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7253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372068.7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中船恒宇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 江苏科技大学 , 华润(南京)市政设计有限公司 , 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便捷式船用甲醇加注泵撬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环保船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卸车模块、输送模块和装船模块,卸车模块包括卸车软管和卸车快速接头,输送模块包括输送管和设置在输送管上的运输泵和止回阀,装船模块包括尾管、装船快速接头、装船软管,输送管上设有第一吹扫口,尾管上设有第二吹扫口。本发明在甲醇加注前可以通入氮气对管路进行氮封,甲醛加注后可以进行管线吹扫,实现对整个系统实现氮封;首创设置压力平衡模块,保证卸车泵的工作流畅,保证了现场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收集泵撬装置管道内的甲醇残液,还可以分压保护;简化效用试验程序,移动方便,能够同时和多辆槽车快捷且安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77253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72068.7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中船恒宇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 江苏科技大学 , 华润(南京)市政设计有限公司 , 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便捷式船用甲醇加注泵撬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环保船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卸车模块、输送模块和装船模块,卸车模块包括卸车软管和卸车快速接头,输送模块包括输送管和设置在输送管上的运输泵和止回阀,装船模块包括尾管、装船快速接头、装船软管,输送管上设有第一吹扫口,尾管上设有第二吹扫口。本发明在甲醇加注前可以通入氮气对管路进行氮封,甲醛加注后可以进行管线吹扫,实现对整个系统实现氮封;首创设置压力平衡模块,保证卸车泵的工作流畅,保证了现场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收集泵撬装置管道内的甲醇残液,还可以分压保护;简化效用试验程序,移动方便,能够同时和多辆槽车快捷且安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5891975U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21151706.X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华润燃气(上海)有限公司 , 中船恒宇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 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化气体船舶进料控制装置,属于液化气体船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液体进口接头、液体主管路和液体出口接头;依次连接的气体进口接头、气体主管路和气体出口接头;液体主管路通过液体支管路与第一气化器连接,第一气化器的出口管通过气体支管与气体主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体管路、气体管路和气化器等设备组合使用,能够提供不同状态、不同温度的液体和气体,满足液化气体船舶在效用试验时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作为液化气体船舶气试加注专用设备进行模块化设置,形成统一的标准,降低气试加注成本和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5891976U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21151708.9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中船恒宇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 江苏科技大学 , 华润燃气(上海)有限公司 , 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气试装置的卸车装置,属于液化气体船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卸车接头、卸车管路和汇流管路,卸车接头包括第一液体接头、气体接头和第二液体接头,卸车管路包括第一液体管路、气体管路和第二液体管路,汇流管路包括气体汇流管、液体汇流管和回气汇流管,第一液体接头通过第一液体管路与气化器连接,气化器通过出口管与气体管路连接,气体接头通过气体管路与气体汇流管连接,第二液体接头通过第二液体管路与液体汇流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低温液体进行便捷卸货处理,提高卸车效率,可根据船舶需求增加和减少连接槽车数量,满足卸车过程中对卸载总速率的变化需求的调节,装置整体模块化便于移动和灵活搭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51999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328261.5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船舶电磁特性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船舶平台仿真模块、辐射天线和散射体建模模块、船舶平台仿真模型边界条件模块、扫频模块、电磁特性计算模块,所述船舶平台仿真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辐射天线和散射体建模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辐射天线和散射体建模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船舶平台仿真模型边界条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船舶平台仿真模型边界条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扫频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扫频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特性计算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对不同辐射天线的电磁波对船舶平台散射体设备干扰的仿真估计,从而为船舶平台上辐射天线的设计、安装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94252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609591.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江苏大洋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浮动地板及其施工工艺,包括钢甲板、岩棉、第一钢板、第二钢板、西卡阻尼和第三钢板,所述钢甲板的上端设置有岩棉,所述岩棉的上侧中间镶嵌有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的上端设置有西卡阻尼,且西卡阻尼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三钢板,所述第二钢板的上端面与岩棉的上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该船用浮动地板及其施工工艺能够大幅度的降低振动和噪音,使控制室的振动和噪音均已符合规范的要求,使控制室变成一个相对安静的场所。
-
公开(公告)号:CN213955328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092136.3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中船工业成套物流有限公司 , 启东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 江苏科技大学 , 华润(南京)市政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并联火炬组燃烧控制装置,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塔组、废气传输系统、伴烧长明系统、氮气吹扫系统和火炬组控制系统,燃烧塔组由三个地面火炬筒并联构成的地面火炬筒组组成,地面火炬筒组可在码头等安装高度及载荷受限的场所移动安装;火炬组控制系统根据放散要求,当单个地面火炬筒的燃烧量不能满足放散管放散要求时,控制依次启动两个或三个地面火炬筒燃烧,显著扩大燃烧塔组的废气燃烧量,并且基于燃烧塔组的可移动安装性能,满足LNG燃料船舶移动加注工艺使用要求,尤其适合超大型双燃料动力船舶废气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13955327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092076.5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启东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 华润(南京)市政设计有限公司 , 中船工业成套物流有限公司 ,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封闭式地面火炬装置及火炬系统,涉及燃烧设备技术领域;可移动封闭式地面火炬装置包括底座和筒体,筒体沿高度方向的截面设置为自外向内依次为加强结构、罩壳、防火隔热层的同心圆环结构;罩壳底部沿其外壁周圈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底端凸出于罩壳底端面,并连接于底座;支撑柱凸出于罩壳底端面的部分连接有与筒体同轴的环梁,环梁、支撑柱和罩壳底端面之间构成镂空结构;加强结构设置在支撑柱上方,包括肋板和环形板,肋板和环形板交错构成在罩壳外壁的网格结构;防火隔热层覆盖罩壳内表面。本实用新型火炬系统采用可移动封闭式地面火炬装置,能随着LNG燃料船舶移动在不同靠泊码头间组装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3954533U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22092083.5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启东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 中船工业成套物流有限公司 , 华润(南京)市政设计有限公司 ,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岸连接软管托架,能在陆上使用,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该软管支架为腹板和底座组成的鞍座结构,其中,腹板用于承接软管,设计为沿软管延伸方向的弧形面;腹板左右端部设计为弧形过渡结构,弧形过渡结构向腹板上底座安装侧靠近,并在底座安装侧形成卷曲结构;腹板前后两侧边设置挡板,经挡板与位于挡板之间腹板板面构成导向槽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弧形面、弧形过渡结构、卷曲结构和导向槽结构,有效保护软管安全,解决软管在非专用加注码头对船舶加注时容易破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579555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22092063.8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启东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 华润(南京)市政设计有限公司 , 中船工业成套物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舶加注软管保护装置,涉及船舶加注技术领域,包括船岸连接组件、拉断阀、软管支架及吊索结构;其中,船岸连接组件用于安装加注软管,软管支架用于支撑船舶软管,通过船岸连接组件和软管支架实现加注软管和船舶软管接头时的平滑过渡,避免软管在传输低温液体时的大角度弯折破裂;拉断阀连接加注软管和船舶软管,实现紧急拉断时对加注软管和船舶软管端部的迅速切断密封;吊索结构连接船舶软管,确保紧急拉断后,拉断阀不会随船舶软管在拉力作用下直接回弹碰撞到船舶上,避免船体损坏;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实现加注过程船舶的紧急脱离,避免耗费大量应急脱离时间,降低安全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