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视码内置的四象限硅光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632322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22336.5

    申请日:2016-09-13

    IPC分类号: G01C1/00 H01L31/042

    CPC分类号: Y02E10/50 G01C1/00 H01L31/042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监视码内置的四象限硅光电池,包括受光面和非受光面。受光面由位于四角的检测码、位于检测码中间的监测码、将各码道光电流信号引出的电极引线组成;背光面为各码道光电流的公用地线区域,并通过电极引线引出。太阳光线透过掩膜玻璃通光孔,入射到硅光电池受光面上。当太阳光线以不同矢量角入射时,各码道受照面积不同,输出不同幅值的光电流,并通过电极引线引出。通过采集各码道光电流,可用于太阳矢量双轴方位角检测和视场边界指示。该新型四象限硅光电池可用于构建双轴模拟式太阳敏感器,在满足双轴太阳矢量角检测的同时,更便于构建视场边界,算法灵活,应用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小型长寿命编码式太阳敏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34511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27448.5

    申请日:2013-04-12

    IPC分类号: G01C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小型长寿命编码式太阳敏感器,采用光机电一体化结构,采用小型化光学测量系统,采用以FPGA为核心的高集成度信号处理电路,采用挠性连接方式,通过标准串行通讯接口与星上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具体包括第一光学测量组件、第二光学测量组件,光学基准镜、安装板、模拟板、数字板、壳体、第一接插件、第二接插件、接地桩和后盖,两个光学测量组件正交安装在安装板上部,光学测量组件包括进行了小型化设计的柱面镜、码盘、集成光电池等,模拟板与数字板安装在壳体内部,该敏感器采用光机电一体化结构设计,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大大降低了产品重量,并且延长了产品寿命。

    一种温度稳定的星敏感器热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8272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291486.1

    申请日:2019-04-12

    IPC分类号: G01C21/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稳定的星敏感器热设计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温度高度稳定的星敏感器热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姿态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温度高度稳定的星敏感器热设计方法,实现了星敏感器本体较高的温度稳定度,在阳照区、阴影区,星敏感器本体温度均处于19℃~21℃温度范围内;本发明实现了星敏感器遮光罩组件与星敏感器本体结构的温度解耦,实现了遮光罩前段与后段约30℃的温差,还实现了遮光罩组件后段与星敏感器本体结构之间最少约15℃的温差,大大降低了星敏感器遮光罩组件对星敏感器本体的温度影响。

    一种用于双扫描红外地球敏感器的扫描镜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226019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56217.7

    申请日:2013-04-28

    IPC分类号: G01C21/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扫描红外地球敏感器的扫描镜组件,包括反射镜和基座,其中反射镜包括金属镜体和两个安装凸耳,金属镜体为非对称的V形结构,V形结构的两个V形面a、b为反射表面,V形面a顶端的形面c中心位置设置有对准刻线7、V形面b顶端的形面d中心位置设置有对准刻线11、两个安装凸耳6对称设置在金属镜体1上,且每个安装凸耳6上表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对准刻线12、13,金属镜体1V形结构中除形面a、b之外的其余形面表面均为黑色阳极氧化表面,金属镜体1上开有配重凹槽2,保证反射镜的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线9上,该扫描镜组件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反射率高、抗杂光干扰、耐空间辐照和惯性质量分布均匀。

    一种温度稳定的星敏感器热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827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291486.1

    申请日:2019-04-12

    IPC分类号: G01C21/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稳定的星敏感器热设计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温度高度稳定的星敏感器热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姿态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温度高度稳定的星敏感器热设计方法,实现了星敏感器本体较高的温度稳定度,在阳照区、阴影区,星敏感器本体温度均处于19℃~21℃温度范围内;本发明实现了星敏感器遮光罩组件与星敏感器本体结构的温度解耦,实现了遮光罩前段与后段约30℃的温差,还实现了遮光罩组件后段与星敏感器本体结构之间最少约15℃的温差,大大降低了星敏感器遮光罩组件对星敏感器本体的温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