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0606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74452.7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排渣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盾构施工用排渣装置,包括盾构机主体,还包括:岩屑处理室,所述岩屑处理室固定安装在所述盾构机主体内,且所述岩屑处理室内活动安装有U型处理筒,所述U型处理筒上设有多个岩屑分离孔;岩屑分离机构,所述岩屑分离机构分别与所述岩屑处理室和U型处理筒相连接,其中,岩屑分离机构包括有驱动组件、方形活动架、破碎排料组件和晃动筛分组件;以及盾构上料组件,所述盾构上料组件分别与所述盾构机主体和隔板相连接,本发明隧道盾构施工用排渣装置,结构新颖,操作简单,以便于区分大小岩屑并进行针对性的运输,有利于后续对岩屑的回收和利用,为施工工作提供了便利,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060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1174452.7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排渣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盾构施工用排渣装置,包括盾构机主体,还包括:岩屑处理室,所述岩屑处理室固定安装在所述盾构机主体内,且所述岩屑处理室内活动安装有U型处理筒,所述U型处理筒上设有多个岩屑分离孔;岩屑分离机构,所述岩屑分离机构分别与所述岩屑处理室和U型处理筒相连接,其中,岩屑分离机构包括有驱动组件、方形活动架、破碎排料组件和晃动筛分组件;以及盾构上料组件,所述盾构上料组件分别与所述盾构机主体和隔板相连接,本发明隧道盾构施工用排渣装置,结构新颖,操作简单,以便于区分大小岩屑并进行针对性的运输,有利于后续对岩屑的回收和利用,为施工工作提供了便利,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675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76036.7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天正 , 李毅 , 曹伍富 , 张成满 , 赵静 , 朱厚喜 , 张瑜 , 廉瑞军 , 蒲豫园 , 李汉青 , 童松 , 林麟 , 许景昭 , 王连友 , 田行宇 , 李振东 , 郭银龙 , 周丹 , 李倩倩 , 伊建峰 , 赵猛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V10/77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支撑架设滞后违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通过目标检测算法从施工现场的监控图像中检测出安装托盘,并扩充得到钢支撑结构的可存在范围,再通过边缘检测算法进行边缘检测,可以将感兴趣区域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避免无用信息的干扰,提高识别速度和识别准确性;进而通过比较当前帧和历史帧的安装托盘检测结果和钢支撑结构检测结果,能够从时间维度和/或空间维度上自动判断钢支撑架设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识别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施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5318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60007.7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9/0607 ,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暗挖风道内设置大直径盾构接收和始发井的方法,其在大直径盾构到达前完成风道两侧小导洞开挖、小导洞内围护桩施工、风道拱部开挖与扣拱,并对盾构进出风道部位的两侧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提高土体自稳能力,然后施作盾构进、出洞部位的上部环梁,向下开挖盾构通过部位的土体,在盾构进、出洞部位利用洞内钻孔灌注桩作为支护结构,其余两侧采用格栅喷射混凝土支护型式,形成大盾构接收与始发井;土方开挖至井底后,施作底板、侧墙环梁及下部环梁结构,并在大直径盾构进出洞的周围环梁上架设钢支撑,钢支撑通过环梁支承在进、出洞部位的围护桩上,这样就具备了大直径盾构通过风道的条件,确保大盾构掘进不受车站风道施工的制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675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976036.7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天正 , 李毅 , 曹伍富 , 张成满 , 赵静 , 朱厚喜 , 张瑜 , 廉瑞军 , 蒲豫园 , 李汉青 , 童松 , 林麟 , 许景昭 , 王连友 , 田行宇 , 李振东 , 郭银龙 , 周丹 , 李倩倩 , 伊建峰 , 赵猛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V10/77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支撑架设滞后违规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通过目标检测算法从施工现场的监控图像中检测出安装托盘,并扩充得到钢支撑结构的可存在范围,再通过边缘检测算法进行边缘检测,可以将感兴趣区域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避免无用信息的干扰,提高识别速度和识别准确性;进而通过比较当前帧和历史帧的安装托盘检测结果和钢支撑结构检测结果,能够从时间维度和/或空间维度上自动判断钢支撑架设是否符合施工要求,识别及时准确,有助于提高施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2552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12070.0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可视化风险监控装置,包括移动室,所述移动室内开设有控制腔,所述移动室内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壁开设有球形口,所述球形口内壁设置有调控球,所述调控球内设置有调控柱,所述调控柱底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移动室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传动轴。本发明通过在移动室内设置有连接槽,并将驱动轮设置在调控柱上,将调控柱设置在调控球上根据轨道交通施工场所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得驱动轮能适合在地面和轨道上进行行驶,从而保证设备能实现自动化移动时拍摄,设置在设备上的可调摄像机能实现对轨道交通场所的全方面移动化监控,并及时反馈监控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1875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17023.5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建设期安全风险管控装置,包括基坑和埋设于基坑内的地铁管道,所述地铁管道的底部镶嵌有基座,所述地铁管道的内壁内设有防护腔,所述防护腔内设有第一环形板和第二环形板,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一环形板和两个安装腔内设有同一个导流组件,所述第二环形板和两个安装腔内设有同一个干燥组件。本发明通过管控机构、导流组件和干燥组件的相互配合,可对渗透的水进行回收处理和双重干燥处理,从而避免了地铁管道内部渗入水分,还可以进行双重的预警提醒,使得管道内的施工者可进行及时的进行预防和应急处理,从而完成了对轨道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075962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16963.2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应急管理站,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内顶部通过转动件连接有下侧板,所述下侧板顶部设置有上侧板,安装底座顶部设置有折叠顶盖,所述上侧板通过设置在两侧的调节连接件分别与下侧板和折叠顶盖连接。本发明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应急处理时,将折叠收纳的管理站快速进行组装,实现安装底座、下侧板、上侧板和折叠顶盖快速安装,同时利用支架组件将工作台抬起,和对侧板进行限位支撑,在进行工作时,通过安全认证模块实现认证操作计算机组,通过人机交互模块进行控制计算机组,并及时对接受到的信息输送到储存模块中,物联网处理模块能及时将数据传输到各部位进行应急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653188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10060007.7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暗挖风道内设置大直径盾构接收和始发井的方法,其在大直径盾构到达前完成风道两侧小导洞开挖、小导洞内围护桩施工、风道拱部开挖与扣拱,并对盾构进出风道部位的两侧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提高土体自稳能力,然后施作盾构进、出洞部位的上部环梁,向下开挖盾构通过部位的土体,在盾构进、出洞部位利用洞内钻孔灌注桩作为支护结构,其余两侧采用格栅喷射混凝土支护型式,形成大盾构接收与始发井;土方开挖至井底后,施作底板、侧墙环梁及下部环梁结构,并在大直径盾构进出洞的周围环梁上架设钢支撑,钢支撑通过环梁支承在进、出洞部位的围护桩上,这样就具备了大直径盾构通过风道的条件,确保大盾构掘进不受车站风道施工的制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055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67051.9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高新市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4B28/00 , C04B28/04 , C04B24/28 , C04B24/18 , B28C5/00 , B28B1/00 , B28B1/16 , B28B17/00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相变调温阻裂功能的相变混凝土,各组分的质量份数如下,水泥25‑45份、复合相变颗粒13‑20份、活性材料10‑20份、粗骨料12‑20份、细骨料20‑40份、减水剂1‑3份和水12‑20份。本发明采用上述成分的具有相变调温阻裂功能的相变混凝土及其浇筑成型方法,本发明中相变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交替使用,利用相变材料熔点较低的特性,高效吸收大体积混凝土中由于自热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得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相对一致,减少由于自热反应导致的内部孔洞、裂缝与变形,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