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58459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357285.3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超前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回收的超前小导管,包括端头弹出装置和套筒式注浆装置,端头弹出装置尾端连接套筒式注浆装置,端头弹出装置包括锥形管头、承压板、圆柱形外壳、上旋管和下旋管,锥形管头通过安装在其底端的承压板连接在圆柱形外壳上,承压板下面固接有上旋管,上旋管下端可旋转地连接下旋管。本发明还包括上述超前小导管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组装好超前小导管;将组装好的超前小导管固定在岩土体上;待超前支护完成后,旋转外钢管使端头弹出装置内的上卡壳和下卡壳发生错位,将小导管从岩土体钻孔中抽出。本发明有利于超前小导管的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58459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57285.3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超前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回收的超前小导管,包括端头弹出装置和套筒式注浆装置,端头弹出装置尾端连接套筒式注浆装置,端头弹出装置包括锥形管头、承压板、圆柱形外壳、上旋管和下旋管,锥形管头通过安装在其底端的承压板连接在圆柱形外壳上,承压板下面固接有上旋管,上旋管下端可旋转地连接下旋管。本发明还包括上述超前小导管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组装好超前小导管;将组装好的超前小导管固定在岩土体上;待超前支护完成后,旋转外钢管使端头弹出装置内的上卡壳和下卡壳发生错位,将小导管从岩土体钻孔中抽出。本发明有利于超前小导管的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1116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0719771.1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学军 , 凌涛 , 汤宇 , 杨文国 , 李享松 , 徐毅勇 , 赵建斌 , 彭正中 , 林映 , 刘飞翔 , 熊拓 , 饶永强 , 杨维 , 段磊 , 肖磊 , 童昌 , 刘磊 , 李强 , 苏志来 , 何林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暗挖通道的竖井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完成在暗挖通道的侧面开挖基坑的施工前准备工作;S2:在暗挖通道的侧面开挖基坑,并做好相应的基坑支护结构;S3:分层开挖基坑,每完成一层基坑开挖,便沿着每一层基坑侧壁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围护墙体,直到开挖至暗挖通道底板下底面的位置;S4:打通所述暗挖通道与基坑,打通处为暗挖通道的侧口,沿该侧口支模浇筑混凝土修建侧通道,侧通道从该侧口延伸至需修建竖井的混凝土围护墙体的模板面,并在靠近模板面的顶板部预留竖井的底部进气口;S5:由底部进气口所在位置,支模浇筑竖井。本发明有利于快速形成桩墙联合支护挡土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857099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307512.0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围护桩桩间模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围护桩施工、基坑开挖、在围护桩内侧依次铺设钢筋网和模板,将钢筋网与围护桩内预留钢筋焊接在一起,将模板与围护桩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最后在围护桩和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围护桩表面的混凝土层更平整,混凝土层厚度也更易于控制,使围护桩之间保持良好的密封,保证了整个支护系统的防水效果,同时,由于围护桩与基坑侧墙之间设置了钢筋网,又通过连接件将钢筋网与围护桩之间焊接在一起,也增强了支护结构强度,本发明具有施工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1116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19771.1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学军 , 凌涛 , 汤宇 , 杨文国 , 李享松 , 徐毅勇 , 赵建斌 , 彭正中 , 林映 , 刘飞翔 , 熊拓 , 饶永强 , 杨维 , 段磊 , 肖磊 , 童昌 , 刘磊 , 李强 , 苏志来 , 何林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暗挖通道的竖井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完成在暗挖通道的侧面开挖基坑的施工前准备工作;S2:在暗挖通道的侧面开挖基坑,并做好相应的基坑支护结构;S3:分层开挖基坑,每完成一层基坑开挖,便沿着每一层基坑侧壁喷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围护墙体,直到开挖至暗挖通道底板下底面的位置;S4:打通所述暗挖通道与基坑,打通处为暗挖通道的侧口,沿该侧口支模浇筑混凝土修建侧通道,侧通道从该侧口延伸至需修建竖井的混凝土围护墙体的模板面,并在靠近模板面的顶板部预留竖井的底部进气口;S5:由底部进气口所在位置,支模浇筑竖井。本发明有利于快速形成桩墙联合支护挡土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347864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31158.6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科技大学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沈红良 , 汤宇 , 刘云龙 , 李靓 , 彭学军 , 李享松 , 林映 , 张道兵 , 徐毅勇 , 刘化平 , 郭子琪 , 钟东 , 张佳华 , 凌涛 , 杨维 , 鲁晓明 , 饶永强 , 王渊 , 鲁新 , 张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节远程控制双料的高压灌浆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密封板、配料罐、电动机、推车柄、车轮、搅拌器、注水孔和出料孔,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水流传感器、中央控制装置和数据接收处理装置;配料罐包括第一配料罐和第二配料罐,密封板包括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配料罐内,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二配料罐内,所述水流传感器设置在注水孔上;所述数据接收处理装置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传输的数据。本发明通过利用压力传感器来控制水泥、砂石和水进入工作区的量来实现自动搅拌,提高了施工精度和效率,并顺应了智能化、无人化、环保化施工发展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502705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194010.6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钢板超前支护结构及方法。由于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时对地层的变形控制要求极为严格,采用钢板超前支护体系主要为浅埋软弱地质段(淤泥地层、黏土层、砂卵石层、砂土层、回填土层等)提供更为有效的超前支护,严格控制地层变形,保障施工安全,同时方便施工。本发明在矿山法隧道开挖前,沿隧道断面外轮廓线布置反向邻接的拉森钢板,钢板与钢板之间紧扣咬合连接,为后续开挖作业提供安全可靠的操作空间。该隧道钢板超前支护方法由拉森钢板连接形成连续、刚性、密闭的超前支护(水平方向)方法,对隧道拱部无自稳能力的软弱地层形成可靠支撑,且保证了整个支护系统的防水效果,该方法施工简单经济、安全性高、方便易操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40445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59830.2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湖南科技大学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勇祥 , 汤宇 , 彭学军 , 刘云龙 , 凌涛 , 符谦 , 胡从文 , 赵建斌 , 罗世云 , 杨维 , 鲁晓明 , 彭正中 , 杨锡斌 , 段磊 , 何浩 , 饶永强 , 童昌 , 王渊 , 鲁新 , 何林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清孔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和泥浆泵,还包括输气管、清孔管、输气环和喷气头,空气压缩机与输气管连接,泥浆泵与清孔管连接;所述输气环固定安装在清孔管底端,并与输气管底端连接;所述输气环为中空环状结构,多个所述喷气头均匀分布固定安装在输气环内壁上,所述喷气头朝向为斜下方。本发明通过输气管对输气环进行输气,进而气体经由输气环分配后从喷气头喷出,由于喷气头斜向下方,进而气体向清孔管内和清孔管下方喷出,进而气体与浆液混合,同时,向下喷出的气体对桩孔本体底部的沉渣进行扰动,促使沉渣进入到清孔管内,从而能够避免桩孔底部沉渣发生沉积,影响清孔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1340802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1732247.7
申请日:2019-10-16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基坑开挖邻近区域高架桥桥桩的联合支护结构,包括桥墩承台以及支撑于桥墩承台下方的桥桩,所述桥桩外侧布置有竖向的旋喷桩,所述旋喷桩环绕于桥墩承台外侧形成内圈支护;所述桥桩外侧还预埋有竖直的袖阀管,所述袖阀管包围旋喷桩形成外圈支护;所述桥墩承台靠近地铁车站基坑的侧上方,所述地铁车站基坑外侧设置有基坑连续墙,所述桥墩承台与基坑连续墙之间通过钢筋混凝土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提高了旋喷桩的抗剪能力和承载能力,还提供内了内外双重支护,实现对地层有效进行加固,进而保证桥桩及桥墩的长期稳固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280144U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20763246.8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深基坑钢支护装置。它包括横撑,以及分别安装于横撑两端的活动端头及固定端头;所述的横撑为多节结构,节与节之间通过螺栓紧固法兰盘面连接;所述的活动端头的外端通过接头与钢楔块活动连接;所述的固定端头的外端固定有斜角。与现有的许多支撑方法相比,它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它的的钢支撑结构上有千斤顶,对基坑壁施加预应力更直观,起到的支护效果更好;二是它在基坑内南北两侧采用不同的单双支撑,对于不同部位的支护,针对性更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