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070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0309564.3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8/13 , B60L58/27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加热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其中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目标行车状态;其中,目标行车状态为长距离行车状态或短距离行车状态;根据与目标行车状态相对应的目标加热控制条件,对车辆的加热装置进行控制;其中,目标行车状态为长距离行车状态时所对应的目标加热控制条件,与目标行车状态为短距离行车状态时所对应的目标加热控制条件不同。本发明的方案在行车过程中可根据车辆的行驶距离情况进行行车加热的控制,准确控制加热时间,最大发挥行车加热效果,避免仅根据温度进行行车加热控制时,因加热时间较长导致能量浪费以及进而导致的续驶里程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5689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007006.3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在对动力电池充电时,根据用户设置的用户设定充电时长和以当前充电电流充电至用户设定电量所需要的计算充电时长,确定允许延长时长;根据允许延长时长,确定第一调节充电电流;控制以第一调节充电电流对所述动力电池充电。通过用户设定充电时长和以当前充电电流充电至用户设定电量所需要的计算充电时长,确定允许延长时长,并根据所述允许延长时长,确定对动力电池充电的第一调节充电电流。在确定第一调节充电电流时,综合温度补偿时间、充电桩补偿时间以及SOC影响等因素,使得根据用户设置的充电时间更加精确的实时调节充电速度,提升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73397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0472656.9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剩余时间计算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充电电池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剩余电量,以及为所述充电电池充电的充电桩的最大输出电流;根据所述当前温度、所述当前剩余电量以及所述最大输出电流,确定所述充电电池当前所处的充电阶段;根据预设与所述充电阶段相对应的计算方式,计算所述充电电池由所述当前剩余电量充电至电量充满时的充电剩余时间。本发明的方法可提高电动汽车的充电剩余时间精度,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62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110074466.6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行车过程中的当前环境温度;根据预设关系式,确定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比例;其中,所述预设关系式表示环境温度与电池容量衰减比例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比例,确定开启行车加热的目标电池容量;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剩余电池容量为所述目标电池容量时,开启行车加热。根据预设关系式,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得到不同的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比例,进一步可以根据衰减比例,得到开启行车加热时的目标电池容量。结合环境温度,动态调整行车加热的开启点,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出与环境温度对应的开启行车加热时的目标电池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552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35726.9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对电池开始充电时,控制热泵空调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所述热泵空调处于最高功率模式,在所述最高功率模式下,所述热泵空调采用最高功率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获取所述电池的起始SOC和起始电池温度;确定与所述电池的起始SOC和起始电池温度对应的目标SOC切换阈值;当所述电池的当前SOC达到所述起始SOC与所述目标SOC切换阈值的和时,控制所述热泵空调由所述最高功率模式切换至高效工作模式,在所述高效工作模式下,所述热泵空调采用非最高功率对所述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可以实现控制热泵空调由最高功率模式切换至高效工作模式,进而降低热泵空调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631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01927.6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3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B60L58/27 , B60L5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行车加热控制方法、装置、电池包及电动汽车,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车速;获取所述电池包的当前温度、所述电池包温度升高预设值的第一温升速率以及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获取车辆的目标行驶里程;根据所述车辆预设时间段内的平均车速、所述第一温升速率、所述电池包的荷电状态以及所述目标行驶里程,确定所述电池包加热装置入水口的目标温度;根据所述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电池包的温度。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电池的温升速率和行车动态时间及时调整对电池的加热,导致无法开始对电池进行加热的时间点,且无法确定对电池进行加热的功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475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447793.1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剩余充电时长的估算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周期性的获取动力电池的当前荷电状态SOC;根据当前存储的第一充电参数映射表,获取各SOC区间的充电电流,所述第一充电参数映射表包括SOC区间与充电电流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充电参数映射表为根据前一次充电过程更新的映射表;根据当前SOC、各SOC区间的充电电流和各SOC区间的限值,估算第一剩余充电时长。本申请的方案提高了对剩余充电时长的估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8299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0581505.7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8/27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在多个连续的第一周期的每个第一周期中,获取车辆第一次启动的第一时间;根据多个所述第一时间,确定多个所述第一时间的第一标准差;若所述第一标准差小于或等于标准差阈值,则根据多个所述第一时间的平均值与所述第一标准差,确定对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加热的目标启动时间并保存;在第二周期内,控制车辆按照保存的所述目标启动时间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其中,所述第二周期晚于所述第一周期。通过控制车辆在目标启动时间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可以提高动力电池的温度,减小动力电池的内阻,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82996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010582260.X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车辆在第一周期的出行信息,确定车辆在第二周期中行驶里程大于预设里程阈值的目标出行概率;其中第二周期晚于第一周期;在第二周期中,获取车辆当前的剩余电量;根据剩余电量及目标出行概率,确定对车辆的动力电池组进行加热的启动条件,不同的剩余电量及不同的目标出行概率对应的启动条件不同;在确定车辆满足启动条件时,控制车辆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加热。上述方法可以实现不同的剩余电量及不同的目标出行概率下,采用不同的启动条件来对行驶中的车辆的动力电池组进行加热,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提高动力电池组的温度,从而使动力电池组的温度可以保持在与出行情况较匹配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67862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074466.6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3 , H01M10/6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加热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行车过程中的当前环境温度;根据预设关系式,确定与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比例;其中,所述预设关系式表示环境温度与电池容量衰减比例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述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比例,确定开启行车加热的目标电池容量;在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剩余电池容量为所述目标电池容量时,开启行车加热。根据预设关系式,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得到不同的动力电池容量衰减比例,进一步可以根据衰减比例,得到开启行车加热时的目标电池容量。结合环境温度,动态调整行车加热的开启点,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出与环境温度对应的开启行车加热时的目标电池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