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92896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480065060.X
申请日:2014-12-24
IPC: F16H6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3/3416 , F16H9/12 , F16H37/022 , F16H61/0021 , F16H61/0265 , F16H61/662
Abstract: 在车辆搭载状态下相对于收纳变速机构(2)的壳体在前方侧配置液压控制装置。设置有止动柄(61),其固定于控制轴(60),并且在一端(61a)连接有驻车杆(75),具有卡合止动机构(62)的止动槽(63)。设置有摆动杆(90),其具有成为摆动中心的轴(91)、从该轴(91)向一侧延设的第一延设部(90a)、以及从上述轴(91)向另一侧延设的第二延设部(90b)。该第一延设部(90a)与止动柄(61)的另一端(61b)连接,第二延设部(90b)与手动阀(82)连接,根据控制轴(60)的转动角度来变更手动阀(82)的轴向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992896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480065060.X
申请日:2014-12-24
IPC: F16H63/34
Abstract: 在车辆搭载状态下相对于收纳变速机构(2)的壳体在前方侧配置液压控制装置。设置有止动柄(61),其固定于控制轴(60),并且在一端(61a)连接有驻车杆(75),具有卡合止动机构(62)的止动槽(63)。设置有摆动杆(90),其具有成为摆动中心的轴(91)、从该轴(91)向一侧延设的第一延设部(90a)、以及从上述轴(91)向另一侧延设的第二延设部(90b)。该第一延设部(90a)与止动柄(61)的另一端(61b)连接,第二延设部(90b)与手动阀(82)连接,根据控制轴(60)的转动角度来变更手动阀(82)的轴向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17860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131630.6
申请日:2017-03-07
IPC: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7/0424 , F16H57/0423 , F16H57/0471 , F16H2057/02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的润滑结构。所述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壳体部件。所述润滑结构包括第一油路、第二油路、油路管。所述第一油路被配置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所述壳体部件的内部。所述第一油路包括在所述壳体部件的壁面上开口的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二油路被配置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所述壳体部件的内部。所述第二油路包括在所述壳体部件的壁面上开口的第二开口部。所述油路管被安装于所述壳体部件的壁面上。所述油路管的端部被插入于所述第二开口部中而与所述第二油路连接。所述油路管包括在所述油路管的外周面上开口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以从所述贯穿孔向所述第一油路供给机油的方式而与所述第一开口部邻接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43573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710363942.X
申请日:2017-05-22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递系统。一种动力传递系统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管和轴。第一管被配置成向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供给润滑油。轴由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旋转支撑。轴设置有沿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穿过轴的通孔。第一管从布置轴的空间的外部插入式地固定至第一壳体的插入孔。第一管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被配置成向第一轴承供给润滑油,并且第二开口被配置成经由轴的通孔向第二轴承供给润滑油。
-
公开(公告)号:CN106979320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710018533.6
申请日:2017-01-10
IPC: F16H57/03 , F16H57/031
Abstract: 变速器壳,其设置有:轴承部,其具有通孔,动力传递轴插入到所述通孔中;安装部,其具有配合表面,另一构件叠置在所述配合表面上;多个紧固部,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中;以及肋,其分别设置在所述轴承部与所述紧固部之间。所述肋分别布置在所述轴承部与紧固部之间,所述紧固部不是所述多个紧固部之中最靠近所述轴承部的紧固部。
-
公开(公告)号:CN10743573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363942.X
申请日:2017-05-22
IPC: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递系统。一种动力传递系统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管和轴。第一管被配置成向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供给润滑油。轴由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旋转支撑。轴设置有沿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穿过轴的通孔。第一管从布置轴的空间的外部插入式地固定至第一壳体的插入孔。第一管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被配置成向第一轴承供给润滑油,并且第二开口被配置成经由轴的通孔向第二轴承供给润滑油。
-
公开(公告)号:CN106996455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710061237.4
申请日:2017-01-25
IPC: F16H57/03 , F16H57/028
Abstract: 一种变速器壳包括:壁部;轴承部,其具有穿透所述壁部的通孔,使得动力传递轴插入到所述通孔中,所述轴承部从所述壁部以圆筒形突出;以及肋,其在与所述轴承部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从所述壁部突出,所述肋具有弧形部。当从沿着所述轴承部的中心线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壁部包括i)在由所述轴承部、所述肋的所述弧形部以及所述轴承部和所述肋的所述弧形部的两个公切线所包围的区域中的第一壁部,以及ii)在另一区域中的第二壁部;并且所述第一壁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壁部在所述轴承部的所述突出方向上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699645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061237.4
申请日:2017-01-25
IPC: F16H57/03 , F16H57/028
Abstract: 一种变速器壳包括:壁部;轴承部,其具有穿透所述壁部的通孔,使得动力传递轴插入到所述通孔中,所述轴承部从所述壁部以圆筒形突出;以及肋,其在与所述轴承部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上从所述壁部突出,所述肋具有弧形部。当从沿着所述轴承部的中心线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壁部包括i)在由所述轴承部、所述肋的所述弧形部以及所述轴承部和所述肋的所述弧形部的两个公切线所包围的区域中的第一壁部,以及ii)在另一区域中的第二壁部;并且所述第一壁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壁部在所述轴承部的所述突出方向上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697932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018533.6
申请日:2017-01-10
IPC: F16H57/03 , F16H57/031
Abstract: 变速器壳,其设置有:轴承部,其具有通孔,动力传递轴插入到所述通孔中;安装部,其具有配合表面,另一构件叠置在所述配合表面上;多个紧固部,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中;以及肋,其分别设置在所述轴承部与所述紧固部之间。所述肋分别布置在所述轴承部与紧固部之间,所述紧固部不是所述多个紧固部之中最靠近所述轴承部的紧固部。
-
公开(公告)号:CN104364558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380024565.7
申请日:2013-05-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H3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022 , F16H2037/026 , F16H2200/0008 , F16H2200/2005 , F16H2200/2035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被设置为,能够使无级变速器和齿轮系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传递转矩,其中,所述无级变速器使变速比在被输入驱动力源所输出的转矩的输入轴和输出转矩的输出轴之间连续地进行变化,所述齿轮系具有无法由所述无级变速器设定的至少一个变速比,通过输入元件、输出元件和反力元件这三个旋转元件来实施差动作用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与所述输入轴被配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反力元件通过停止旋转而使所述输入元件和所述输出元件相互朝向相反方向进行旋转,在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设置有第一离合机构、制动机构、第二离合机构和第三离合机构,所述第一离合机构对该三个旋转元件中的至少任意两个旋转元件进行连结,所述制动机构使所述反力元件的旋转停止,在所述第二离合机构中,所述输入元件和所述输出轴经由所述无级变速器而被连结,并且所述第二离合机构对从所述输入轴经由所述无级变速器而到达所述输出轴的第一转矩传递路径实施转矩的传递和截断,在所述第三离合机构中,所述输出元件和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齿轮系而被连结,并且所述第三离合机构对从所述输出元件经由所述齿轮系而到达所述输出轴的第二转矩传递路径实施转矩的传递和截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