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183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02358.8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由多块预制构件首尾拼接形成的环向拼装单元,环向拼装单元的内部由十字交叉结构进行支撑;相邻的两块预制构件之间通过企口或榫槽构造拼接,并在接缝处设置有防水密封垫,在接缝处的两端张拉有至少两道预应力结构以使得接缝处紧密闭合;预应力结构包括呈坦弧状的预应力束,相邻的两块预制构件上均预留有张拉锚固预留凹槽,张拉锚固预留凹槽设置在环向拼装单元靠近内侧的位置,预应力束的两端通过锚夹具锚固在一对张拉锚固预留凹槽内。本发明可使装配式地铁车站接缝具备优秀的防水性能、高连接强度和刚度,抑制接头范围结构的开裂,从而确保车站的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增强耐久性。

    一种基于BIM的预埋套管可视化定位安装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58039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74384.6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预埋套管可视化定位安装方法及装置,安装方法如下:S1,根据设计图纸建立BIM模型;S2,制作管片钢筋骨架和套管并用二维码记录套管三维特征数据;S3,将钢筋骨架放到指定位置并同BIM模型进行位置标定;S4,在套管上安装传感器并进行三维扫描,得到套管扫描数据和各传感器坐标;S5,建立套管三维模型,追踪传感器,将套管三维模型导入BIM模型中;S6,扫描二维码,在BIM模型中找到对应的套管并标记;S7,移动套管至安装位置,使其三维模型与BIM模型中标记位置重合;S8,重复S4至S7,完成全部套管安装;S9,对预制管片上、下表面扫描并建模,通过对比对套管位置进行校核和调整。

    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18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1002358.8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由多块预制构件首尾拼接形成的环向拼装单元,环向拼装单元的内部由十字交叉结构进行支撑;相邻的两块预制构件之间通过企口或榫槽构造拼接,并在接缝处设置有防水密封垫,在接缝处的两端张拉有至少两道预应力结构以使得接缝处紧密闭合;预应力结构包括呈坦弧状的预应力束,相邻的两块预制构件上均预留有张拉锚固预留凹槽,张拉锚固预留凹槽设置在环向拼装单元靠近内侧的位置,预应力束的两端通过锚夹具锚固在一对张拉锚固预留凹槽内。本发明可使装配式地铁车站接缝具备优秀的防水性能、高连接强度和刚度,抑制接头范围结构的开裂,从而确保车站的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增强耐久性。

    一种基于BIM的预埋套管可视化定位安装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580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74384.6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预埋套管可视化定位安装方法及装置,安装方法如下:S1,根据设计图纸建立BIM模型;S2,制作管片钢筋骨架和套管并用二维码记录套管三维特征数据;S3,将钢筋骨架放到指定位置并同BIM模型进行位置标定;S4,在套管上安装传感器并进行三维扫描,得到套管扫描数据和各传感器坐标;S5,建立套管三维模型,追踪传感器,将套管三维模型导入BIM模型中;S6,扫描二维码,在BIM模型中找到对应的套管并标记;S7,移动套管至安装位置,使其三维模型与BIM模型中标记位置重合;S8,重复S4至S7,完成全部套管安装;S9,对预制管片上、下表面扫描并建模,通过对比对套管位置进行校核和调整。

    一种隧道联络通道处钢管片快速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8890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97786.9

    申请日:2024-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用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隧道联络通道处钢管片快速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框和千斤顶;抓取机构包括第一钢轮座,第一钢轮座和第二钢轮座固定在抓取框架的底部,第一钢轮座与支撑框滑动连接,机械臂通过移动台座滑动安装在抓取框架的顶部,机械臂的端部安装有抓头;移动机构包括台车骨架,台车骨架设置在支撑框的底部,第二钢轮座与台车骨架滑动连接,可伸缩立杆固定在台车骨架的底部。台车骨架通过可伸缩立杆调整高度,使台车骨架能够从支撑机构支撑框的下方脱离,脱离之后可作为抓取机构及钢管片的回收载具,实现钢管片的快速回收,在台车骨架上安装新的支撑机构后即可用于下一处联络通道的施工。

    一种隧道管片预埋套管多角度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61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64919.X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管片预埋套管多角度定位装置及安装方法,包括:定位装置框架,多向激光笔,支撑架和激光发射装置;定位装置框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台座,台座上设有立柱,立柱顶部设有次梁和主梁,主梁下方设有定位板,定位板通过吊挂件与主梁相连;多向激光笔安装于定位板下表面,用于给预埋套管精准定位发射多角度激光;支撑架呈圆弧形,设于两个台座之间,用于安置预制管片钢筋骨架,支撑架与台座的连接端可滑动调节不同支撑架的间距,支撑架的弧度根据预制管片钢筋骨架的边缘弧度确定;激光发射装置位于两个台座的对称轴上,能够沿对称轴纵向移动,激光发射装置的激光发射角度可调节,用于确定多向激光笔的安装位置和预埋套管的精准定位。

    一种采用可回收式钢管桩的盖挖逆作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778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71828.3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可回收式钢管桩的盖挖逆作施工方法。依据图纸打设钢管桩形成基坑支护结构,将钢管桩桩顶与顶板通过传力构件连接,使钢管桩传递竖向荷载,将顶板覆土回填时,同步沿钢管桩设置拔桩槽,将地下结构划分为N段,对地下结构柱和底板进行施工,在同一个分段的结构柱全部完成后,进行分段内侧墙施工,并在侧墙和钢管桩之间设置减摩模板,完成全部N个分段地下结构的施工后,解除钢管桩桩顶与顶板之间的连接,拔出钢管桩,填充钢管桩孔位并回填拔桩槽。实现了钢管桩的回收利用,降低了工程造价,且无需预置中间柱的盖挖逆作施工方法,减少了中间柱施工工序,加快了路面交通恢复的进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