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移式切换支架总成、充电口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467068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110813788.8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平移式切换支架总成、充电口及车辆,其中切换支架总成包括:安装面板、滑动切换机构以及安装支架;其中,安装面板安装于安装支架的第一表面,且在安装面板上预先开设有一露出孔;滑动切换机构安装于安装支架内,并可在安装支架内沿平行于安装面板的第一方向滑动;滑动切换机构中沿第一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支架,当滑动切换机构滑动至一预设切换位置时,一个固定支架与露出孔对应。本申请通过安装支架提供安装基础,通过滑动切换机构与安装支架的滑动连接以及安装面板上设置露出孔,实现了安装于滑动切换机构上的多个可切换部件之间的切换,避免了同时露出多个可切换部件所带来的美观性、安全性等问题,且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功率模块的寿命评估方法、装置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29867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1911214135.7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模块的寿命评估方法、装置及汽车,寿命评估方法包括:根据被测车辆的整车属性及驾驶循环工况,确定在驾驶循环工况下被测车辆的功率模块所需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根据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及功率模块的电气参数,计算或测试功率模块的热功耗;根据热功耗及功率模块的热参数,计算功率模块的瞬态结温和瞬态壳温;根据瞬态结温和瞬态壳温,设定多个不同的温升区间,并采用雨流计数法统计在一个驾驶循环内温升在各个温升区间内出现的频次;根据频次及功率模块的寿命曲线,计算功率模块的寿命。本方案可基于仿真或试验获得的任意工况下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评估功率模块寿命,从而有效评估功率模块是否满足整车使用寿命要求。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上下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4670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0755915.3

    申请日:2021-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上下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电机控制器的上下电控制方法包括:在电机控制器处于下电过程中,监测点火硬线信号;若监测到点火硬线信号由断开状态切换为使能状态,则跳出下电过程,执行上电初始化过程。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点火硬线信号的监测,并在监测到点火硬线信号由断开状态切换为使能状态时,控制电机控制器跳出下电过程,执行上电初始化过程,使得电机控制器在下电过程中能够快速响应整车上电需求。

    一种车载充电机功能的测试平台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487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144473.0

    申请日:2020-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机功能的测试平台,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所述测试平台包括:输入端口,输入端口用于获取测试脚本,并将测试脚本的指令信息发送至处理模块,测试脚本包括多种用于测试车载充电机功能的预设指令信息;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用于对车载充电机的故障判断、确定车载充电机的测试项目、和,根据接收输入端口发送的指令信息,对车载充电机发送给定指令信息;测试模块,测试模块用于分析车载充电机反馈的信号和预设信号的差异,生成测试结果;其中,处理模块分别与输入端口和测试模块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测试平台可对车载充电机进行全自动测试;可实现多个测试项目的组合与批次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充电桩电路和充电桩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596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750116.7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桩电路和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电路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与市电接入接口连接,形成充电电路;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形成储能电路、充储电路或放电电路;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模块和储能模块通信连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充电桩电路包括充电模块储能模块,将电池储能、向电网放电、电动汽车充电集成一体,可以实现通过储能模块对充电模块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损耗进行补充,提高了充电效率。

    充电座切换机构和充电口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1352512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12896.3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座切换机构和充电口总成,所述充电座切换机构包括:固定支架;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且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动力连接;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安装于所述传动组件,且所述安装件设有用于安装直流充电座的第一安装位和用于安装交流充电座的第二安装位;其中,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安装件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安装位和所述第二安装位中的一个运动至与充电位置正对的位置。本发明的充电座切换机构,能够实现直流充电座和交流充电座的灵活切换,且在车辆的外侧仅可看到一个充电口,利于减小充电口的尺寸,利于提升车身整体的美感。

    充电控制方法、控制方法、车辆、充电桩以及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59865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551262.7

    申请日:2021-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控制方法、车辆、充电桩以及充电系统,所述充电控制方所述车辆具有充电口以及充电口盖,所述充电口盖可选择的敞开或关闭所述充电口,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所述出车辆的第一蓝牙模块开启,获取充电桩发送的拔枪信号;根据所述拔枪信号,控制车辆自检;自检完毕后,开启所述充电口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的充电控制方法,控制车辆的第一蓝牙模块与充电枪进行数据交互,并在完成自检后,可以控制充电口盖开启,以减少车辆充电过程中的冗余操作,提高充电便利性,提高使用体验。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338145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0115471.2

    申请日:2020-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该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和与所述动力电池通过车载充电机连接的交流慢充端口,该充电控制方法包括:识别交流慢充端口处的交流充放电枪头阻值;在所述交流充放电枪头阻值为预设阻值时,检测放电开关信号;在检测到所述放电开关信号为第一状态信息,向所述车载充电机发送直流车对车充电指令,所述动力电池能够为连接在所述交流慢充端口处的被充车辆充电。本发明的方案利用放电车辆的交流慢充端口实现直流车对车充电模式,提升充电效率。

    车辆的溜车控制方法、车辆的溜车控制装置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33707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23159.9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溜车控制方法、车辆的溜车控制装置和车辆,所述车辆的溜车控制方法包括:进入溜车控制模式,获取驱动电机的驻坡预设扭矩;根据驻坡预设扭矩控制驱动电机的实际工作扭矩;获取驱动电机的转速绝对值;如果所述转速绝对值大于第一转速阈值,则以0转速调节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实际工作扭矩,其中所述0转速调节是指:通过PI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转速趋于0并进行扭矩输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溜车控制方法,根据驻波预设扭矩控制驱动电机输出扭矩,以快速实现初步坡道驻车,降低驻车过程中的溜车距离,若在初步坡道驻车后未实现车辆驻车,则通过0转速调节以实现车辆驻车,以确保实现车辆驻车,并提高了驻车过程中的稳定性。

    一种同步整流装置以及无线充电系统的接收端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319375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031845.2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步整流装置以及无线充电系统的接收端模块,该同步整流装置包括:同步整流电路,包括功率场效应管,所述功率场效应管包括寄生的体二极管;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流采样电路和第一比较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流采样电路,输入端与所述功率场效应管连接,用于采集所述功率场效应管上的电流信号;所述第一比较器,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接收第一参考信号,输出端用于根据比较结果输出相应的信号以控制所述功率场效应管的通断。本发明通过采用硬件方式实现同步整流,也即不需要使用控制芯片,另外也不需要与外部控制电路进行无线通信,控制的实时性高。尤其适用于高压电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