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3743527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485416.0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大连地铁五号线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车站下部支撑的光栅光纤监测系统,包括在钢支撑外壁顶部沿其轴向方向粘贴的光栅光纤传感器;粘结在钢支撑外壁上且覆盖在光栅光纤传感器上的光栅光纤保护贴膜;扣在光栅光纤传感器上并通过防水胶粘结在钢支撑外壁上的光栅光纤保护壳体;设置在光栅光纤保护壳体的内侧壁上的泡沫填充层;以及设置在光栅光纤传感器的一端与光栅光纤传感器连接的监测装置。该装置可以实时的检测钢支撑的应力和应变,进而实现对地铁车站侧墙的监测,提高了地铁车站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274222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2485304.5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 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大连地铁五号线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地表建筑物稳定性监测装置及系统,包括箱体、固定支架、静力水准仪、测斜仪、数据采集装置以及水箱,固定支架置于箱体内,静力水准仪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并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静力水准仪通过管路与水箱连接,测斜仪与数据采集装置连接,固定支架包括竖向支架和水准仪安装架;水准仪安装架包括安装底座、水平调整板以及水平调整组件,安装底座一端安装在竖向支架的侧壁上,静力水准仪安装在水平调整板上,水平调整板和安装底座之间设有水平调整组件。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静力水准仪调节方便,保证了测量结果精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3279027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2138904.4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 中铁大连地铁五号线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拱架中传感器线路连接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线管和护套;线管与钢拱架内侧壁固定连接,线管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将护套放入线管内的通孔;传感器的信号线的连接处通过公头和母头对接,公头和母头设置于护套内;护套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壳体,壳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与外界连通,第一端部边缘固定有半圆柱形的外螺纹连接部;两个壳体的第一端部接触,两个半圆柱形的外螺纹连接部接触形成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并与螺帽螺纹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结构线管和对传感器接头进行保护的护套的结合,使,钢拱架中传感器线路的使用寿命加长,确保了传感器对围岩变形及受理的精准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13148155U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22136398.5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 中铁大连地铁五号线有限公司
IPC: G01L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拱盖法施工钢拱架内力测量装置,包括钢筋计,所述钢拱架包括待测主钢筋,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钢筋计两端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钢筋上的第一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钢筋计端部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部可实现对钢筋计的安装位置的调整;第二固定部实现将钢筋计的固定,不需要人工焊接,便于拆卸和更换,提高了钢筋计的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27761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0874422.1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中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 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北方投资有限公司 , 长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8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涌突水概率预测的并行评价方法,包括:对岩土工程综合数据进行采样建立涌突水预测样本;基于决策树通过并行集成算法建立涌突水预测样本与涌水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建立涌水量预测模型;对岩土工程综合数据进行统计及分布特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岩土工程综合数据随机抽样,形成涌水量待预测样本;将涌水量待预测样本输入涌水量预测模型中,获得涌水量预测值;最后通过对多个涌水量预测值进行统计分析来预测岩土工程涌突水概率。本发明通过并行计算的方式解决了岩土工程涌突水成因复杂导致的输入指标选择困难的问题,并且能够在特征指标部分缺失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14763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1910472562.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隧道围岩级别超前动态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BIM软件中构建隧道模型和隧道围岩级别对应的开挖功法的施工模型;对隧道进行分段开挖,并采集多组开挖前和开挖后的隧道参数,根据开挖后的参数计算隧道围岩级别,然后通过映射关系计算隧道开挖前参数与隧道围岩级别对应的关系,采集下一个待开挖区的开挖前的隧道参数,并将根据隧道开挖前参数与隧道围岩级别的映射关系计算待开挖区的隧道围岩级别,并将采集的数据输入至BIM软件中,BIM软件根据存储的数据和获得的围岩级别可动态显示下一待开挖区的开挖工法。该方法可以提前预测隧道的围岩级别,并通过BIM软件显示相应隧道的开挖工法,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48198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152055.7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非线性函数的围岩分级可靠性评价方法,结合极限学习机模型ELM与差异进化算法DE非线性映射函数对隧道围岩分级进行可靠概率计算。通过差异进化算法DE迭代优化极限学习机模型ELM的参数,取得全局极值的能力对其进行初始参数的全局寻优;将优化后的映射函数作为分级可靠度计算过程的功能函数,基于概率分布理论实现围岩分级可靠度评价。充分考虑了分级指标组中各指标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测量误差、系统误差与参数在区域上的随机性问题,为分级预测结果赋予了概率化意义,更为全面且完善的描述了目标位置围岩预期状态,从数理统计的角度给出了围岩级别可靠概率评价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19989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126147.7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0 , G06N20/0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贯通节理边坡稳定性的可靠度计算方法,采用智能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非贯通节理参数与边坡安全系数之间的响应面关系,实现了由非贯通节理参数向边坡安全系数的快速计算评价;建立了基于概率图法的非贯通节理参数分布特征评价方法,实现了实际工程中非贯通节理参数统计结果的有限分析,准确获得各参数的实际分布特征函数。从整体上实现非贯通节理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即边坡可靠度分析过程。通过智能机器学习算法,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了以往人工主观评价或数值模拟计算出现的误差,为边坡灾害防治提供一种准确的评价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1476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72562.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隧道围岩级别超前动态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BIM软件中构建隧道模型和隧道围岩级别对应的开挖功法的施工模型;对隧道进行分段开挖,并采集多组开挖前和开挖后的隧道参数,根据开挖后的参数计算隧道围岩级别,然后通过映射关系计算隧道开挖前参数与隧道围岩级别对应的关系,采集下一个待开挖区的开挖前的隧道参数,并将根据隧道开挖前参数与隧道围岩级别的映射关系计算待开挖区的隧道围岩级别,并将采集的数据输入至BIM软件中,BIM软件根据存储的数据和获得的围岩级别可动态显示下一待开挖区的开挖工法。该方法可以提前预测隧道的围岩级别,并通过BIM软件显示相应隧道的开挖工法,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0183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96869.9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大连海事大学
IPC: E21C3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护飞溅的液态二氧化碳静爆装置及静爆施工方法,装置包括防护板、支撑架与液态二氧化碳起爆器,防护板设置卡槽与起爆器装配孔,支撑架设置卡接端部及用于支撑在地面的锥形固定端,防护板和支撑架通过卡槽与卡接端部配合连接,液态二氧化碳起爆器安装于起爆器装配孔。静爆施工方法适用于软弱围岩区域的爆破工作,将每个撑子面划分出中心区域与外周区域,外周区域采用微爆破方式,中心区域采用液态二氧化碳静爆且飞溅防护方式,避免围岩大面积垮落,防护板有效防止爆破过程中弹射而出的岩块对中隔壁等隧道结构造成不可逆伤害,使用支撑架支撑防护板,使防护板能按要求贴近需爆破的掌子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