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胶粘道床过渡段轨枕横向阻力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19032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0432793.8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铁路胶粘道床过渡段轨枕横向阻力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所述测试设备包括加力架;所述加力架包括加载杆;及固接于所述加载杆一端的基板;所述加载杆的另一端上设有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弯折的卡钩;所述基板至少包括一背离所述卡钩弯折方向的加载面;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包括支顶于轨枕内侧侧部斜面与所述基板加载面之间的千斤顶;及位于所述千斤顶与所述基板加载面之间的测力传感器。本发明所提供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根据胶粘道床过渡段轨枕自身的结构特点,在实际测试使用过程中,无需清理过渡段轨枕外侧侧部斜面外的碎石道砟,不会扰动道床,可准确高效的完成胶粘道床过渡段轨枕横向阻力测试。

    一种铁路轨道轮轨力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60114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810804529.7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铁路轨道轮轨力的测量方法及装置,其中,铁路轨道轮轨力的测量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光纤光栅传感器、第二光纤光栅传感器以及第三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列车经过待测铁路轨道时分别获取的第一轮轨道测量数据、第二轮轨道测量数据以及第三轮轨道测量数据;根据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轮轨道测量数据,获取第一轮轨道修正应变以及第二轮轨道修正应变;根据第一、第二轮轨道修正应变,以及预先获取的第一、第二修正应变分别与横向力和纵向力之间的关系,计算列车在通过待测铁路轨道时向待测铁路轨道施加的轮轨道横向力和纵向力。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轨道轮轨力监测的精度和稳定性,突破传统测试手段无法实现轮轨力长期动态监测的瓶颈。

    一种铁路轨道轮轨力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6011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804529.7

    申请日:2018-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24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铁路轨道轮轨力的测量方法及装置,其中,铁路轨道轮轨力的测量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光纤光栅传感器、第二光纤光栅传感器以及第三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列车经过待测铁路轨道时分别获取的第一轮轨道测量数据、第二轮轨道测量数据以及第三轮轨道测量数据;根据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轮轨道测量数据,获取第一轮轨道修正应变以及第二轮轨道修正应变;根据第一、第二轮轨道修正应变,以及预先获取的第一、第二修正应变分别与横向力和纵向力之间的关系,计算列车在通过待测铁路轨道时向待测铁路轨道施加的轮轨道横向力和纵向力。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轨道轮轨力监测的精度和稳定性,突破传统测试手段无法实现轮轨力长期动态监测的瓶颈。

    一种轨道系统安全状态综合监测及智能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8883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227352.0

    申请日:2017-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3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系统安全状态综合监测及智能分析方法,该方法融合了三种传感监测技术,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监测结构温度等低频数据,采用修正应力-应变技术监测钢轨横、垂向应力等高频数据,对于道岔尖轨等难以接触测量的敏感结构,利用视频感知技术观测结构大变形及表面状态,形成铁路轨道系统从外观到内在、从高频到低频的全天候系统监测。通过对采集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可有效对轨道状态进行评估、诊断及预测,进而实现轨道安全状态及时预警。本发明测点布置合理,监测过程自动程度高,对线路状态评估准确,对异常情况预警及时,实现了铁路轨道系统服役的安全可控,为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种轨道系统安全状态综合监测及智能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888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711227352.0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系统安全状态综合监测及智能分析方法,该方法融合了三种传感监测技术,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监测结构温度等低频数据,采用修正应力‑应变技术监测钢轨横、垂向应力等高频数据,对于道岔尖轨等难以接触测量的敏感结构,利用视频感知技术观测结构大变形及表面状态,形成铁路轨道系统从外观到内在、从高频到低频的全天候系统监测。通过对采集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可有效对轨道状态进行评估、诊断及预测,进而实现轨道安全状态及时预警。本发明测点布置合理,监测过程自动程度高,对线路状态评估准确,对异常情况预警及时,实现了铁路轨道系统服役的安全可控,为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铁路胶粘道床过渡段轨枕横向阻力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1903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432793.8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铁路胶粘道床过渡段轨枕横向阻力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所述测试设备包括加力架;所述加力架包括加载杆;及固接于所述加载杆一端的基板;所述加载杆的另一端上设有朝向所述基板方向弯折的卡钩;所述基板至少包括一背离所述卡钩弯折方向的加载面;所述测试设备进一步包括支顶于轨枕内侧侧部斜面与所述基板加载面之间的千斤顶;及位于所述千斤顶与所述基板加载面之间的测力传感器。本发明所提供的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根据胶粘道床过渡段轨枕自身的结构特点,在实际测试使用过程中,无需清理过渡段轨枕外侧侧部斜面外的碎石道砟,不会扰动道床,可准确高效的完成胶粘道床过渡段轨枕横向阻力测试。

    一种铁路轨道轮轨力的测量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621213U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21164348.4

    申请日:2018-07-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铁路轨道轮轨力的测量装置及系统,其中,铁路轨道轮轨力的测量装置包括:第一光纤光栅传感器、第二光纤光栅传感器、第三光纤光栅传感器以及处理器;第一、第二、第三光纤光栅传感器均与处理器电连接;其中第一光纤光栅传感器用于安装在待测铁路轨道轨腰;第二光纤光栅传感器用于安装在待测铁路轨道轨底上角;第三光纤光栅传感器用于安装在待测铁路轨道的轨底中心;处理器,用于建立第一修正应变、第二修正应变分别与横向力和纵向力之间的关系,或者用于计算待测铁路轨道的轮轨力。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轨道轮轨力监测的精度和稳定性,突破传统测试手段无法实现轮轨力长期动态监测的瓶颈。(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轨道系统安全状态综合监测及智能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552827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1629476.7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系统安全状态综合监测及智能分析系统,该系统融合了三种传感监测技术,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监测结构温度等低频数据,采用修正应力‑应变技术监测钢轨横、垂向应力等高频数据,对于道岔尖轨等难以接触测量的敏感结构,利用视频感知技术观测结构大变形及表面状态,形成铁路轨道系统从外观到内在、从高频到低频的全天候系统监测。通过对采集的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可有效对轨道状态进行评估、诊断及预测,进而实现轨道安全状态及时预警。本实用新型测点布置合理,监测过程自动程度高,对线路状态评估准确,对异常情况预警及时,实现了铁路轨道系统服役的安全可控,为列车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