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盾构同步注浆料浮力消散特性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064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401400.8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一种地铁盾构同步注浆料浮力消散特性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试验机架的上部安装有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一侧竖向固定有滚珠丝杆升降机构,丝杆与步进电机相连,横连接杆的一端与升降螺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悬臂梁传感器固定连接,悬臂梁传感器的自由端与连接筒固定连接;竖连接杆上端插入连接筒内,下端与浮力体固定连接;浮力体位于浆液桶中。该装置能简单、方便、快速的测出同步注浆料的浮力—时间曲线,得到注浆料的浮力随着浆料的凝固而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的消散特性;为盾构隧道的管片抗浮设计与施工的同步注浆料的选择,提供有效、可靠的测试数据,同时为探究和分析同步注浆浆料浮力消散的机理、规律,提供有力的测试手段和依据。

    地铁盾构同步注浆料浮力消散特性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06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401400.8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一种地铁盾构同步注浆料浮力消散特性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试验机架的上部安装有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一侧竖向固定有滚珠丝杆升降机构,丝杆与步进电机相连,横连接杆的一端与升降螺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悬臂梁传感器固定连接,悬臂梁传感器的自由端与连接筒固定连接;竖连接杆上端插入连接筒内,下端与浮力体固定连接;浮力体位于浆液桶中。该装置能简单、方便、快速的测出同步注浆料的浮力—时间曲线,得到注浆料的浮力随着浆料的凝固而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的消散特性;为盾构隧道的管片抗浮设计与施工的同步注浆料的选择,提供有效、可靠的测试数据,同时为探究和分析同步注浆浆料浮力消散的机理、规律,提供有力的测试手段和依据。

    一种同步注浆抗水分散型浆液性能评价及配比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905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99831.6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注浆抗水分散型浆液性能评价及配比设计方法,涉及盾构同步浆液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地层确定基础浆液配比,根据絮凝剂种类设置絮凝剂最大掺杂量;S2:在絮凝剂掺杂量范围内随机设置若干絮水比进行试验测试,得到各个絮水比配比下的浆液性能参数;S3:计算各个浆液性能参数的复合权重值;S4:根据复合权重值计算得到不同絮水比配比的综合评分;S5:对絮水比和综合评分值进行多元函数拟合,根据拟合函数关系确定得到最大综合评分值的絮水比,即最佳絮水比。该配合比设计方法弥补了盾构同步注浆抗水分散型浆液性能评价及配合比设计问题的研究空白,对富水地层盾构隧道同步注浆的施工具有较大的参考和指标意义。

    一种岩溶上覆砂层塌陷对地层扰动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910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213349.5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上覆砂层塌陷对地层扰动的评价方法,结合岩溶诱发上部砂层塌陷机理的数值模拟评价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实现该理论,从而可以针对沙漏型岩溶塌陷对周边环境、重要建(构)筑物等一系列稳定性的影响展开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这对后续工程理论研究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发明通过对岩溶地区实地勘探测试确定“漏斗状松散体”位置及尺寸,同时引进砂土由密实状态转变为松散状态的物理力学性能折减系数,实现岩溶上覆砂层塌陷对地层扰动的数值模拟评价。

    一种基于橡胶垫优化盾构模拟装置的掘进参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0792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98969.6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橡胶垫优化盾构模拟装置的掘进参数方法,裁切一定尺寸的弧形橡胶垫以模拟地层,弧形橡胶垫的尺寸对应该地层的水平基床系数,在桩体远离模型盾构机的桩身曲面紧贴设置弧形橡胶垫,以使得桩身的盾构顶推力作用在弧形橡胶垫的弧面等效为垂直荷载作用在矩形橡胶垫的平面;设定掘进参数区间,遍历区间内参数值进行切削实验,评估并记录不同掘进参数值下的桩基破桩情况,确定符合评估标准的最佳掘进参数。本发明既能够模拟出盾构切削有土体抗力作用下单桩的情况,又可以观察到桩体的破坏过程,从而可以更好地基于实验结果优化盾构掘进参数,方法简便易操作,利于推广应用,对实际盾构隧道工程的施工具有较大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