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780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43511.0
申请日:2024-07-15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高速垂直运输系统及其运输方法,包括:多个轿厢,用于容纳乘客进行运输;上行梯井和下行梯井,分别作为轿厢上行和下行的井道,上行梯井和下行梯井内设有多个供轿厢升降的路径;候梯厅,设于每个上行梯井和下行梯井的入口或出口处,供乘客排队等待进入轿厢;存梯间,位于上行梯井和下行梯井之间、中间深地空间的顶部和底部,供轿厢在完成一次上行或下行后,在水平方向移动到另一个井道,等待进入下一个运行循环;机械循环系统,为轿厢的循环运动路径提供循环机械动力。本发明通过通过在升降井道内设置多个运行的轿厢和存梯间,能够适应大提升高度、大客流场景、对运输速度有要求的高效垂直运输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529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04264.9
申请日:2024-06-03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垂直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包括:上行梯,用于承载乘客向上匀速运输;下行梯,用于承载乘客向下匀速运输;机械循环系统,用于驱动上行梯和下行梯循环运动;疏散楼梯间,紧邻上行梯和下行梯设置;上行梯和下行梯均包括升降平台,采用钢制间隔镂空横隔栅,用于承载乘客在上行梯或下行梯中运输。本发明提供的集升降机与自动扶梯功能于一体的大容量垂直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通过上行梯和下行梯实现了持续、高效的垂直运输,同时与疏散楼梯间协同工作,为紧急情况提供了额外的疏散途径,在乘客进出方面实现了分流,确保人流清晰无冲突,提高运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90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67159.5
申请日:2024-05-09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鹏 , 鞠岩 , 郭桃明 , 张燕镭 , 张扬 , 任运能 , 贠毓 , 文鹏 , 吕家悦 , 王明文 , 李震中 , 张志彬 , 田涛 , 王涛 , 杨新林 , 韩东升 , 李康 , 李少聪 , 吴登辉 , 熊黎
IPC分类号: E04F11/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栏杆玻璃栏板安装结构,包括玻璃栏板和栏板立柱,所述玻璃栏板包括安全玻璃和承托件,每块安全玻璃的左右两侧各设一个承托件,承托件顶部设置有缺口,底部设置有凸缘,栏板立柱的中部柱身段设有凹口,凹口的深度与承托件的厚度一致,凹口的高度与所述承托件的高度一致,凹口的上部在栏板立柱内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与缺口相配合,凹口的下部在水平面上开设有与凸缘尺寸匹配的槽道。本发明通过简化安装步骤和优化结构设计,达到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和维护成本,以及增强安装过程的安全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812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68205.3
申请日:2024-08-06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防淹人防门,包括混凝土结构,人防门框、人防门、轨道滑槽和螺纹导向杆,混凝土结构上布置有出入口通道,人防门框围绕出入口通道设置,轨道滑槽安装在人防门框的下侧,与人防门的下端连接,作为人防门的移动轨道;螺纹导向杆安装在人防门框的上侧,与人防门的上端连接;人防门的上端设置有钢环,钢环套设在螺纹导向杆,钢环上设置有内螺纹,通过正反转动螺纹导向杆带动钢环左右移动,从而带动人防门沿着螺纹导向杆和轨道滑槽左右移动,以打开或关闭出入口通道。本发明通过设置螺纹导向杆和钢环的配合,实现人防门的自动开启和关闭,具备优异的防淹能力,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8893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92791.5
申请日:2023-09-28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敞口风亭的防雨百叶,包括:主体框架,设置在敞口风亭的风口处;百叶结构,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上,包括上下两层,上、下层百叶结构的叶片交错设置,使得上下层叶片的垂直投影能完全覆盖风亭顶部;同时,上层百叶结构与主体框架之间连接有高度调节组件;上、下层百叶结构在垂直方向上间隔一定距离,使得上下交错的百叶叶片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有通风区域,降雨时,雨水落在叶片上沿叶片轴向排走,风从通风区域通过,从而在满足风亭正常过风需求的情况下,防止雨水进入地下空间;当降雨量较大时,通过高度调节组件使上层百叶结构向下移动至上下层百叶叶片紧密贴合对风亭顶部进行封闭,防止地面水的倒灌。
-
公开(公告)号:CN11639769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86880.X
申请日:2023-04-12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2D29/00 , E02D29/045 , E02D29/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公铁合建隧道的地下车站结构,地下一层为第一道路车道层,所述第一道路车道层下方设有站台层,站台层下方设有站厅层;站台层和站厅层之间通过连接楼梯连通;站厅层通过出入通道与地面连通;站台层通过疏散楼梯与第一道路车道层中部的救援通道连通;地下车站结构与盾构隧道连通,所述盾构隧道中部纵向水平设置中间板,将其上下分隔为第二道路车道层和地铁轨道层;第一道路车道层与第二道路车道层连通,所述站台层的列车轨道与地铁轨道层对接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车站区间结构。本发明可降低地铁区间隧道的覆土深度,并延长合建隧道盾构段长度,减少明挖段长度,进而降低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节省工程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24092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63912.X
申请日:2023-02-24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下牵引变电所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与民用建筑地下室一体化建设的地下牵引变电所建造方法,用于与民用建筑地下室一体化建设,包括如下步骤:S1,于地下开辟一个独立空间,所述独立空间依靠于所述民用建筑地下室建设;S2,在所述独立空间中布置牵引变电所;S3,在所述独立空间的外缘采用双层钢筋砼墙体与所述民用建筑地下室隔离。本发明的一种与民用建筑地下室一体化建设的地下牵引变电所建造方法,通过与民用建筑地下室合建,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寻址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952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37518.X
申请日:2024-05-22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垂直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包括:多个轿厢,用于容纳乘客进行运输;上行梯井,用于承载轿厢向上匀速运输;下行梯井,用于承载轿厢向下匀速运输;机械循环系统,为轿厢的循环运动路径提供循环机械动力;多层疏散楼梯间,紧邻所述上行梯井和下行梯井设置,每层疏散楼梯间对应一个疏散平台;在非底层的每个疏散平台下侧,设置有朝向上行梯井的两个第一转换梯井以及朝向下行梯井的两个第二转换梯井,轿厢交替进入不同的第一转换梯井和第二转换梯井。本发明通过上行梯井和下行梯井实现了持续、高效的垂直运输,同时与疏散楼梯间协同工作,有效解决了换乘时间不足的问题,显著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9215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984761.X
申请日:2022-08-17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盾构竖井设置站厅的双分圆盾构车站结构,属于地铁车站轨道领域,利用盾构井布置设备房,再通过盾构的方式施工两侧车站及区间,并在站厅公共区采用机械法施工,进而有效释放车站盾构上方地下空间,避免迁改管线、交通疏解、拆迁及其他特殊工况,同时能够减少协调时间,缩短工期,有利于全线的正常开通。本发明的双分圆盾构车站结构,其在为乘客创造便捷的乘车体验的同时极大地节省了工程的土建投资及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了运营工作人员长期在地下压抑的环境,开创了设计新思路,减少工程投资、降低施工风险,节约地上和地下空间的土地资源,具有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097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25283.6
申请日:2022-05-15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迪 , 魏重丽 , 王明文 , 黎明 , 熊朝辉 , 陈剑伟 , 杨承东 , 李波 , 安晓晓 , 张燕镭 , 吴婧 , 王岚涛 , 陈帆 , 袁帅 , 王晓欣 , 魏雪妍 , 周斌 , 王旭东
IPC分类号: E04H3/00 , B61B1/00 , G01V9/00 , G01J5/48 , G07B11/00 , G07C9/10 , G07C9/20 , G07C9/22 , G07C9/25 , G08B3/10 , G08B1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站厅高架站岛式车站,车站主体从下至上包括架空层、进出站通道夹层和站台层;进出站通道夹层一侧通过第一通道连接道路一侧的进出站口,另一侧通过第二通道连接设于路侧的附属用房;第一通道上的设有售检票区,售检票区设有对应的进站快检设备和出站闸机,进出站通道夹层另一侧的进站快检设备和出站闸机设于所述第二通道内或第一层附属用房的进出站公共区内,进出站通道夹层通过楼扶电梯设备与站台层连通,站台层中部为站台,两侧为轨行区。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高架车站站内乘客进出站环节多、流线长,车站土建规模大、建设成本高,站内空间使用率低,以及车站体量与道路尺度不协调,车站主体下方空间压迫感过强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