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设置可开闭的新型屏蔽门的通风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0968688Y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620119482.3

    申请日:2006-0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车站设置可开闭的新型屏蔽门的通风空调系统,它包括:排风井、新风井、活塞风井、第一排风道和第二排风道、新风道、活塞风道;在新风道内装有第七电动风阀、可电动开启的表冷器以及可逆转变频新风机,在新风道和第二排风道之间装有第八电动风阀,在新风机的一端装有第一电动阀门;在第一排风道内设有两台可逆变频排风机,在排风机的一端设有第二电动阀门;在第二排风道内装有一台可逆变频回风机,在第二排风道的末端装有第一电动风阀,第二排风道的进口处设有第六电动阀门;活塞风道进口处设有第二电动风阀。该通风空调系统在空调季节和非空调季节使用都能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既适合在北方使用,也适合在南方使用。

    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自然通风排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017511U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20029261.8

    申请日:2011-01-28

    Abstract: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区间隧道自然通风排烟系统,适用于站台设置全封闭屏蔽门和采用开式通风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工程,它包括车站、列车行车隧道,两站之间的列车行车隧道设有若干个通向地面的自然通风排烟竖井。所述的自然通风排烟竖井设置在列车行车隧道的中部。所述的自然通风排烟竖井与列车行车隧道的连接处设有储烟隔烟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列车行车隧道设有若干个通向地面的自然通风排烟竖井,使区间隧道能自然通风排烟,省去车站内隧道事故通风机、机房设施,并起到显著的节能效果;当列车在区间隧道内发生火情,则烟气可以通过两个相邻的竖井排出,乘客为双向疏散,利于列车人员安全撤离火情现场,同时也利于消防施救进行。

    设置屏蔽门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通风空调集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735220Y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200420092431.7

    申请日:2004-09-16

    Abstract: 一种设置屏蔽门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通风空调集成系统,其是在地下车站两端的站厅事故风道内均设置两台变频的小风机,一台为送风机,另一台为回排风机,在所述的送风机的前部设置有门式可开启的空调表冷器,所述的送风机与站台送风管道、站厅送风管连通,所述的回排风机与站台回排风管道、站厅回排风管连通;在送风机与回排风机之间连通的风道内设置有回风阀。利用两台变频的小风机和门式可开启的空调表冷器组成新的空调系统,向设置屏蔽门的地下车站公共区通风和输送冷风。同时还可满足地下车站区间火灾、列车区间事故和短时间的夜间通风时开启的需要。

    城市轨道交通风机并联式通风集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725769Y

    公开(公告)日:2005-09-14

    申请号:CN200420087755.1

    申请日:2004-08-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风机并联式通风集成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两端设置有送风道、排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风道内设置有两台送风机;所述的排风道内设置有两台排风机;两台送风机、排风机分别并联,再通过区间风阀、送风管、排风管与车站一端的区间隧道、公共区相连。其采用小型化设备,把车站每端所设的二台大型轴流风机改为四台小风机,使系统与设备之间匹配更加合理;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事故风机、风道的空间及通风系统的特点,使区间隧道和站厅、站台公共区通风系统集成在一起,节省通风系统机房面积、设备投资少、运营费用少、而且使运行管理更为简洁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