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613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11021237.7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市政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泥水平衡沉井车站纵向分段沉井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将先行下沉段下沉至指定位置,后将后续下沉段的连接封堵钢板沿着起始封堵钢板下沉至预设位置;在先行下沉段和后续下沉段侧墙外侧施工止水帷幕形成封闭体系;割除起始封堵钢板及连接封堵钢板,并将先行下沉段与后续下沉段之间通过后浇带密封。该方案将采用沉井法施工的车站下沉过程中各段形成有效的封闭体系,保证每一段下沉过程中的安全性。并能解决在各段下沉完毕后先下沉段和后下沉段在纵向能形成有效的连接。该方法结构形式简单、施工安全可靠,能显著的降低工程造价,在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建设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33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23550.4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的整体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施工反力架系统;2)在地面上施工刃脚节,并安装泥水控制系统及锁定装置;3)拆除底板下方模板排架,通过泥水控制系统抽排刃脚节底板下方土体,利用反力架系统将刃脚节下沉至控制标高后;4)利用锁定装置将刃脚节锁定,然后施工第一沉井节;5)通过泥水控制系统抽排底板下方土体,在反力架系统作用下完成第一沉井节下沉后锁定,直至将第二节沉井结构施工至控制标高;6)拆除并回收反力架、锁定系统。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形式简单,能对软土地区地下车站进行全自动施工,能有效加快施工工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降低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32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21214.6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市政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侧壁摩阻力监控模块、位移监控模块、泥水控制模块、底板反力监测模块、自动控制模块及反力架监测模块,根据摩阻力f、标高S及压力P实时调节泥水控制模块的进液量V1、进液压力N1、出液量V2以及出液压力N2以控制沉井车站按照预设速度平稳下沉。该方案可以实现软土地区采用沉井法施工的地下车站自动化施工。流程简单可控,能对沉井车站各阶段的工作状态实现实时监控并及时调整,实现自动判定、自动调整,极大的减少了车站下沉过程中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并能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能显著的降低工程造价,具备极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274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21786.4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5/28 , E02D5/52 , E02D31/12 , E02D29/045 , E02D2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静压钢管抗拔桩结构,包括预制钢管和沉井结构的底板;底板具有向下凹陷的封装井,封装井的底部预留有压桩孔;预制钢管桩贯穿压桩孔,且预制钢管桩顶端位于封装井内;封装井内和预制钢管桩内均浇筑有混凝土;其施工方法:在沉井结构的底板施工时同时施工封装井,并预留压桩孔和预埋锚定钢筋;再固定反力装置,通过反力装置将多节预制钢管逐节从压桩孔中压入至底板下方,并将相邻两节预制钢管焊接,之后向预制钢管桩内浇筑混凝土,最后拆除反力装置,向封装井内浇筑混凝土。本发明可有效解决软土地区采用泥水平衡法施工的沉井车站抗浮问题;且静压钢管抗拔桩结构形式简单、施工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58527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70181.6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邻高铁运营线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沿基坑边沿外侧设置的止水帷幕和高压旋喷桩,以及沿基坑边沿内侧设置的若干个钻孔桩;止水帷幕于临近高铁运营线侧布置,高压旋喷桩于远离高铁运营线侧布置,钻孔桩紧邻所述止水帷幕和高压旋喷桩内侧设置,钻孔桩内侧设置有地基加固层,沿地基加固层内侧边沿设有若干降水井。该发明通过采用先期施工微扰动的止水帷幕作为临时隔离措施,有效减小临近运营高铁基坑在基坑止水帷幕、围护结构施工期间对高铁的影响,并能解决基坑开挖及降水期间围护结构变形引起的土体侧向位移、竖向沉降对高铁的影响,同时结合不同保护距离采用分区段的围护结构形式,可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32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22082.9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反力及锁定系统,包括反力桁架、千斤顶和锁定装置;所述反力桁架包括横梁和立柱,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固定;两个立柱的底部固定于地面上,且两个立柱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用于与沉井节侧墙上的锁定支墩配合锁定沉井节的锁定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反力及锁定系统,通过在反力桁架下方设置千斤顶对沉井结构施加下沉动力、调整沉井姿态;通过在沉井节的两侧设置锁定装置,并通过锁定装置与沉井节侧墙上的锁定支墩相配合对沉井节进行锁定,以便于下一节沉井结构进行拼装、浇筑或者对当前沉井节进行监测,提高沉井的施工速度并保障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6402503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484844.7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F16L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跨基坑的管线原位悬吊保护结构,包括支撑体和管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混凝土管廊和支撑架,支撑架包括多个沿其轴线并列分布的框架支撑结构;管线沿混凝土管廊分布于其内部,混凝土管廊沿多个框架支撑结构的轴线方向套接于其内部并与其底部固定连接;支撑体穿过支撑架的顶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基坑工程中管线改迁难度大,无法改迁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3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1911022082.9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反力及锁定系统,包括反力桁架、千斤顶和锁定装置;所述反力桁架包括横梁和立柱,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固定;两个立柱的底部固定于地面上,且两个立柱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用于与沉井节侧墙上的锁定支墩配合锁定沉井节的锁定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反力及锁定系统,通过在反力桁架下方设置千斤顶对沉井结构施加下沉动力、调整沉井姿态;通过在沉井节的两侧设置锁定装置,并通过锁定装置与沉井节侧墙上的锁定支墩相配合对沉井节进行锁定,以便于下一节沉井结构进行拼装、浇筑或者对当前沉井节进行监测,提高沉井的施工速度并保障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32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022305.1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2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建设领域,涉及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的分段施工方法,1)施工起始段刃脚节;2)下沉起始段刃脚节,再施工起始段第一沉井节;然后下沉起始段第一沉井节,再施工标准段刃脚节;3)下沉标准段刃脚节后,施工标准段第一沉井节、起始段第二沉井节和终止段刃脚节;4)依次下沉起始段第二沉井节、标准段第一沉井节、终止段刃脚节,再施工标准段第二沉井节和终止段第一沉井节;5)依次下沉标准段第二沉井节下沉、终止段第一沉井节,再施工终止段第二沉井节;6)下沉终止段第二沉井节后,完成段与段之间连接结构的施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形式简单,可以实现流水施工,不需要进行人工土方开挖,可以加快工期、减少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000545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16319.8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与盾构隧道接口防水结构,包括止水钢圈A、止水钢环B、止水钢环C和止水钢圈D,止水钢圈A预埋在端头井侧墙内,止水钢圈A包括钢筒体A和钢环体A;止水钢环B为一圆环状的平板结构,其与钢筒体A同轴设置,止水钢环B固定在该钢筒体A的内壁上并且伸入环梁内;止水钢环C预埋在盾构隧道的管片上,止水钢环C包括钢环体C和钢筒体C;止水钢圈D为一圆筒结构并且与盾构隧道同轴设置,止水钢圈D的一端焊接在止水钢环C靠近环梁的一侧,止水钢圈D位于该环梁内。本发明在环梁与端头井侧墙以及环梁与盾构隧道分别设置止水钢圈、止水钢环、止水胶、注浆管,同时在接缝处设置不锈钢接水槽,达到多重防水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