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37754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80005901.8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525 , H01M2/34 , H01M4/505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2/345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200/20 , H01M2/34 , H01M2220/20
Abstract: 在此公开的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活性物质,由采用通式:Li1+αNixCoyMnzCaβMγO2(-0.05≤α≤0.2,x+y+z+β+γ≈1,0.3≤x≤0.7,0.1≤y≤0.4,0.1≤z≤0.4,0.0002≤β≤0.0025,0.0002≤β+γ≤0.02;在γ>0的情况下,M是选自Na、Mg、Al、Ti、V、Cr、Zr、Nb、Mo、Hf、Ta和W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表示的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振实密度为1.8~2.5g/cm3。
-
公开(公告)号:CN104937754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480005901.8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525 , H01M2/34 , H01M4/505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2/345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200/20
Abstract: 在此公开的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活性物质,由采用通式:Li1+αNixCoyMnzCaβMγO2(‑0.05≤α≤0.2,x+y+z+β+γ≈1,0.3≤x≤0.7,0.1≤y≤0.4,0.1≤z≤0.4,0.0002≤β≤0.0025,0.0002≤β+γ≤0.02;在γ>0的情况下,M是选自Na、Mg、Al、Ti、V、Cr、Zr、Nb、Mo、Hf、Ta和W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表示的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振实密度为1.8~2.5g/cm3。
-
公开(公告)号:CN107546360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0441027.8
申请日:2017-06-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34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SOC区域中的内部电阻小、且过充电时的气体生成量足够多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在此公开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电极体和非水电解液,该电极体具有正极和负极。锂离子二次电池还具备压力式安全机构。非水电解液含有气体生成剂。正极具有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含有由LiNiaCobMncO2(式中,a、b和c满足0.35≤a≤0.45、0.15≤b≤0.25、0.35≤c≤0.45、a+b+c=1)表示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和由LiNixCoyMnzO2(式中,x、y和z满足0.35≤x≤0.45、0.45≤y≤0.55、0.05≤z≤0.15、x+y+z=1)表示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它们的质量比为60:40~85:15。
-
公开(公告)号:CN10610485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580013102.X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3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C01G5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C01G53/50 , C01P2002/50 , C01P2002/52 , H01M2/34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220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体(50),其包括含有正极活性材料层(54)的正极;与电极体连接的外部端子(42);包含气体产生剂的非水电解质,以及电流中断装置(90)。气体产生剂的含量是至少4质量%。正极活性材料层包含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的复合氧化物,所述复合氧化物含有至少锆(Zr)和钙(Ca)作为组成元素。当在复合氧化物中的除成为载流子的金属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量是按摩尔百分比计的100摩尔%时,复合氧化物含有0.1‑0.5摩尔%的Zr和0.1‑0.3摩尔%的Ca。
-
公开(公告)号:CN10623349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580020080.X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100)包括正极(30)、负极(40)、分隔部(50)、非水电解溶液和电池外壳(10)。正极包括正极集电体(32)和正极活性物质层(34)。分隔部包括分隔部基底(52)和耐热层(54)。分隔部基底具有与正极活性物质层相对的相对表面。耐热层构成相对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且含有耐热填料和粘合剂。正极活性物质层具有邻接区域(X)。耐热层具有至少与邻接区域的端部相对的相对区域(Y)。邻接区域的端部与正极集电体露出部(33)邻接。相对区域至少含有羧甲基纤维素的钙盐。
-
公开(公告)号:CN106663781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580037392.1
申请日:2015-06-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非水二次电池包含正极复合材料层(10b)。在正极复合材料层(10b)的厚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中,正极复合材料层(10b)包括包含在与厚度方向(TD)交叉的方向上的一个末端部分的第一区域(R1),包含另一末端部分的第二区域(R2),和位于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之间的第三区域(R3)。第一区域(R1)由含有磷酸锂铁(1)和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2)的第一复合材料组成,第二区域(R2)由含有磷酸锂铁(1)和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2)的第二复合材料组成。第三区域(R3)由含有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2)的第三复合材料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66377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80047762.X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34 ,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42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
Abstract: 正电极混合物层(12)包含具有主表面MS的第一层(12a)和形成为比第一层(12a)更靠近正电极集流体(11)侧的第二层(12b)。第一层(12a)的体积相对正电极混合物层(12)的体积的比率为20体积%至75体积%。第一层(12a)包含磷酸铁锂(LFP)(1)和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NCM)(2)。LFP(1)的质量相对第一层(12a)中LFP(1)和NCM(2)的总质量的比率为大于0质量%且为80质量%或更少。第二层(12b)包含NCM(2)。LFP(1)的质量相对正电极混合物层(12)中正电极活性材料的总质量的比率为7.5质量%至20质量%。第一层(12a)的最大孔隙尺寸为0.50μm至0.7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4766993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009404.1
申请日:2015-01-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4/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6 , H01M4/131 , H01M4/362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4/13 , H01M4/36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量密度、输入输出密度(特别是低SOC区域中的输出密度)优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备正极(10)、负极和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正极(10)具备正极集电体(12)、和在该正极集电体上形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4)。正极活性物质层(14)具有在正极集电体(12)的面方向上被划分的2个区域:以包含磷酸铁锂的正极活性物质为主体的第1区域(14a);和以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为主体的第2区域(14b)。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34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352369.1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坂秀之
IPC: H01M10/058 , H01M10/0568 , H01M4/62
Abstract: 通过本发明提供以低成本效率良好地制造在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形成有由来于NMP的被膜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技术。在此公开的电池组装体是初充电前的电池组装体。在该电池组装体中,正极具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NMP的正极合剂层,并且,在非水电解液中包含草酸配位化合物和FSO3Li。并且,在此公开的电池组装体中,正极合剂层中的NMP含量为50ppm~1500ppm,正极活性物质的DBP吸油量为30ml/100g~45ml/100g,非水电解液中的FSO3Li含量为0.1wt%~1.0wt%。由此,能够抑制由在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形成由来于NMP的被膜所引起的输入输出特性的降低,因此能够抑制与NMP的含量的调整相伴的设备成本的增加和制造效率的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104856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580013102.X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2/3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包括:电极体(50),其包括含有正极活性材料层(54)的正极;与电极体连接的外部端子(42);包含气体产生剂的非水电解质,以及电流中断装置(90)。气体产生剂的含量是至少4质量%。正极活性材料层包含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的复合氧化物,所述复合氧化物含有至少锆(Zr)和钙(Ca)作为组成元素。当在复合氧化物中的除成为载流子的金属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量是按摩尔百分比计的100摩尔%时,复合氧化物含有0.1‑0.5摩尔%的Zr和0.1‑0.3摩尔%的C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