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846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43086.1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F03D17/00 , G09B25/02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浮式风机物理‑数值混合缩尺模型试验方法,属于海上风能发电技术领域,所述试验方法将浮式风机建模为物理模型与数值模型两部分,除物理模型与数值模型以外,试验平台还包括测量系统以及加载系统;通过计算机将测量系统的实测信号与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实时交互,通过加载系统实现信号的加载,实现混合试验平台的搭建与闭环控制。最终通过可视化界面监控、提取所需信息。本发明既能精确捕捉到关键结构动态响应的性能,又能解决尺度效应及其导致的缩尺准则不兼容、海上浮式风机室内试验模拟困难等系列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727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00684.8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63B21/5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深海的可变风机锚点位置的张紧式共享系泊系统,属于海洋可再生能源领域。包括由浮体单元组成的下层阵列,以及由风机基本单元组成的上层阵列。每个浮体单元包括一个浮体,以及通过浮体系泊缆连接的桩锚;每个浮体单元中浮体系泊缆和桩锚的数量一致;相邻两个浮体单元之间能够共享桩锚;浮体系泊缆为每个浮体单独使用,不能共享;浮体单元之间按矩阵形式排列。每个风机基本单元包括风机和风机系泊缆,风机系泊缆包括共享风机系泊缆和单独风机系泊缆;相邻风机之间通过共享风机系泊缆相连,风机与其下方相邻的浮体单元中的浮体之间通过单独风机系泊缆相连。本发明很好的满足了漂浮式风电产业发展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372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42445.1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F03D9/19 , F03D13/25 , C25B1/04 , F04B41/02 , F04B37/12 , F04B37/18 , F17C5/00 , F17C1/00 , F17C13/00 , B63B35/44
Abstract: 一种海上浮式风电制氢加注站,属于海洋新能源技术领域。加注站由浮式风电制氢平台、回注管道、海底抗压储氢罐、外输管道组成;风电制氢平台由浮式基础、风电模块、海水淡化与电解水模块、氢气加压回注模块等组成,浮式基础上的风电模块对海水淡化与电解水模块和氢气加压回注模块进行供电:海水淡化与电解水模块电解水的氢气输送至氢气加压回注模块进行加压,再输送至回注管道中到达海底抗压储氢罐,作业时通过海底抗压储氢罐顶部外输管道与运输船连通。该装置应用于水深范围在0‑200m的海洋区域,抗压罐体可经受2mpa水压,采用张紧型系泊系统进行定位。本发明具备独立的海洋风能获取和氢气加注功能,有利于隔绝氧气安全作业,且无需设置氢气液化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21585705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20209706.8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B63B35/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菱形支撑的漂浮式三立柱风电平台,涉及海洋风电浮式平台技术领域,包括塔筒、立柱和圆柱体垂荡板,所述立柱、圆柱体垂荡板均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立柱尺寸相同,构成正三角形,所述圆柱体垂荡板的上表面与立柱的底面固定连接,相邻所述立柱之间装设有横撑、长斜撑和短斜撑,所述塔筒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立柱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针对设置的尺寸方案,提出了静平衡状态下的压载水方案,通过在三个立柱内布置水压载的方式,调配静平衡时压载的重心,使上部风机和下部平台整体的横、纵坐标与浮心的横纵坐标一致,保证了平台重心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745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02605.8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6T7/00 , G06V10/25 , G06V10/80 , G06V10/766 , G06V10/82 , G06T7/10 , G06T17/00 ,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ask R‑CNN的样件缺陷识别标定方法,涉及缺陷识别标定技术领域。具体包括:获取样件的数字图像;处理后得到网络提取特征图并输入至RPN,生成建议框;使生成的建议框变换到相同的维度,再分别送入分类网络和回归网络,进行缺陷识别,并生成对应的掩码,完成实例分割;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最终得到训练好的模型;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样件的内部缺陷进行识别与标定;将获得的掩码,按原数字图像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生成含缺陷标定的三维模型。本发明中融合了金字塔特征网络和运用感兴趣区域对齐技术,可以提取出样件内部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有利于同时识别出不同大小的缺陷且保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689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68820.7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变尺寸管缆综合加载超低温实验平台,涉及管缆结构测试技术领域。包括约束模块、力学加载模块和低温加载模块;约束模块,作为实验平台的承载部分,用于安装和调节力学加载模块位置,用于承载测试期间的荷载并根据试样长度调节框架长短;力学加载模块,用于实现对管缆施加弯曲、拉伸、扭转、内压以及组合荷载;低温加载模块,设置在约束模块一侧,用于为管缆提供低温实验环境。本发明自身具备拉伸、弯曲、扭转、挤压以及组合荷载的加载功能,管缆的基本力学性能测试都可完成测试,无需转移到其他机器,节约时间和人工;配备大容量低温罐体以及耐低温管路,可完成测试管缆的全尺寸低温实验,可实现快速预冷以及长时间低温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959787.9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滚动降阻式变尺寸的柔性管缆实验可移动升降辅助装置,属于柔性管缆实验测试辅助装置领域,适用于不同尺寸柔性管缆的刚度性能试验,包括变尺寸夹持拖板装置、旋转装置和移动装置,其中旋转装置位于尺寸夹持拖板装置和移动装置之间,三者为分体装置,装配后三个装置的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保证实验过程中通过柔性管缆传递到变尺寸夹持拖板装置和旋转装置的变形相同。本发明利于降低柔性管缆自重影响带来的结果误差,利于降低柔性管缆与托板之间的摩擦;能够实现变尺寸变位置夹持功能,兼容性较强,拥有较强的稳定性;旋转装置采用带角度标记设计,便于后续统计数据;本发明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体积较小、操作方便,适用于实验室原型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1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59787.9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滚动降阻式变尺寸的柔性管缆实验可移动升降辅助装置,属于柔性管缆实验测试辅助装置领域,适用于不同尺寸柔性管缆的刚度性能试验,包括变尺寸夹持拖板装置、旋转装置和移动装置,其中旋转装置位于尺寸夹持拖板装置和移动装置之间,三者为分体装置,装配后三个装置的轴线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保证实验过程中通过柔性管缆传递到变尺寸夹持拖板装置和旋转装置的变形相同。本发明利于降低柔性管缆自重影响带来的结果误差,利于降低柔性管缆与托板之间的摩擦;能够实现变尺寸变位置夹持功能,兼容性较强,拥有较强的稳定性;旋转装置采用带角度标记设计,便于后续统计数据;本发明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体积较小、操作方便,适用于实验室原型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8041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91825.7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型管缆水平弯曲行为测试装置,属于管缆测试技术领域,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号夹具和三号夹具,在第一方向上可改变相对距离地设置在地面的支撑台上;二号夹台,设置在一号夹具和三号夹具之间,并在第二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地面的支撑台上;二号夹台与牵引设备驱动连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设置;其中,管缆主体的中部位于二号夹台内,且管缆主体的两端分别位于一号夹具与三号夹具的内部;测试时,牵引设备通过二号夹台对中间放置的管缆主体沿第二方向进行横向牵引,以使管缆主体的中部水平弯曲。本发明适配性高,测试管缆的口径可动态调整,并且管缆长度可调整两端夹具位置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35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25159.4
申请日:2023-05-1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缆测试夹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尺寸管缆通用型测试夹具,包括:夹具,夹具包括夹板,夹板为对称式设置,所有的夹板以同一个点为中心环形阵列设置;相邻夹板之间通过螺柱活动连接;滑轨,滑轨包括定轨与动轨,动轨固定设置在夹具的上端与下端;每条定轨上的动轨最少有两个且分别连接相邻的夹板,夹具通过动轨与定轨滑动连接;将传统的夹具设计为多个夹板的组合,相邻的夹板之间活动连接,这样能够通过调节相邻夹板的间距,以适配不同尺寸的电缆;通过滑轨的设置,能够在电缆进行弯曲应力测试时减少阻力,同时保证每一次弯曲的力度、方向、距离都相同进而保证实验的规范和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