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微粉及其制造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65969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080052922.7

    申请日:2010-09-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9/03 B22F1/02 B22F9/12 B22F2999/00 B22F2202/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镍微粉及其制造方法,所述镍微粉的结晶性优良、收缩起始温度高、能够抑制达到高温前伴随着烧结发生的收缩并且不影响树脂粘合剂的分解温度。所述镍微粉的平均粒径为0.05~0.3μm、晶粒粒径为比表面积粒径的60~90%、硫含量为0.1~0.5质量%和氧含量为0.4~1.5质量%,并在表面具有含氧的厚度为2~15nm的包覆层,该包覆层的最外面由含有镍硫化物和镍氧化物的混合物构成。并且,优选在X射线光电子光谱法分析中,最外面所含的硫化物中的硫化镍的含量比为50%~100%、镍氧化物中的氢氧化镍的含量比为0~50%。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7358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1880075505.0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工业上稳定地批量生产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是一种至少包含镍和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将镍化合物粉末与锂化合物粉末的混合物进行烧成处理的烧成工序;以及对在所述烧成工序中获得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粉末进行水洗处理的水洗工序,所述烧成工序的条件为:将所述水洗处理后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粉末中锂的物质的量相对于锂以外的过渡金属的总物质的量的比值,除以所述水洗处理前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粉末中锂的物质的量相对于锂以外的过渡金属的总物质的量的比值而得到的值大于0.95。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735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80075505.0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工业上稳定地批量生产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其是一种至少包含镍和锂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包括:将镍化合物粉末与锂化合物粉末的混合物进行烧成处理的烧成工序;以及对在所述烧成工序中获得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粉末进行水洗处理的水洗工序,所述烧成工序的条件为:将所述水洗处理后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粉末中锂的物质的量相对于锂以外的过渡金属的总物质的量的比值,除以所述水洗处理前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粉末中锂的物质的量相对于锂以外的过渡金属的总物质的量的比值而得到的值大于0.9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