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拟合物品外形的柔性填充包装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9448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810423425.1

    申请日:2018-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拟合物品外形的柔性填充包装装置和方法,该装置的机械结构系统主要包括底座驱动部分、模具部分、物品支承部分和发泡剂气雾罐。驱动部分完成模具部分的开合运动,模具部分由一定数量的柔性杆件组成,这些柔性杆件相互贴合,不同位置柔性杆件碰触物体不同位置后形成与物体外形近似的型腔,待包装物品在模具部分合拢之前置于支撑台上,模具部分合拢之后撤去而物品不掉下,模具部分合拢之后,发泡剂从发泡剂气雾罐经管道从模具部分中某几个杆件单元中喷出,模具部分合拢后所形成的型腔相对密闭,发泡剂不溢出。本发明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包装材料,且包装表面附有“凸点”,增强了防震效果且包装美观。

    一种自动脉冲激励频响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470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716411.9

    申请日:2018-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脉冲激励频响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电源、控制器、电磁驱动器、执行器、抗混叠滤波器、数据采集卡、计算机,电源分别与控制器和电磁驱动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数据采集卡和电磁驱动器连接,电磁驱动器驱动执行器,执行器将结果输送至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连接计算机进行结果分析,计算机通过数据采集卡对控制器发出相应指令,力传感器输出的力信号分成并行的两路信号:一路输送至控制器形成力反馈回路,确保锤头迅速缩回以得到理想的力脉冲信号;一路与位移传感器信号经抗混叠滤波器和数据采集卡输送至计算机进行力信号与位移信号的分析。本发明系统稳定性高、响应速度快,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且成本低廉。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注意力模型的图像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75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400990.7

    申请日:2019-12-30

    Inventor: 王瑾 王琛 朱青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注意力模型的图像修复方法,用于提供一种高质量的图像修复方法。本发明基于图像修复网络,该网络是以GAN为基础,包括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生成器网络部分首先利用DWT将受损图像中已知区域特征分解为多频子带,然后通过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提取已知区域的深层信息,最后通过IDWT生成修复后的图像;在判别器网络部分采用PatchGAN的全卷积判别器网络结构,修复后的图像和ground-truth图像共同作为输入,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交替优化,并通过最小化全局损失函数进行反向传播,迭代地调整生成器网络参数,最终使得优化后的生成器网络可以生成高质量的图像修复结果。

    基于多传感器的室内人体检测跟踪和身份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03615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610835988.2

    申请日:2016-09-20

    Abstract: 基于多传感器的室内人体检测跟踪和身份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完成人体的初步定位,将摄像头通过舵机移动到人体出现的范围,通过摄像头采集该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完成人体检测的相关计算并控制舵机趋使摄像头和移动平台跟踪人体。计算机通过采集到图像信息和后台信息进行匹配从而确定检测人的身份。主要用于检测室内环境下是否有人入侵和帮助室内移动服务机器人确定目标服务人。系统主要通过热释电传感器控制摄像头舵机云台使其转动到人体活动的范围,利用视觉信息检测和跟踪人体。检测到人体后用Adaboost和主要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身份识别。

    一种基于多频子带概率推理模型的图像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0921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07810.0

    申请日:2021-06-24

    Inventor: 王瑾 王琛 朱青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频子带概率推理模型的图像修复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频概率推理模型的双路径并行网络——推理网络和生成网络。我们的方法将真实图像送入推理网络,受损图像送入生成网络,分别在小波域中将图像分解为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然后通过编码器分别获得真实图像高低频子带的潜变量分布和缺失图像的高低频子带潜变量分布,再通过概率推理模型使得缺失图像的高低频子带潜变量分布接近于真实图像的高低频子带潜变量分布,最终使得修复完成的图像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图像,该方法的生成的图像结构更清晰,纹理更精细,修复后的图像更真实无明显边界。

    一种基于频带自适应修复模型的图像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09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707809.8

    申请日:2021-06-24

    Inventor: 王瑾 王琛 朱青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频带自适应修复模型的图像修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同时重建受损图像的合理结构和精细纹理的问题。本发明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基础上,以编码器‑解码器网络结构作为生成器的基线网络。为了从已知区域提取深层信息,通过离散小波变换(DWT)将受损图像特征分解为低频子带和高频子带,然后将多频子带通过卷积网络提取特征。最后通过小波逆变换实现对各个水平子带图像的重建,补全缺失区域信息生成图像。将低频信息与高频信息分开处理的思想,有利于针对性地处理图像的结构和纹理信息。本发明生成的图像结构更清晰,纹理更精细,修复后的图像更真实无明显边界。

    基于多传感器的室内人体检测跟踪和身份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03615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35988.2

    申请日:2016-09-20

    Abstract: 基于多传感器的室内人体检测跟踪和身份识别系统,该系统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完成人体的初步定位,将摄像头通过舵机移动到人体出现的范围,通过摄像头采集该范围内的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输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完成人体检测的相关计算并控制舵机趋使摄像头和移动平台跟踪人体。计算机通过采集到图像信息和后台信息进行匹配从而确定检测人的身份。主要用于检测室内环境下是否有人入侵和帮助室内移动服务机器人确定目标服务人。系统主要通过热释电传感器控制摄像头舵机云台使其转动到人体活动的范围,利用视觉信息检测和跟踪人体。检测到人体后用Adaboost和主要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身份识别。

    一种基于纹理结构感知的二段式图像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0191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81043.4

    申请日:2021-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纹理结构感知的二段式图像修复方法,用于解决图像修复的技术问题,具体包括两个阶段:图像结构生成阶段用于生成图像缺失区域的结构信息;图像内容生成阶段将获得的结构信息作为先验,结合受损图像的纹理和颜色信息来完成图像;每个阶段对应一个生成对抗网络,两个生成对抗网络结构相同;图像结构生成阶段将受损图像的灰度图、结构图和受损图像的掩膜三种图输入图像结构生成阶段训练完成的编码器中,经过九个残差块和解码器得到重构的结构图;图像内容生成阶段:将重构得到的结构图、受损图像以及受损图像的掩膜输入到图像内容生成阶段训练完成的编码器,依次经过九个残差块和解码器得到修复完成的图像。

    一种基于电流的滚珠丝杠副预紧力在线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56778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490353.9

    申请日:2018-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的滚珠丝杠副预紧力在线监测方法,滚珠丝杠副工作过程中由于滚道磨损导致其预紧力退化,预紧力退化致使滚珠丝杠副轴向刚度降低,影响滚珠丝杠副定位精度。为了方便快捷监测预紧力的退化过程,本发明通过在线监测滚珠丝杠副匀速空载工况下驱动电机的驱动电流,确定驱动电机驱动滚珠丝杠副匀速转动所需克服的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进而根据摩擦力矩与预紧力的关系计算滚珠丝杠副预紧力。该监测方法可以在不影响滚珠丝杠副正常工作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定期监测获得的匀速空载状态下的电机电流信号,准确便捷地评估滚珠丝杠副的磨损和预紧状态,预测预紧力退化趋势。

    一种自动拟合物品外形的柔性填充包装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944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423425.1

    申请日:2018-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拟合物品外形的柔性填充包装装置和方法,该装置的机械结构系统主要包括底座驱动部分、模具部分、物品支承部分和发泡剂气雾罐。驱动部分完成模具部分的开合运动,模具部分由一定数量的柔性杆件组成,这些柔性杆件相互贴合,不同位置柔性杆件碰触物体不同位置后形成与物体外形近似的型腔,待包装物品在模具部分合拢之前置于支撑台上,模具部分合拢之后撤去而物品不掉下,模具部分合拢之后,发泡剂从发泡剂气雾罐经管道从模具部分中某几个杆件单元中喷出,模具部分合拢后所形成的型腔相对密闭,发泡剂不溢出。本发明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包装材料,且包装表面附有“凸点”,增强了防震效果且包装美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