对应的影响因子a和/或冷却液温度相对应的影响因子b;获取所述工程机械的液压泵的起调电流Ibun和最大电流Imax;根据所述影响因子a和/或b以及所述液压泵的起调电流Ibun和最大电流Imax,计算所述液压泵的泵控电流的上限值IPIDmax和下限值IPIDmin;以及根据所述泵控电流的上限值IPIDmax和下限值IPIDmin,调节施加至所述液压泵的泵控电流ICtrl,避免该工程机械在长时间作业时出现超温的现象,能够使工程机械正常作业。

    液压独立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17789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853101.8

    申请日:2015-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独立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液压散热系统的液压油温;确定液压油温在预定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变化趋势,其中,温度变化趋势至少包括如下类型:升温趋势、降温趋势;将液压油温输入与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转速需求模型,确定冷却风扇的需求转速;生成与冷却风扇的需求转速相对应的控制电流,其中,控制电流用于控制电磁比例减压阀,从而控制冷却泵的泵排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液压独立散热系统中,通过液压油温度的变化控制冷却泵的电磁比例减压阀调节冷却泵的泵排量时,由于磁滞现象导致的冷却系统对液压油温的变化响应速度慢且响应结果不精确的技术问题。

    磁性连接结构、功率控制设备、系统、方法及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0453913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95142.1

    申请日:2014-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性连接结构、功率控制设备、系统、方法及工程机械,该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发动机的实际转速;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发动机的实际转速通过磁性连接结构来调节液压泵输入轴与发动机输出轴之间的速度比,以调整液压泵的输出功率;其中,发动机为动力输出元件,液压泵为动力吸收元件。本发明通过根据发动机的实际转速通过磁性连接结构来调节液压泵输入轴与发动机输出轴之间的速度比,从而调节液压泵的输出功率,该技术方案对发动机与液压泵之间的同轴度要求很低,允许较大的对中误差和角度误差,在执行机构不工作的情况下,可以调节液压泵的输出功率,从而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用于工程机械的温度自适应控制方法、系统及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1117306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1422991.1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机械的温度自适应控制方法、系统及工程机械,其中该方法包括分别获取液压油温度相对应的影响因子a和/或冷却液温度相对应的影响因子b;获取所述工程机械的液压泵的起调电流Ibun和最大电流Imax;根据所述影响因子a和/或b以及所述液压泵的起调电流Ibun和最大电流Imax,计算所述液压泵的泵控电流的上限值IPIDmax和下限值IPIDmin;以及根据所述泵控电流的上限值IPIDmax和下限值IPIDmin,调节施加至所述液压泵的泵控电流ICtrl,避免该工程机械在长时间作业时出现超温的现象,能够使工程机械正常作业。

    液压独立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17789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510853101.8

    申请日:2015-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独立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液压散热系统的液压油温;确定液压油温在预定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变化趋势,其中,温度变化趋势至少包括如下类型:升温趋势、降温趋势;将液压油温输入与温度变化趋势对应的转速需求模型,确定冷却风扇的需求转速;生成与冷却风扇的需求转速相对应的控制电流,其中,控制电流用于控制电磁比例减压阀,从而控制冷却泵的泵排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液压独立散热系统中,通过液压油温度的变化控制冷却泵的电磁比例减压阀调节冷却泵的泵排量时,由于磁滞现象导致的冷却系统对液压油温的变化响应速度慢且响应结果不精确的技术问题。

    电液控制系统、工程机械及回转支承的电液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7376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57547.3

    申请日:2017-04-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5B21/087 F15B13/021 F15B13/024 F15B21/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液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液控制系统、工程机械及回转支承的电液控制方法,所述电液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执行元件;第一工作油路(1)和第二工作油路(2),所述第一工作油路连通于液压执行元件的第一油腔,所述第二工作油路连通于液压执行元件的第二油腔;以及,溢流油路(3),该溢流油路上设置有溢流阀(4)并连接至第一工作油路和第二工作油路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所述电液控制系统还包括增压油路(5),该增压油路连接至所述溢流阀并能够增大该溢流阀的开启压力。本发明的电液控制系统便于在如回转支承的回转制动过程中通过增压油路适当增大溢流阀的开启压力,由此减小回转制动角,有效改善整机操控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