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28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651904.5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多端柔直汇集系统的多目标潮流优化方法,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当新能源经MMC‑MTDC系统并网时,容易引起MTDC系统换流站的潮流变化,且汇集系统结构主要为环网,而此拓扑会削弱MMC换流站站级控制对潮流的控制能力,很难实现并网系统的最优运行。该方法以直流电压偏差最小、弃风、弃光量最小及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最大作为优化目标,搭建新能源多端柔性直流汇集系统多目标潮流优化模型,并通过内点法与NSGA‑III算法结合的混合交替算法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实现风、光资源的优化调度,迭代次数少且收敛性好,能够保证对多目标有效优化。同时最大程度提高新能源多端柔性直流汇集系统的稳态运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872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09465.4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G01R31/00 , G06F18/213 , G06F18/24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48
Abstract: 基于轻量级Shuffle‑SimAM网络级联H桥变流器故障诊断方法,针对级联H桥多电平变流器不同功率器件故障特征相似度高、传统故障诊断特征提取不全和分类器选取困难问题,将深度可分离卷积引入ShuffleNet,建立并行网络模型,在保持网络性能的情况下减少参数量和计算量。利用小波变换后的电压与电流图像数据作为输入,并在网络内部构建基于SimAM无参数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模块,有效增强对相似故障特征的提取能力。最后,将特征融合模块所提取的故障特征经完整卷积操作依次递进,通过softmax层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持较高诊断准确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83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15600.4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自适应遗传算法的MMC‑MG并网微源功率协调优化方法,该方法以每相需要投入发电模块总个数、输出电流、微源功率为约束条件。将微源最大输出功率作为构造适应度函数的主要因素。结合桥臂中N个适应度函数的均值和发电模块投切数量的变化量,以“适应度函数越小投入次数越多,适应度函数越大投入次数越少”为原则,对发电模块进行投切或替换操作。该方法实现了对微源的功率协调优化控制,提高微源的利用率,而且不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156913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64838.2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MMC半桥串联结构微电网系统并离网切换控制方法,目的是为了降低系统并离网切换时产生的输出电压偏移、并网电流直流偏差量和电流冲击。首先,介绍了系统的拓扑结构;然后,为降低系统孤岛运行时输出电压的偏移量和并网运行时电流中所含的直流分量,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中加入电压谐波补偿;最后,将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与预同步控制相结合,以缓解系统孤岛转并网时的电流冲击和频率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74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25008.X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决策树的新能源电动汽车退役动力电池等级筛选方法,首先确定退役动力电池的等级类型,将各等级类型作为叶子结点,并计算退役动力电池数据样本D的信息熵;然后,选择退役动力电池的特征属性Ai,分别计算各Ai的信息熵信息增益量IG(D,Ai)、固有值IV(D,Ai)、信息增益率GR(D,Ai);最后,选择信息增益率GR(D,Ai)较大的Ai作为根节点;用同样的方法选择决策树内部分叶节点。因此,就可以得到新能源电动汽车退役动力电池的智能分类决策树。该方法有助于提高退役动力电池的筛选效率。将退役的动力电池进行等级分类后用在电网储能电站、新能源发电等领域,可以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动力电池的经济效益,降低退役动力电池对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77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20473.5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MMC半桥串联结构微电网的并网电流控制方法,所述MMC-MG并网系统包括6N个发电模块GM、MMC三相逆变环节、电网、交流负载,所述电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由MMC-MG等效电路模型,建立系统的状态方程;根据所建立的状态方程,得到欧拉-拉格朗日(Euler-Lagrange,EL)模型;选取误差能量函数、设置阻尼项,依据得到的无源控制律结合经典比例积分控制器,实现MMC半桥串联结构微电网(MMC-MG)的并网电流控制。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动态性能好、输出电流谐波含量低、稳定性较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0974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20474.X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MMC半桥串联结构微电网的相间功率平衡控制方法,对系统各随机性微源输出功率进行采样,结合三相负载功率计算相间功率调节量,并通过各相含随机性微源发电单元的储能装置SOC值对其进行补偿。根据补偿结果得到各相功率平衡信号并叠加至系统调制波,等效为桥臂虚拟电压源实现相间功率平衡控制,并优化储能系统运行。该方法实现了系统各微源的相间功率平衡控制,且不会引起系统输出电压及频率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78396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117656.0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IPC: H02J3/46
Abstract: 适用于MMC半桥串联结构微电网的微源功率协调方法,对系统随机性微源输出功率进行采样,结合电压波动标准,采用变分模态分解提取其输出功率的低频分量,以此作为各微源的有效输出功率。根据功率大小调整各发电单元的变载波等效占空比,实现输出功率独立控制。该方法实现了系统桥臂各微源的输出功率自适应协调控制,且不会引起系统环流变化,确保系统输出电压及频率的稳定。本发明采用变分模态分解提取微源有效输出功率,并根据各微源有效输出功率排序结果,通过独立调节微源所在发电单元的变载波等效占空比实现功率自适应协调控制,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19805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622676.7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兰州理工大学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光热-风电联合并网发电协调控制方法,利用光热及其储热装置对风电移峰填谷,并将光热与风电的联合输出作为一个整体供电网调度。所述的光热发电系统包括镜场、集热装置、储热装置、热交换装置及汽轮发电机组。所述协调控制用于对风电出力、光热及其储热进行优化调度。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将光热-风电联合输出作为一个整体并网,代替风电单独入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风电并网而造成的电网负荷峰谷差拉大问题;二是光热、风电的协调控制以联合输出功率波动最小为优化目标,并在优化过程中考虑了风电、光热及其联合系统的各种等式及不等式约束,使联合输出波动较小,具有类似常规电源的调度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17664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426872.8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兰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最大功率分时跟踪方法,用一个DC/DC直流变换电路实现系统最大功率的分时跟踪。主要是以BP神经网络对风速和光照强度的预测值为依据,当预测到光照强度将要发生较大变化时,系统开始跟踪光伏发电系统。同理,若风速将要发生较大变化时,系统切换跟踪目标。整个运行过程中为避免切换频率过高,影响系统稳定性,依据风速和光照强度的预测值与仿真模型确定切换跟踪目标时的最小判定值,防止误动。结构简单,既可以实现最大功率的分时跟踪功能又能降低成本。使系统输出稳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