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41240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880009869.5
申请日:2008-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18 , B60R21/34 , B60R2019/1826 , B60R2019/186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金属制吸收器,在行人与汽车碰撞时以短行程有效地吸收从行人的腿部受到的冲击能量,且减少压垮剩余而保护行人的腿部,由中央凸缘、与中央凸缘的两侧连续的上部腹板和下部腹板、与上部腹板连续的上部凸缘以及与下部腹板连续的下部凸缘构成,是一体地将截面形成为帽形的长形状的车辆用金属制吸收器,在帽形截面中,上部腹板与包含上部凸缘和下部凸缘的凸缘面所成的内角(α1)以及下部凸缘与该凸缘面所成的内角(α2)分别大于0(度)而小于90(度),在上部腹板和下部腹板的一方或者双方上具有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大致平行的凹状或者凸状的加强筋。
-
公开(公告)号:CN101641240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880009869.5
申请日:2008-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18 , B60R21/34 , B60R2019/1826 , B60R2019/186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金属制吸收器,在行人与汽车碰撞时以短行程有效地吸收从行人的腿部受到的冲击能量,且减少压垮剩余而保护行人的腿部,由中央凸缘、与中央凸缘的两侧连续的上部腹板和下部腹板、与上部腹板连续的上部凸缘以及与下部腹板连续的下部凸缘构成,是一体地将截面形成为帽形的长形状的车辆用金属制吸收器,在帽形截面中,上部腹板与包含上部凸缘和下部凸缘的凸缘面所成的内角(α 1 )以及下部凸缘与该凸缘面所成的内角(α 2 )分别大于0(度)而小于90(度),在上部腹板和下部腹板的一方或者双方上具有与车辆的前后方向大致平行的凹状或者凸状的加强筋。
-
公开(公告)号:CN102858622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180017593.7
申请日:2011-03-16
IPC: B62D2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5 , B62D25/04 , B62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提高的同时实现了高生产率的汽车的前支柱和侧梁的结合部构造。通过在前支柱(1)的闭断面形状内,以在汽车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配设补强件(8),将补强件(8)结合到前支柱外板(2)上,并且使补强件(8)的汽车后端侧向侧梁(4)侧延伸而形成补强件延长部(8a),将补强件延长部(8a)结合在侧梁外板(5)侧而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85862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80017593.7
申请日:2011-03-16
IPC: B62D2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25 , B62D25/04 , B62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提高的同时实现了高生产率的汽车的前支柱和侧梁的结合部构造。通过在前支柱(1)的闭断面形状内,以在汽车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配设补强件(8),将补强件(8)结合到前支柱外板(2)上,并且使补强件(8)的汽车后端侧向侧梁(4)侧延伸而形成补强件延长部(8a),将补强件延长部(8a)结合在侧梁外板(5)侧而构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