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79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48716.3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Q50/40 , G06F18/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通指路标志指引信息评估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道路交通规划与设计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指引信息的评估指标体系;所述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多个评估指标;确定各所述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计算各所述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基于各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确定指引信息的主观得分和客观得分;对所述主观得分和所述客观得分进行融合,得到综合得分;基于所述综合得分对指引信息进行评估。本申请能够对指引信息的重要度层级进行评估,按照重要度从高到低排序筛选更重要的指引信息对目的地进行指引。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1296462.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6F18/2321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移动检测设备的隧道路面湿滑状态的检测方法,移动检测设备设置在隧道路面的上方并能够受控地沿隧道路面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能够检测隧道路面上不同位置的路面湿滑系数值,所述方法包括:将隧道路面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控制移动检测设备在隧道路面上方移动,并采集每个单元网格所对应的路面湿滑状态数据;对每个单元网格的所述路面湿滑状态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所述聚类分析的结果,确定每个单元网格的路面湿滑系数。通过本发明的检测方法,能够对隧道内的路面湿滑状态进行及时、可靠的检测与评价,进而为客观地判断隧道内的路面状态以及科学有效地对隧道内的交通流管控提供决策依据,有效地保障车辆的通行安全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1900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754784.1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移动检测设备的隧道路面湿滑状态的评价方法,移动检测设备设置在隧道路面的上方并能够受控地沿隧道路面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能够检测隧道路面上不同位置的路面湿滑系数值,所述方法包括:将隧道路面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控制移动检测设备在隧道路面上方移动,并采集每个单元网格所对应的路面湿滑状态数据;对每个单元网格的所述路面湿滑状态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所述聚类分析的结果,确定每个单元网格的路面湿滑系数。通过本发明的评价方法,能够对隧道内的路面湿滑状态进行及时、可靠的检测与评价,进而为客观地判断隧道内的路面状态以及科学有效地对隧道内的交通流管控提供决策依据,有效地保障车辆的通行安全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8181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076020.7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行车安全信息主动推送系统,包括制动分析模块、风险定位模块和推送控制模块。制动分析模块针对单个车辆进行独立分析,并将所分析的单个车辆记作目标车辆,对目标车辆影响制动能力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反映目标车辆制动能力的制动影响值,通过制动影响值可以有效判断目标车辆制动能力的强弱,风险定位模块包括主动上传单元、车载识别单元和固定识别单元,主动上传单元获取用户及管理员上传的风险点位数据并对上传数据进行分析筛选确定实际风险定位坐标,车载识别单元和固定识别单元分别对车辆自身监测的行驶数据以及监测设备监测的车辆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实际风险定位坐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4185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57988.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广州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时的交通运行安全评价方法,包括:采集车辆轨迹数据,针对观测范围内的每个车辆生成车辆位置时间序列;基于车辆位置时间序列,确定每个车辆在当前时刻t的速度和方向;假定每个车辆都保持时刻t的速度和方向继续行驶时间长度T,如果任意两个车辆在时间长度T内的行驶轨迹发生重叠,则确定这两个车辆之间存在冲突;计算产生冲突的任意两个车辆在t时刻的速度向量差的模,得到这两个车辆之间冲突的大小;将观测范围内任意车辆i在t时刻所面临的所有冲突相加,得到车辆i在t时刻的运行安全状态值。本发明开创性地定义并量化了车辆之间的冲突,本发明方法能够基于车辆真实运行状态对交通运行安全状况实现实时、精准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878181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76020.7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行车安全信息主动推送系统,包括制动分析模块、风险定位模块和推送控制模块。制动分析模块针对单个车辆进行独立分析,并将所分析的单个车辆记作目标车辆,对目标车辆影响制动能力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反映目标车辆制动能力的制动影响值,通过制动影响值可以有效判断目标车辆制动能力的强弱,风险定位模块包括主动上传单元、车载识别单元和固定识别单元,主动上传单元获取用户及管理员上传的风险点位数据并对上传数据进行分析筛选确定实际风险定位坐标,车载识别单元和固定识别单元分别对车辆自身监测的行驶数据以及监测设备监测的车辆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实际风险定位坐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35064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592284.1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5 , G06Q50/26 , G06Q50/40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客运枢纽运营风险识别的指标获取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客运枢纽运营技术领域,包括指标类型确认模块、指标数据收集模块、指标数据分类模块、指标数据筛选模块、指标数据重分配模块、分析模块、评估模块、预警模块;通过指标类型确认模块确认风险类型,通过指标数据收集模块、指标数据分类模块分别收集和分类相关指标数据,通过指标数据筛选模块、指标数据重分配模块进行筛选和重分配来优化指标,分析模块进行分析操作,评估模块产生单体和综合风险信号;预警模块根据这些信号决定是否触发预警操作;本发明可以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好的对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从而为客运枢纽的安全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678337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675889.2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1B11/16 , G06V20/52 , G06V20/10 , G06V10/22 , G06V10/24 , G06V10/26 , G06V10/774 , G01B11/06 , G08B2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架桥机主梁前后支点处高差和主梁变形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包括标靶、图像采集模块、输入模块、目标检测模块、图像分割模块、畸变矫正模块、架桥机主梁前后支点处高差和主梁变形计算模块和预警模块。该系统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架桥机监测预警技术,可利用架桥机现有的视频监控设备,对架桥机架梁过程前后支点处高差、主梁变形等影响架梁过程架桥机稳定性的指标进行监测,可避免复杂的监测设备的和电缆的布置,方便现场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2151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54849.2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IPC: G06V20/56 , G06V10/762 , G06V10/774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隧道路面湿滑状态的移动检测系统,包括:轨道,沿隧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隧道路面上方,长度与隧道长度大致相同;移动检测设备,设置在轨道上并且能够沿轨道移动,同时采集隧道路面的路面湿滑状态数据,路面湿滑状态数据至少包括由不同检测点位的路面湿滑系数值构成的检测数据集;以及数据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执行聚类算法对检测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获得表示隧道路面湿滑状态的分析结果。通过本发明的移动检测系统,能够对隧道内的路面湿滑状态进行及时、可靠的检测,有效地避免了隧道交通流对检测的干扰以及固定式检测结果的不可靠性,为客观地判断隧道内的路面湿滑状态以及科学有效地对隧道内的交通流管控提供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48613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608220.6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驾驶员适岗状态的分级监测预警方法,具体涉及驾驶员适岗状态监测技术领域;首先,通过判断车辆是否存在异常行驶状态,从而生成异常或正常信号;再对驾驶员对异常信号的应急响应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监测系统引导驾驶员采取行动的准确性;根据驾驶员调整后的驾驶行为数据频率,结合车辆行驶稳定状态,评估驾驶行为数据的有效性;综合分析驾驶行为数据的有效性与监测系统引导的准确性,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程度,并将其划分为准确性、可能准确性和不准确性监测结果;当系统出现可能准确性监测结果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预测,对异常情况进行提前预警,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为驾驶员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