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4250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010690987.X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由含钨的化合物被覆了的层状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用于正极活性物质而得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初期电阻低,并且反复充放电时的电阻增加得到了抑制。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层状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所述锂复合氧化物是多孔质粒子。所述多孔质粒子的孔隙率为20%以上且50%以下。所述多孔质粒子包含2个以上直径为所述多孔质粒子的粒径的10%以上的孔隙。所述多孔质粒子在其表面具备含有氧化钨和钨酸锂的被覆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544764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444303.5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池电阻的正极材料。在此公开的正极材料包含:具有从表面至少连通到内部的孔隙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和存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的表面的电子传导体。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具有层状岩盐结构,并且具有由下述式(I)表示的组成。所述电子传导体具有由下述式(II)表示的组成(式中的各符号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Li1+uNixMnyCozMtO2(I)La1-pMapCo1-qMbqO3-δ(II)。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50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010690478.7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层状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用于正极活性物质而得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初期电阻低,并且反复充放电时的电阻增加得到了抑制。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层状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所述锂复合氧化物是多孔质粒子。所述多孔质粒子在其表层部包含岩盐型结构的层。所述岩盐型结构的层的厚度为5nm以上且80nm以下。所述多孔质粒子的孔隙率为15%以上且48%以下。所述多孔质粒子包含2个以上直径为所述多孔质粒子的粒径的10%以上的孔隙。所述多孔质粒子在其表面具备钨酸锂的被覆部。
-
公开(公告)号:CN110544764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1910444303.5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池电阻的正极材料。在此公开的正极材料包含:具有从表面至少连通到内部的孔隙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和存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的表面的电子传导体。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具有层状岩盐结构,并且具有由下述式(I)表示的组成。所述电子传导体具有由下述式(II)表示的组成(式中的各符号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Li1+uNixMnyCozMtO2 (I)La1‑pMapCo1‑qMbqO3‑δ (II)。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50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0691301.9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层状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用于正极活性物质而得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反复充放电时的电阻增加得到了抑制。再次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层状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所述锂复合氧化物是多孔质粒子。所述多孔质粒子的平均孔隙率为12%以上且50%以下。所述多孔质粒子包含2个以上直径为所述多孔质粒子的粒径的8%以上的孔隙。所述多孔质粒子在其表面具备钨酸锂的被覆部。所述钨酸锂对所述多孔质粒子表面的被覆率为10%以上且6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50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0690487.6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使用含有过剩的Li并且具有层状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能够抑制制造时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形成用糊的凝胶化,并且输出高。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层状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锂复合氧化物中所含的锂原子相对于除了锂原子以外的金属原子的组成比大于1。所述锂复合氧化物是多孔质粒子。所述多孔质粒子在其截面中,孔隙的面积相对于粒子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为1%以上的孔隙具有两个以上。所述多孔质粒子在其表面具有钨酸锂的被覆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937754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480005901.8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525 , H01M2/34 , H01M4/505 , H01M10/052 , H01M10/0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2/345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200/20
Abstract: 在此公开的锂二次电池用的正极活性物质,由采用通式:Li1+αNixCoyMnzCaβMγO2(‑0.05≤α≤0.2,x+y+z+β+γ≈1,0.3≤x≤0.7,0.1≤y≤0.4,0.1≤z≤0.4,0.0002≤β≤0.0025,0.0002≤β+γ≤0.02;在γ>0的情况下,M是选自Na、Mg、Al、Ti、V、Cr、Zr、Nb、Mo、Hf、Ta和W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表示的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振实密度为1.8~2.5g/cm3。
-
公开(公告)号:CN11224250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0690478.7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层状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用于正极活性物质而得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初期电阻低,并且反复充放电时的电阻增加得到了抑制。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层状结构的锂复合氧化物。所述锂复合氧化物是多孔质粒子。所述多孔质粒子在其表层部包含岩盐型结构的层。所述岩盐型结构的层的厚度为5nm以上且80nm以下。所述多孔质粒子的孔隙率为15%以上且48%以下。所述多孔质粒子包含2个以上直径为所述多孔质粒子的粒径的10%以上的孔隙。所述多孔质粒子在其表面具备钨酸锂的被覆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8078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29973.8
申请日:2018-04-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C01G45/1221 , C01G51/42 , C01G51/56 , C01G51/70 , C01G53/006 , C01G53/50 , C01G53/56 , C01G53/66 , C01G53/68 , C01G53/70 , C01P2002/34 , C01P2004/84 , C01P2006/40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4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正极活性物质包含二次粒子。二次粒子包含多个一次粒子。一次粒子包含含锂的复合金属氧化物。在二次粒子的内部,在一次粒子彼此的晶界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有电子传导性氧化物。电子传导性氧化物具有钙钛矿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2514114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1980051313.0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在不降低二次电池的放电容量的情况下提高电子传导性,并降低二次电池的正极电阻的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使具有钙钛矿型结构的镧化合物粒子分散存在于含有锂和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的二次粒子的表面和/或其一次粒子间的空隙或晶界。镧化合物粒子的截面平均粒径为0.70μm以下。存在于二次粒子截面的每单位面积的镧化合物粒子的数量为0.03个/μm2~0.10个/μm2,存在于二次粒子表面的每单位面积中的镧化合物粒子的数量为0.01个/μm2~0.25个/μm2。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整体,镧含量在0.1质量%~5质量%的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