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制动装置的制动性能评价方法及相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3012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46633.9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列车制动装置的制动性能评价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列车制动装置在静态下的多组测试数据组;对多组测试数据组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制动性能评价模型;将制动性能评价模型中的目标参数映射为预设制动模型中的目标参数代数式的值,得到目标关系式;预设制动模型用于反映列车制动装置的理论制动力、理论制动缸压力、制动缸直径、制动倍率和制动缸阻力之间的关系;根据目标关系式计算得到静态传动效率;根据静态传动效率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对比,得到评价结果。本申请的方法,提高了静态传动效率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制动性能评价结果的准确度,有利于后续基于制动性能评价结果对列车制动装置的设计进行优化。

    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2693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65797.4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轨道吊装结构包括轨道和支撑装置,轨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轨道上设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侧面外的第一固定板和设置在第二侧面外的第二固定板;支撑装置包括立柱和悬臂,悬臂的轴线与轨道的轴线正交,立柱用于将悬臂固定在地面上,悬臂远离立柱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悬臂朝向地面一侧的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相对设置;第一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与第四固定板固定连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能够使得轨道不易发生扭转,降低安全隐患。

    轨道、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38792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465138.0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轨道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子轨道,子轨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行走装置的空腔,子轨道包括用于承载行走装置的承载面,承载面上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有开口;位于开口的至少一侧的承载面上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承载面第一端的第一配合部和设置在承载面第二端的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的形状与第二配合部的形状互补,子轨道通过第一配合部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子轨道的第二配合部相抵接;在垂直于轨道延伸方向的平面内,第一配合部的宽度小于与第一配合部相连的承载面的宽度。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能够降低行走轮发生震颤的几率,提高轨道车辆行车的稳定性。

    地铁车辆的车轮踏面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061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79556.4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铁车辆的车轮踏面结构,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该地铁车辆的车轮踏面结构包括:依次平滑连接的轮缘、喉根圆高锥度区、常工作区、名义滚动圆、外端低锥度区和外端倒角区,轮缘包括依次以相切的形式连接的轮缘第一直线段、轮缘第一圆弧段、轮缘第二直线段、轮缘第二圆弧段和轮缘第三直线段,喉根圆高锥度区包括喉根圆高锥度区第一圆弧段,喉根圆高锥度区第一圆弧段的一端与轮缘第三直线段平滑相切连接,另一端与常工作区平滑相切连接。本申请的地铁车辆的车轮踏面结构,能够减小轮缘磨耗,提高车辆运行的平稳性。

    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2693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1465797.4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吊装结构及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轨道吊装结构包括轨道和支撑装置,轨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轨道上设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侧面外的第一固定板和设置在第二侧面外的第二固定板;支撑装置包括立柱和悬臂,悬臂的轴线与轨道的轴线正交,立柱用于将悬臂固定在地面上,悬臂远离立柱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悬臂朝向地面一侧的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和第四固定板相对设置;第一固定板与第三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与第四固定板固定连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能够使得轨道不易发生扭转,降低安全隐患。

    一种止挡式转向轴连接装置、转向机构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8921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25051.X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止挡式转向轴连接装置、转向机构及车辆,涉及轨道交通设备领域。其中,连接装置包括:联轴器、挡夹和止挡盘,联轴器的两端分别设有与转向电机的输出轴和转向轴相匹配的孔腔,联轴器的下部柱体位于止挡盘的中心孔腔内,且位于止挡盘内部的柱体上固定套装有挡夹,挡夹为设有孔腔的环柱状结构,且该孔腔与联轴器的下部柱体匹配套装连接,挡夹的一侧切割分离并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挡夹的另一侧设有凸块且凸块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紧固件,第二紧固件的两端设有顶帽,止挡盘为设有孔腔的环柱状结构,止挡盘的内腔壁上设有两个抵帽,两个抵帽平行且对称设置,在挡夹旋转180°的两个方位时,两个顶帽分别与对应抵帽抵紧接触。

    一种小三角形工件的下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55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169848.6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三角形工件的下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两个小三角形工件以斜边平行相对的形式排版,第一个小三角形工件的短直边锐角顶点与第二个小三角形工件的长直边锐角顶点邻近,且长直边平行于工作台的支撑板;S2:激光切割头顺次沿第一个小三角形工件的短直边和长直边进行切割,过渡至第二个小三角形工件并顺次沿其短直边、长直边和斜边切割,第二个小三角形工件的切断点位于其短直边锐角顶点处;S3:过渡回第一个小三角形工件并沿其斜边切割,第一个小三角形工件的切断点位于其短直边锐角顶点处。本发明的下料方法能够避免与激光切割头的碰撞,保证了产品质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

    限界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457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74758.X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限界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车辆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轨道车辆划分为多个断面,并根据限界测量需求,从多个断面中选取至少一个目标断面,其中,每个目标断面上均布置了至少一个标靶;通过全站仪分别监测每个标靶,得到每个标靶各自的标靶坐标;根据每个标靶各自的标靶坐标,计算轨道车辆的限界测量结果,并根据限界测量结果和预设的限界阈值,判断轨道车辆是否超限。本申请的方法解决了在实现轨道车辆水平限界测量前提下,又能实现倾斜限界测量,通用性差等问题。

    一种小三角形工件的下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557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1169848.6

    申请日:2019-1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三角形工件的下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两个小三角形工件以斜边平行相对的形式排版,第一个小三角形工件的短直边锐角顶点与第二个小三角形工件的长直边锐角顶点邻近,且长直边平行于工作台的支撑板;S2:激光切割头顺次沿第一个小三角形工件的短直边和长直边进行切割,过渡至第二个小三角形工件并顺次沿其短直边、长直边和斜边切割,第二个小三角形工件的切断点位于其短直边锐角顶点处;S3:过渡回第一个小三角形工件并沿其斜边切割,第一个小三角形工件的切断点位于其短直边锐角顶点处。本发明的下料方法能够避免与激光切割头的碰撞,保证了产品质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

    一种道岔及轨道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338926U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21809244.4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道岔及轨道系统,其中,道岔包括:由顶板、侧板和底板依次相连围成的箱型结构的道岔主体,所述道岔主体具有合并端和岔分开的两个分离端;导向板,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导向板包括:朝向所述合并端的第一段、朝向所述分离端的第二段、以及位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与所述侧板等距设置;沿着从合并端向分离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分离端内侧的侧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道岔及轨道系统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导向轮与导向板发生碰撞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