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孪生的产线管控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27653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91170.2

    申请日:2024-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产线管控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通过采集产线的实时数据,其中,实时数据为不同设备和通信接口的多源异构数据;基于实时数据,确定机器人的实际运行轨迹,并基于实际运行轨迹与期望轨迹,确定轨迹误差;基于轨迹误差,对机器人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并根据调整后的参数对机器人进行控制。本发明实现对产线的精准控制和及时纠正,有利于提高产线效率。

    一种时序特征优化的BiLSTM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3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9970.8

    申请日:2024-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序特征优化的BiLSTM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包括:1、获取n个故障影响因素下的M个输电线路运行样本;2、采用综合置权法筛选出关键因素,得到关键故障影响因素下的样本集合,并标注线路故障标签;3、构建改进的BiLSTM网络,包括:遗忘门、输入门、输出门、时序特征优化模块和诊断模块;在损失函数中引入相似性惩罚项,以增强模型不同方向特征信息的学习能力;利用梯度下降法对改进的BiLSTM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模型;4、基于实时采集的输电线路多维监测数据,利用诊断模型对输电线路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能广泛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故障诊断,提高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种基于TSN的电网通信模型的优先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1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45864.7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SN的电网通信模型的优先级控制方法,包括:1.建立网络拓扑模型,定义数据流的基本参数;2.设计基于信用值的流量计过滤机制,使用空闲斜率和发送斜率计算帧的信用值,当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时,其信用值会相应减小,当信用值小于零时,该数据帧将被丢弃;3.计算高优先级流的所有简单路径,并根据融合参数指标HOC值对路径进行选择;4.构建动态优先级调度模型,向模型中添加多个约束条件,得到低优先级流的传输开始时间,以确保低优先级流能够在高优先级流的预留时隙中进行传输,从而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本发明能应用于TSN网络的PSFP或CQF机制中,并确保关键业务流的优先通行和快速响应,能显著提升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一种模糊推理的网络流量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710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913001.9

    申请日:2024-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糊推理的网络流量识别方法,包括:1.计算网络流量在各个测度上的KL距离值;2.采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计算KL距离在各个测度上的预测值,并计算出KL距离预测值和实际值之差;3.持续监控网络设备的队列平均长度,并计算出丢弃概率;4.确定差值、丢弃概率对各个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基于它们和网络异常状态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制定模糊规则,并进行反模糊化操作,推理出网络异常状态值;5.对各个测度的网络异常状态值进行加权综合,并根据监测阈值对网络流量进行识别。本发明旨在综合多测度指标对异常流量进行识别和过滤,保障通信网络中关键业务流的实时性。

    一种基于多维分散模糊推理的异常网络流量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9028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70884.2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分散模糊推理的异常网络流量识别方法,包括:1.选择多个维度的网络流量并识别关键指标,计算网络流量在各个维度上的相对熵值;2.采用指数平滑预测模型计算相对熵在各个维度上的预测值,并计算出相对熵预测值和实际值之差;3.基于间隔探测模型测量出网络的带宽占用;4.将差值、带宽占用和异常分数分别划分成数个模糊子集,并确定各个模糊子集的隶属度,从而制定模糊规则,计算出各个维度的异常分数;5.对各个维度的异常分数进行加权综合,并根据监测阈值,判断当前数据流是否异常。本发明旨在综合多维度指标对异常流量进行识别和过滤,从而能保障通信网络中关键业务流的实时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