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9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09980.X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风强化散热的牵引直线电机,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线圈,所述定子铁芯两侧面设有电机框架,所述定子铁芯上设有发射电极,所述发射电极和至少一侧的所述电机框架之间设有接收电极,所述电机框架上设有通风孔,发射电极通电后与接收电极之间形成电场,带电粒子从发射电极向接收电极运动,产生从发射电极吹向接收电极的离子风,离子风流过发射电极后继续吹向电机框架,离子风在运动过程中带走定子铁芯上的热量,最终从通风孔中流出,继续冷却定子线圈端部。本发明的离子风强化散热的牵引直线电机没有复杂的机械结构,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低,制造成本低,在长期使用中抗震性能好,且不依赖运动部件产生风力,在产生离子风的过程中噪声较低,耗能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48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1264888.6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散热机构,具体是涉及到一种散热装置及直线电机,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换热器和流动于散热器、换热器内的工质,散热器内设置有腔体一和腔体二,腔体一和腔体二之间通过亲液性多孔结构件隔开,腔体一上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换热器的回流口连通,且该回流口高于进液口,腔体二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与换热器的进气口连通;本发明用的为无机械泵的自循环方式,可以降低系统复杂度,整体结构更精简,从而可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直线电机的运行可靠性;同时可保障掉落至腔体二底面的液态工质分布的均匀性,避免出现腔体二底面局部干烧的情况,从而保障散热的均匀性和散热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6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87732.1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电机冷却结构,包括机座、设于机座上的初级铁芯及绕设在初级铁芯上的线圈,初级铁芯与机座之间形成冷却风道,机座上设有与冷却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初级铁芯两侧均设有多个散热翅片,多个散热翅片沿初级铁芯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均位于冷却风道内,散热翅片底部设有导流平面,顶部设有导流翼面,导流平面和导流翼面均向位于其下方的线圈倾斜布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工、成本较低、占用空间小,能够在不明显增大电机体积的基础上有效的增强电机的散热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5004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460736.7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机架散热的散热系统及牵引直流电机,属于直流电机技术领域,解决目前直线电机中部区域散热不良,运行温升高的技术问题,此散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和位于牵引直流电机的机架内部的第一流道,所述换热器位于牵引直流电机的动子铁芯外表面,所述换热器的内部设有第二流道,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流道与机架内部的第一流道相连通以形成循环流道,所述循环流道内设有两相流散热工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显著扩展散热面积、降低电机运行温度、增加绝缘寿命、提高电机大负荷运行能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22574.7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位干涉的非均布叶片风扇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基于叶片载荷功率谱密度的风扇离散噪声的干涉函数,以最小化电机离散噪声或总A计权声级为目标函数;步骤S2、确定维持风扇气动性能的最小叶间距不等式约束条件和风扇动平衡的等式约束条件;步骤S3、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叶片的周向分布进行优化设计,获取最低离散噪声或总A声级的叶片分布方案。本发明具有原理简单、高效精准、降噪效果显著等优点,利用相位干涉的方法改变噪声的频谱特性,通过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获取最佳的叶片分布方案,克服了正弦调制方法非最优解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799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968355.9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襄阳中车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牵引电动机定子的散热结构,包括机架及定子,所述定子的铁心安装于机架上,所述定子的线圈绕设于铁心上,所述铁心背部与机架之间设有集风板,所述集风板的中部和两端均开设有第一集风口,所述机架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铁心位于集风板的同一侧,所述进风口位于集风板的另一侧,且朝向铁心背部,所述集风板与进风口之间设有中间高两边低的导风匀流板,所述散热结构的冷却路径为冷却风从进风口进入,经过导风匀流板导风匀流后到达集风板各处,通过第一集风口集中冷却铁心背部的中部和两端,再冷却铁心背部的其他部位,最后从出风口出风冷却线圈。本发明具有散热效果好、重量轻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95070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610730726.X
申请日:2016-08-26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电机组中齿轮箱弹性支撑跨距的优化方法,步骤包括:1)根据目标风电机组的初始参数,基于多体动力学建立包含齿轮箱模型的风电机组传动链模型,初始参数包括齿轮箱弹性支撑的跨距的初始取值;2)不断调整风电机组传动链模型中跨距的取值且每次调整时进行模态、时域分析,使得调整后能够避开模态、时域分析所得到的潜在共振频率,输出调整后风电机组传动链模型;3)不断对调整后风电机组传动链模型中跨距的取值进行微调优化,使得风电机组传动链模型中传动链的运行特性最佳,得到最佳跨距取值输出。本发明能够避开传动链的共振风险,同时使得运动性能最佳,且具有实现方法简单、跨距设计合理、优化效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874514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811003136.2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后机架的强度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构建风力发电机组的有限元模型,所述有限元模型中,后机架和/或立柱采用壳单元模型;S2.在所述有限元模型中配置施加在所述后机架上载荷边界,所述载荷边界包括重力载荷和惯性载荷;S3.基于所述有限元模型,评估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后机架的强度。具有可准确反映风力发电机组后机架的载荷情况,从而可以准确的对后机架的强度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可靠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20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894581.1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F03D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极端工况下的主动降载控制方法,包括:S01、根据运行工况判断是否需要进入主动降载控制;S02、主动降载控制:向下调整桨距控制的转速参考点;通过在转矩控制的输出转矩环上增加一个开环转矩补偿分量,用于补偿转速下降所影响的发电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主动降载控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运行工况判断是否需要进入主动降载控制;转速参考点调度模块,用于向下调整桨距控制的转速参考点;和转矩给定调度模块,用于通过在转矩控制的输出转矩环上增加一个开环转矩补偿分量,用于补偿转速下降所影响的发电量。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均具有保障机组可靠运行、提高机组使用寿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370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37086.X
申请日:2016-11-01
Applicant: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01B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回转支承齿轮齿厚测量装置,用于与塞尺配合进行测量作业,包括水平基板,水平基板的中部设有凸出的测量校准件,测量时水平基板搭设固定在相邻两个轮齿的齿顶面上并使测量校准件伸入相邻两个轮齿之间的齿间距内,测量校准件的一侧面与一个轮齿的齿面接触,测量校准件对称的另一侧面与另一个轮齿的齿面之间形成测量间距、以使塞尺塞入该测量间距内进行测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上述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容易制作、操作方便快捷、测量精度高、能极大提高测量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