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2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36489.4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棱镜一体式盾构隧道测点无损安装装置,包括三爪母座、环箍、棱镜支架、棱镜座和棱镜;棱镜安装在棱镜座上,棱镜座安装在棱镜支架的顶端,棱镜支架的底端固定在三爪母座的顶部;三爪母座的底部外套在既有螺栓外,并通过外周的环箍固紧。本发明可基于盾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保留的任何型号的螺栓进行无损安装,不需要对管片进行打孔,避免了现有安装方式对隧道管片在外观和混凝土结构的破坏,规避了传统安装方法对管片材料产生的安全隐患,经过现场试验能够达到安装目的;另外,本发明的装置将无损安装组件与棱镜进行组合,无需另行组装棱镜,安装便捷,学习成本低,缩短监测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929311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03453.X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焦成像的断面变形监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勘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成像仪器和监测断面之间的距离,调整第一成像仪器的焦距,其中,第一成像仪器的拍摄角度固定;获取第一成像仪器拍摄监测断面得到的断面图像,断面图像包括安装于监测断面上的多个监测靶标的图像;根据断面图像,分别确定每个监测靶标的偏移量;根据每个监测靶标的偏移量,确定监测断面的变形量。解决了定焦成像仪器不能调整焦距,无法拍摄安装于远距离或近距离的断面上的靶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19977.5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建筑通风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场协同原理的地下建筑对流传热传质数值分析方法。该方法根据所研究地下建筑区域的实际尺寸,建立地下建筑的几何模型,并具体设置流体属性:对于室内湿空气,主要定义密度、温度和湿度,组分模型选用O2+watervapor,设置定压比热容为常数;设置边界条件:送风口主要设置进气速度、温度、湿度,排风口设置为outflow边界;壁面边界条件主要设置密度、导热系数、温度、热通量、散湿量;电梯边界条件主要设置热通量,车站人员边界条件主要设置温度、散湿量;实现对地下建筑的对流传热传质过程的分析,帮助研究者更好的掌握内部流场、温度场和湿度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2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40814.7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散元模块化大尺度快速建模方法及系统,预先构建常规不同形状的小尺度离散元单元模块,并针对小尺度离散元单元模块构建神经网络模型,获取多物理场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小尺度离散元单元模块的数值模拟结果并建立数据集,利用所述数据集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训练,所述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为边界条件,输出为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多个所述小尺度离散元单元模块搭建大尺度离散元模型,并利用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求解代替小尺度离散元单元模块的迭代计算,通过求解获取大尺度离散元模型的最终数值模拟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今大规模离散元模拟需要耗费大量计算资源这一痛点,将计算资源的花费前置,用户仅需要利用已训练好的模块进行简单的本地计算即可搭建大规模的离散元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90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98970.9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尺寸盾构隧道测点无损安装装置。盾构隧道测点安装装置在盾构管片上外凸明显,高度较高。本装置中,内插子扣件为半环套结构,外套于管片螺栓螺母外一侧;母扣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外螺纹柱和半环板,半环板位于内插子扣件外;外置子扣件为半环套结构,外套于管片螺栓螺母外另一侧,并与内插子扣件和母扣件的半环板对接;垫环外套于外置子扣件和母扣件的半环板外;锁紧螺母旋套在母扣件的外螺纹柱上。本发明具有更合理的组件结构和组装方式,整体高度仅包含锁紧螺母的高度以及垫环的高度,整体高度得到了极度的缩小,在盾构管片上安装后,不再明显的外凸,避免了在隧道内部对周围结构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9284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87383.X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变形监测设备及方法。现有监测方法存在需要开挖布点、实施难度大、测量误差大等问题。本发明将一个连接有阵列式柔性三维变形传感器的张拉装置置入上游管道检修井内;张拉装置在被测量管道内随水流移动到下游管道检修井内,并将传感器带入被测量管道;在下游管道检修井内置入另一个张拉装置,与阵列式柔性三维变形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启动两个张拉装置,令阵列式柔性三维变形传感器绷直并紧贴被测量管道的底部;利用阵列式柔性三维变形传感器测得管道对应轴与重力方向夹角。本发明在管道内放置测量设备直接进行管道变形测量,无需在管道上方开挖窨井和放置抱箍,避免人工测量和测点布置不准确而产生的测量误差,测量结果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70278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00731.6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层式可挠盾构管片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自内而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基础层、变形层和弹性层,其中,所述弹性层包括多个六边形单元块,且每个所述六边形单元块沿垂直于轴心所在的方向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六边形单元块在隧道纵深方向上用钢绞线连接,在圆周方向上彼此分离,所有所述六边形单元块均与所述变形层呈间隙配合。本发明的三层式可挠盾构管片结构可应对复杂的地质变化形态,达到了在地质发生不均匀沉降变形时,保障隧道管片不被破坏、能够在要求时间内继续使用的目的,提高了盾构隧道整体工程安全性,保障了人民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8033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96999.7
申请日:2025-03-1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拉杆角度位移计的桥梁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部署在桥梁现场的拉杆角度位移计和边缘计算网关以及与所述边缘计算网关通过网络连接的远程处理终端;所述拉杆角度位移计包括用于监测拉杆位移变化的拉杆式位移计以及用于监测拉杆角度变化的角度测量环;通过边缘计算网关将拉杆角度位移计监测得到的拉杆位移变化和拉杆角度变化数据传输至远程处理终端;通过远程处理终端将获取到的拉杆位移变化和拉杆角度变化数据进行三角函数计算处理得到桥面与桥墩之间的相对位移数据。本申请解决了传统拉杆式位移计安装时由于无法保证绝对水平或垂直导致桥面相对位移值无法精准获得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60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35738.1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触网维护设备和方法,涉及线路除冰融雪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凝结物清除装置和两个活动翼板;两个活动翼板之间形成上下两侧开口的圆柱形区域,上下两侧开口的开口方向与圆柱形区域的轴向方向平行;两个活动翼板沿圆柱形区域的轴向方向轴对称,且两个活动翼板围绕圆柱形区域的轴向方向同步旋转;在两个活动翼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角度时,圆柱形区域的上侧开口的开口宽度大于线路直径;在夹角为第二角度时,开口宽度小于线路直径;凝结物清除装置位于圆柱形区域之内;在夹角为第二角度时,凝结物清除装置用于清除接触网线路的凝结物。该设备解决了如何高效清除接触网线路上的凝结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0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369699.4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拱顶沉降的测量系统和方法,通过将测位管沿隧道开挖方向布设在隧道顶部,测位管内部容纳有用于对隧道拱顶沉降值进行测量的隧道拱顶沉降测量设备,将隧道拱顶沉降测量设备与数据处理设备连接,以使该数据处理设备对隧道拱顶沉降测量设备检测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柔性测斜仪在测位管中前进的动力和固定问题以及柔性测斜仪在隧道掌子面的固定和校准等问题,实现了对隧道拱顶沉降值的实时检测和预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