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2119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1911056232.8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预埋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墙体的预埋管,包括可预埋在工程墙体内的管体,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管体两端的开口的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分别可拆卸封堵所述管体的两个开口的两个堵头以及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设于所述管体内的连接杆,两个所述堵头通过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管体内并穿出至两个所述开口处的两个端部锁定。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工程墙体的预埋管,通过堵头配合连接杆来进行封堵,封堵可靠不易出现渗漏,也方便了后期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1073607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1911046389.2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灯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反光罩,包括可拼装为碗装的两片反光片,还包括位置固定且可供灯珠安装的安装环、平行间隔设置于安装环上方且能上下移动的驱动环以及安设于安装环和驱动环之间的两组连杆组件,每一连杆组件均具有可由驱动环驱动以在安装环和驱动环之间移动的移动端,两个移动端位于均固定环的一相对侧,两片反光片分别连接在两个移动端上,安装环位于两片反光片围合形成的反光区间中。还提供一种灯具,包括灯珠,还包括上述的反光罩,灯珠安装在固定环的下方。本发明通过采用连杆组件这种结构调整的方式来改变光线的出射方向,进而达到可变焦距的目的,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且适用面极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10679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910299762.9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内两线出入段线可转换的地铁车站,其中:地铁车站为X号线、Y号线叠岛换乘站,为地下三层结构,其中地下一层为两线共用站厅层,地下二层为X号线站台层,地下三层为Y号线站台层;X号线站台层包括X号线正线、X号线出入段线、X号线站台区;Y号线站台层包括Y号线正线、Y号线出入段线、Y号线站台区;X号线出入段线位于Y号线出入段线的正上方,竖向上两线为叠加关系,形成楔形结构,两者相接后共同连接车辆基地;转换时仅需要对上层接轨线部分结构板进行破除,铺设下层接轨线轨道与原接轨线轨道顺接即可。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44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86303.4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B2/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框折板玻璃幕墙,包括钢化夹胶白玻璃和连接节点单元,钢化夹胶白玻璃和连接节点单元均为标准模块单元预制件;多个钢化夹胶白玻璃依次折角排列,相邻的两个钢化夹胶白玻璃统一在内侧采用连接节点单元进行相互连接,形成波浪形玻璃幕墙;钢化夹胶白玻璃包括外侧钢化玻璃、中间的粘接胶、内侧钢化玻璃以及预埋螺丝;预埋螺丝设置在钢化夹胶白玻璃的左右两端并在上下方向分布有多个,其螺丝帽位于粘接胶层,其内螺纹段设置在内侧钢化玻璃的相应开孔中。本发明采用标准单元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幕墙玻璃背部持力钢结构尽量小型化,持力点采用底部和顶部承托中部加强设计,使幕墙外部保持通透轻盈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1827349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84090.7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鞠岩 , 尹巧 , 黄鹏 , 胡卫民 , 邓波 , 张扬 , 贠毓 , 王明文 , 吕家悦 , 文鹏 , 赵凡 , 李瑞 , 吴立桥 , 周海春 , 袁帅 , 周可 , 聂纯 , 义剑锋
IPC: E04F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焊接表面无螺栓可快速拆装整体装配式栏杆,包括扶手和立杆,扶手下端和立杆顶端均加厚并开有内螺纹孔,扶手和立杆之间设置的连接组件包括轴承套筒组合体、螺栓和中空无帽螺丝,轴承套筒组合体包括上内螺纹套筒和下内螺纹套筒,通过连接轴承可转动连接,第一螺栓穿过第一中空无帽螺丝与扶手下端的内螺纹孔连接,第一中空无帽螺丝与上内螺纹套筒的内螺纹配合连接;第二螺栓穿过第二中空无帽螺丝与立杆顶端的内螺纹孔连接,第二中空无帽螺丝与下内螺纹套筒的内螺纹配合连接。本发明采用标准模块化装配式栏杆,扶手、立柱均可单独拆装,连接节点之间采用隐藏式螺栓设计,实现表面无螺栓连接,确保整体美观及结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36077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46389.2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灯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反光罩,包括可拼装为碗装的两片反光片,还包括位置固定且可供灯珠安装的安装环、平行间隔设置于安装环上方且能上下移动的驱动环以及安设于安装环和驱动环之间的两组连杆组件,每一连杆组件均具有可由驱动环驱动以在安装环和驱动环之间移动的移动端,两个移动端位于均固定环的一相对侧,两片反光片分别连接在两个移动端上,安装环位于两片反光片围合形成的反光区间中。还提供一种灯具,包括灯珠,还包括上述的反光罩,灯珠安装在固定环的下方。本发明通过采用连杆组件这种结构调整的方式来改变光线的出射方向,进而达到可变焦距的目的,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且适用面极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08044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1910386303.4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B2/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框折板玻璃幕墙,包括钢化夹胶白玻璃和连接节点单元,钢化夹胶白玻璃和连接节点单元均为标准模块单元预制件;多个钢化夹胶白玻璃依次折角排列,相邻的两个钢化夹胶白玻璃统一在内侧采用连接节点单元进行相互连接,形成波浪形玻璃幕墙;钢化夹胶白玻璃包括外侧钢化玻璃、中间的粘接胶、内侧钢化玻璃以及预埋螺丝;预埋螺丝设置在钢化夹胶白玻璃的左右两端并在上下方向分布有多个,其螺丝帽位于粘接胶层,其内螺纹段设置在内侧钢化玻璃的相应开孔中。本发明采用标准单元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幕墙玻璃背部持力钢结构尽量小型化,持力点采用底部和顶部承托中部加强设计,使幕墙外部保持通透轻盈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11082119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56232.8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预埋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工程墙体的预埋管,包括可预埋在工程墙体内的管体,还包括用于封堵所述管体两端的开口的封堵结构,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分别可拆卸封堵所述管体的两个开口的两个堵头以及沿所述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设于所述管体内的连接杆,两个所述堵头通过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管体内并穿出至两个所述开口处的两个端部锁定。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工程墙体的预埋管,通过堵头配合连接杆来进行封堵,封堵可靠不易出现渗漏,也方便了后期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18390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67159.5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鹏 , 鞠岩 , 郭桃明 , 张燕镭 , 张扬 , 任运能 , 贠毓 , 文鹏 , 吕家悦 , 王明文 , 李震中 , 张志彬 , 田涛 , 王涛 , 杨新林 , 韩东升 , 李康 , 李少聪 , 吴登辉 , 熊黎
IPC: E04F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栏杆玻璃栏板安装结构,包括玻璃栏板和栏板立柱,所述玻璃栏板包括安全玻璃和承托件,每块安全玻璃的左右两侧各设一个承托件,承托件顶部设置有缺口,底部设置有凸缘,栏板立柱的中部柱身段设有凹口,凹口的深度与承托件的厚度一致,凹口的高度与所述承托件的高度一致,凹口的上部在栏板立柱内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与缺口相配合,凹口的下部在水平面上开设有与凸缘尺寸匹配的槽道。本发明通过简化安装步骤和优化结构设计,达到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和维护成本,以及增强安装过程的安全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29860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88731.4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沟底结构,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两挡水板,两挡水板正对设置拼合形成用于收集雨污水的水槽;沟底结构还包括可使至少一挡水板在雨污水的重力作用下转动以打开水槽排水或完成排水后使该挡水板复原的自动开闭机构。还提供一种截水沟,包括沟盖和上述的沟底结构,沟盖盖设于水槽上方。还提供一种排雨污水系统,包括下水管道和上述的截水沟,下水管设于水槽的正下方,水槽打开后与下水管贯通。本发明通过自动开闭机构使得收集雨污水的水槽能够自动打开和关闭,一方面可在雨污水量大时打开水槽进行排水,另一方面在排完水后可复原,避免下水道中的污水重新返到水槽中,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