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罩以及灯具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3607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1911046389.2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灯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反光罩,包括可拼装为碗装的两片反光片,还包括位置固定且可供灯珠安装的安装环、平行间隔设置于安装环上方且能上下移动的驱动环以及安设于安装环和驱动环之间的两组连杆组件,每一连杆组件均具有可由驱动环驱动以在安装环和驱动环之间移动的移动端,两个移动端位于均固定环的一相对侧,两片反光片分别连接在两个移动端上,安装环位于两片反光片围合形成的反光区间中。还提供一种灯具,包括灯珠,还包括上述的反光罩,灯珠安装在固定环的下方。本发明通过采用连杆组件这种结构调整的方式来改变光线的出射方向,进而达到可变焦距的目的,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且适用面极广。

    一种站内两线出入段线可转换的地铁车站及转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679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910299762.9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内两线出入段线可转换的地铁车站,其中:地铁车站为X号线、Y号线叠岛换乘站,为地下三层结构,其中地下一层为两线共用站厅层,地下二层为X号线站台层,地下三层为Y号线站台层;X号线站台层包括X号线正线、X号线出入段线、X号线站台区;Y号线站台层包括Y号线正线、Y号线出入段线、Y号线站台区;X号线出入段线位于Y号线出入段线的正上方,竖向上两线为叠加关系,形成楔形结构,两者相接后共同连接车辆基地;转换时仅需要对上层接轨线部分结构板进行破除,铺设下层接轨线轨道与原接轨线轨道顺接即可。

    一种隐框折板玻璃幕墙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044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86303.4

    申请日:2019-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框折板玻璃幕墙,包括钢化夹胶白玻璃和连接节点单元,钢化夹胶白玻璃和连接节点单元均为标准模块单元预制件;多个钢化夹胶白玻璃依次折角排列,相邻的两个钢化夹胶白玻璃统一在内侧采用连接节点单元进行相互连接,形成波浪形玻璃幕墙;钢化夹胶白玻璃包括外侧钢化玻璃、中间的粘接胶、内侧钢化玻璃以及预埋螺丝;预埋螺丝设置在钢化夹胶白玻璃的左右两端并在上下方向分布有多个,其螺丝帽位于粘接胶层,其内螺纹段设置在内侧钢化玻璃的相应开孔中。本发明采用标准单元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幕墙玻璃背部持力钢结构尽量小型化,持力点采用底部和顶部承托中部加强设计,使幕墙外部保持通透轻盈美观。

    反光罩以及灯具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36077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46389.2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灯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反光罩,包括可拼装为碗装的两片反光片,还包括位置固定且可供灯珠安装的安装环、平行间隔设置于安装环上方且能上下移动的驱动环以及安设于安装环和驱动环之间的两组连杆组件,每一连杆组件均具有可由驱动环驱动以在安装环和驱动环之间移动的移动端,两个移动端位于均固定环的一相对侧,两片反光片分别连接在两个移动端上,安装环位于两片反光片围合形成的反光区间中。还提供一种灯具,包括灯珠,还包括上述的反光罩,灯珠安装在固定环的下方。本发明通过采用连杆组件这种结构调整的方式来改变光线的出射方向,进而达到可变焦距的目的,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且适用面极广。

    一种隐框折板玻璃幕墙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044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910386303.4

    申请日:2019-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框折板玻璃幕墙,包括钢化夹胶白玻璃和连接节点单元,钢化夹胶白玻璃和连接节点单元均为标准模块单元预制件;多个钢化夹胶白玻璃依次折角排列,相邻的两个钢化夹胶白玻璃统一在内侧采用连接节点单元进行相互连接,形成波浪形玻璃幕墙;钢化夹胶白玻璃包括外侧钢化玻璃、中间的粘接胶、内侧钢化玻璃以及预埋螺丝;预埋螺丝设置在钢化夹胶白玻璃的左右两端并在上下方向分布有多个,其螺丝帽位于粘接胶层,其内螺纹段设置在内侧钢化玻璃的相应开孔中。本发明采用标准单元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幕墙玻璃背部持力钢结构尽量小型化,持力点采用底部和顶部承托中部加强设计,使幕墙外部保持通透轻盈美观。

    沟底结构、截水沟以及排雨污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29860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88731.4

    申请日:2019-1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沟底结构,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两挡水板,两挡水板正对设置拼合形成用于收集雨污水的水槽;沟底结构还包括可使至少一挡水板在雨污水的重力作用下转动以打开水槽排水或完成排水后使该挡水板复原的自动开闭机构。还提供一种截水沟,包括沟盖和上述的沟底结构,沟盖盖设于水槽上方。还提供一种排雨污水系统,包括下水管道和上述的截水沟,下水管设于水槽的正下方,水槽打开后与下水管贯通。本发明通过自动开闭机构使得收集雨污水的水槽能够自动打开和关闭,一方面可在雨污水量大时打开水槽进行排水,另一方面在排完水后可复原,避免下水道中的污水重新返到水槽中,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