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42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010690478.7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层状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用于正极活性物质而得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初期电阻低,并且反复充放电时的电阻增加得到了抑制。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层状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所述锂复合氧化物是多孔质粒子。所述多孔质粒子在其表层部包含岩盐型结构的层。所述岩盐型结构的层的厚度为5nm以上且80nm以下。所述多孔质粒子的孔隙率为15%以上且48%以下。所述多孔质粒子包含2个以上直径为所述多孔质粒子的粒径的10%以上的孔隙。所述多孔质粒子在其表面具备钨酸锂的被覆部。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4250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0690478.7

    申请日:2020-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层状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用于正极活性物质而得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初期电阻低,并且反复充放电时的电阻增加得到了抑制。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层状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所述锂复合氧化物是多孔质粒子。所述多孔质粒子在其表层部包含岩盐型结构的层。所述岩盐型结构的层的厚度为5nm以上且80nm以下。所述多孔质粒子的孔隙率为15%以上且48%以下。所述多孔质粒子包含2个以上直径为所述多孔质粒子的粒径的10%以上的孔隙。所述多孔质粒子在其表面具备钨酸锂的被覆部。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251411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980051313.0

    申请日:2019-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在不降低二次电池的放电容量的情况下提高电子传导性,并降低二次电池的正极电阻的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使具有钙钛矿型结构的镧化合物粒子分散存在于含有锂和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的二次粒子的表面和/或其一次粒子间的空隙或晶界。镧化合物粒子的截面平均粒径为0.70μm以下。存在于二次粒子截面的每单位面积的镧化合物粒子的数量为0.03个/μm2~0.10个/μm2,存在于二次粒子表面的每单位面积中的镧化合物粒子的数量为0.01个/μm2~0.25个/μm2。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整体,镧含量在0.1质量%~5质量%的范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