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63120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10744958.1
申请日:2014-12-09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隧道穿越溶洞混凝土建筑的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在隧道穿越溶洞时施工难度大、成本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溶洞超大体积混凝土分层分区增设预留孔浇筑施工方法。1m厚分层分2区浇筑,C20混凝土回填,配比如下:水泥:石子或石灰岩:砂:水:粉煤灰:减水剂=1:5.07:4.33:0.87:0.47:0.0141;在C20混凝土回填体中设置宽度1.8m、长度2.2m孔洞,孔洞周边距离岩壁3m,孔洞横、纵向间距5m,孔洞采用硬质岩填料回填密实,空洞竖向每隔8m设2m高的砼横联。温度检测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减少水泥用量、设置孔洞的方式,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简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53282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45067.8
申请日:2014-12-09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隧道穿越特大溶洞施工的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基础施工方法不能适用于特大溶洞的问题,提供一种特大溶洞洞底处理施工方法。采用跟管钻进工艺,在钻进过程中同步跟进套管,将套管穿过易坍塌地层,将其隔住,跟管钻进至溶洞部位停止钻进后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回填,回填完成后继续钻进。大大提高了工效,减少了成本,节约了时间。跟管钻进技术对于易坍塌的复杂地层施工是行之有效,可以在类似地质条件的边坡防护、基底加固处理工程中普遍采用。采用全自动注浆记录仪进行记录,发现单孔注浆量过大或长时间无压力的情况采用间歇注浆或调整浆液配合比的方式及时进行处理,同时确保注浆压力及注浆量的要求,保证了注浆加固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48155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10744934.6
申请日:2014-12-09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特大溶洞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大溶洞洞顶落石防护施工方法,解决现有防护方法用于特大溶洞不能保证安全的问题,步骤为:在隧道宽度范围内设柔性被动防护网,搭设满堂脚手架及贝雷架作工作平台对溶腔顶部进行锚网喷防护;溶腔顶部防护前,先对顶部不稳定岩块进行找顶排险,然后初喷一层丝纤维混凝土,最后进行锚网喷防护;隧道小里程侧拼装贝雷架,拼装完成后牵引至大里程形成简支梁结构,铺设桥面系后在桥面上搭设作业平台进行喷锚防护,贝雷架底部设柔性被动防护网;溶腔顶部线路左侧设主动柔性防护网。可对特大溶洞洞顶落石达到防护效果,在搭设贝雷架平台进行初喷后便未发生过掉块现象。保证贝雷架正常接收,节约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56312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44958.1
申请日:2014-12-09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CPC分类号: E02D15/02 , C04B28/00 , E02D2250/0023 , C04B14/06 , C04B18/08
摘要: 本发明属隧道穿越溶洞混凝土建筑的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在隧道穿越溶洞时施工难度大、成本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溶洞超大体积混凝土分层分区增设预留孔浇筑施工方法。1m厚分层分2区浇筑,C20混凝土回填,配比如下:水泥:石子或石灰岩:砂:水:粉煤灰:减水剂=1:5.07:4.33:0.87:0.47:0.0141;在C20混凝土回填体中设置宽度1.8m、长度2.2m孔洞,孔洞周边距离岩壁3m,孔洞横、纵向间距5m,孔洞采用硬质岩填料回填密实,空洞竖向每隔8m设2m高的砼横联。温度检测结果与计算结果一致,减少水泥用量、设置孔洞的方式,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简单,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48155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44934.6
申请日:2014-12-09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属特大溶洞隧道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大溶洞洞顶落石防护施工方法,解决现有防护方法用于特大溶洞不能保证安全的问题,步骤为:在隧道宽度范围内设柔性被动防护网,搭设满堂脚手架及贝雷架作工作平台对溶腔顶部进行锚网喷防护;溶腔顶部防护前,先对顶部不稳定岩块进行找顶排险,然后初喷一层丝纤维混凝土,最后进行锚网喷防护;隧道小里程侧拼装贝雷架,拼装完成后牵引至大里程形成简支梁结构,铺设桥面系后在桥面上搭设作业平台进行喷锚防护,贝雷架底部设柔性被动防护网;溶腔顶部线路左侧设主动柔性防护网。可对特大溶洞洞顶落石达到防护效果,在搭设贝雷架平台进行初喷后便未发生过掉块现象。保证贝雷架正常接收,节约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10177373U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20749030.0
申请日:2019-05-23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1D2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竖向预应力孔道压浆连通单元,包括两根竖向并列安装的管道、水平安装再两根管道下部的互通管和分别安装在两根管道上部的导流管,互通管两端与管道下部固定连接,两根管道内分别穿设精轧螺纹钢;通过将两根竖向管道、互通管和导流管组装成一体结构,在梁体绑扎钢筋过程中将其整体放入指定位置,两根竖向管道和互通管组成U形注浆通道,而且作为注浆口和出浆口的导流管均位于两根管道的上端,无需在下部设置预留注浆管,而且无需在现场单独安装,简化结构,提高效率;同时由两个竖向管道、互通管和导流管组成的是一个单元结构,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在指定位置安装相应数量的单元结构即可构成竖向预应力注浆系统,便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204252548U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20498535.1
申请日:2014-09-01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4G2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为解决高落差输送混凝土时骨料离析,无法满足质量要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高落差输送混凝土的装置,包括竖向溜管、斜向溜管、缓降装置I和缓降装置II,相邻两竖向溜管之间设置一个缓降装置I,相邻两斜向溜管之间设置一个缓降装置II;所述缓降装置I由进料管和出料管交错平行放置,进料管的下部与出料管的上部连通,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的直径与竖向溜管的直径一致,进料管的上端与出料管的下端分别用法兰盘与竖向溜管连接;所述缓降装置II为S形,采用法兰盘与斜向溜管连接。本实用新型降低了混凝土的流速,有效解决了骨料离析的问题,保证了混凝土输送至工作面后满足质量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338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00610.9
申请日:2024-08-12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硬岩中既有隧道改建地铁站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准备;区间临时加固,在需要破除的洞门两侧安装临时钢架,并用混凝土填充临时钢架与衬砌混凝土之间的空隙;洞门拆除,采用水钻切割混凝土,并预留人工凿除区域;站台导洞开挖及支护,沿洞门轮廓线布设减震孔,沿洞门中线方向进行开挖,控制开挖进尺,并及时进行拱部喷锚支护;其余洞门绳锯拆除,在站台导洞开挖完成后,利用金刚石绳锯对剩余的洞门进行静力切割;完成上述步骤后,进行站台衬砌结构的施工。本发明能够减少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17711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810582935.3
申请日:2018-06-07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西天昇测绘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C7/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工程三维激光扫描分段测量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隧道扫描范围和测站位置列表,其中,测站位置列表包括:按照隧道的轴向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控制点的位置信息;将测站位置列表中的第一个控制点的位置信息确定为当前测站位置的位置信息;根据当前测站位置的位置信息,调整测试仪器;控制测试仪器,按照矩形区域扫描法,分别对其沿隧道的轴向方向对应的两侧进行扫描,并按照全景扫描法进行扫描;扫描完成后,将测站位置列表中的当前测站位置对应的下一个测站位置的位置信息确定为新的当前测站位置的位置信息,直至完成对隧道扫描范围的扫描。本发明使用分段组合式快速测量方法,数据利用率高,测量速度快,数据处理更加快速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716575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511015034.9
申请日:2015-12-31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西天昇测绘检测工程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C7/06
摘要: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控制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隧道工程洞内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快速测量方法,解决了传统控制网作业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洞内外控制网联测时在洞外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洞内测量时全站仪架设在左右对称布设的2个控制点之间中部位置,观测前后左右相邻控制点之间水平角、竖直角和斜距,所有测站观测数据组成平面控制网。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角度观测受水平折光影响最小;在导线网结构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中间设站法导线网比传统方式工作效率提高了6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