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560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35333.3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T19/20 , G06Q10/0631 , G06Q10/20 , G06Q50/04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数字孪生技术领域,提供了数字孪生多态模型快速构建方法,包括:构建功能组件数字孪生模型,将功能组件数字孪生模型划分为实体功能组件和虚拟功能组件;筛选与物理空间中真实设备对应的功能组件,包括实体功能组件和虚拟功能组件;对功能组件进行层级挂载,获得数字孪生多态模型。本发明在离散制造车间数字孪生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具有切实的实际意义。所提出的数字孪生多态模型快速构建方法能够全面覆盖系统内的各类数字孪生模型,不仅丰富了模型类型,还显著提升了构建效率。同时,该方法极大地减少了模型的占用空间,提升了系统的整体运行性能。该方法主要应用于离散制造车间数字孪生系统的构建过程,确保了系统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7935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0229959.1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轻质合金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面设有环形凹槽的薄壁零件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加工模具包括:用于薄壁零件侧面内壁加工的铣加工模具和用于设有环形凹槽的薄壁端面加工的车加工模具;铣加工模具在薄壁零件的侧面设有周向环绕贴合侧面的护板;车加工模具设有对薄壁零件的中心环形端面外部压合的外部支撑结构和对薄壁零件的中心环形端面内部支撑的内部支撑结构,外部支撑结构、内部支撑结构用于加工环形凹槽时,薄壁零件保持稳定。加工模具解决了车加工刀具加工时第二端面的变形和震颤及铣加工时侧面震颤问题,实现对镁合金薄壁件侧壁和端面的高精度、稳定的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388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837232.2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柔性生产线的预装预调站,属于数字化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预装预调站定位精度低,容易导致零部件在后续加工中精度低、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床身、工作台和零点固定单元,工作台安装在床身上,并能够床身纵向移动;零点固定单元包括零点固定板、零点托板和零点固定机构,零点固定板安装在工作台上,零点托板用于安装零部件,并能跟零部件一起在柔性生产线中流转;零点固定机构设置在零点固定板上,用于将零点托板安装到零点固定板时对零点托板进行快速定位。本发明实现了零部件快速零点定位,从而提高了零部件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了零部件在后续加工中的精度,并保证了零部件质量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06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6197.0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推器转接件的快速检测工装及方法,属于机械测量技术领域,解决了飞行器起飞辅助件检测时间长、测量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一种助推器转接件的快速检测工装,检测工装包括:底座1、L板2、前挡板3、左挡板4、右挡板5;底座1包括一块矩形板11,在矩形板11上表面110的中心部位设有斜圆台12以及其上同轴设置的圆柱13,用于待测助推器转接件的套装支撑;斜圆台12和圆柱13的中心线Q与矩形板11的上表面110存在夹角β;L板2包括互为直角边的长板21和短板22。通过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效率至少75%,节省了检测时间,同时检测精度100%符合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5647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847544.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金属叠层非规则形状薄壁舱段加工工装,属于零件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非规则形状零件装夹不稳定、加工震颤大,影响加工精度的问题。一种复合材料‑金属叠层非规则形状薄壁舱段加工工装,包括调整组件、卡环、压紧架、拉杆、法兰盘;所述卡环一端固定且可活动连接在所述调整组件的一侧,另一端可拆卸或固定连接在所述调整组件的另一侧;所述压紧架设置在所述调整组件的一端,用于压紧固定一端的法兰盘;所述法兰盘至少为2个,所述法兰盘的下端能够支撑于所述调整组件的一端上方;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穿设在所述调整组件两端的所述法兰盘的轴向通孔内。实现了叠层非规则形状薄壁舱段的稳定装夹,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4105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735540.5
申请日:2022-12-31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卓宝(北京)智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IPC: B23Q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脆性材料结构件的调姿系统,包括分散于系统两侧对称设置的三自由度装夹装置、设置于系统两侧三自由度装夹装置中间区域的单自由度装夹装置及分散于系统两侧用于结构件上部支撑的辅助支撑装置;单自由度装夹装置、辅助支撑装置在装夹固定结构件一侧设有自适应装夹单元,与三自由度装夹装置内自适应装夹单元构成结构件固定区域;本发明通过在待加工件两侧设置三自由度装夹装置,除了增强稳定性外,在调姿变化时有助于均衡施力,避免产生额外旋转力矩,提高调姿精确度;同时采用在装夹面中心自适应和可在坐标系内各坐标轴方向平移和旋转的夹具实现了精准高效地调姿。
-
公开(公告)号:CN11066655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39947.1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三轴机床的小加工空间内腔特征加工方法,将小型弯头的长边装夹在三轴机床的主轴上,使零件设备安装面与弯头短边垂直,将弯头短边通过卡套与专用刀柄工装中的刀杆后部连接,使得刀盘在小空间加工到靠近零件内壁的特征面。在进行设备安装螺纹孔的加工时,将上述打孔工装与零件进行定位,先使用底孔钻套在零件上加工底孔,然后更换为攻丝钻套,进行后续的攻螺纹加工。本发明能够实现小加工空间内部设备安装面的加工,避免加工干涉,保证精度;能够解决内部小空间螺纹孔的加工,保证精度的同时,操作方便,降低机床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658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37224.8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数字化生产线的转运系统,属于数字化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数字化生产线由于工件在搬运流转时定位精度不高,容易导致工件后续加工精度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纵向移动单元、横向移动单元、竖向移动单元、抓取单元、预装单元和装载定位单元,横向移动单元安装在纵向移动单元上,竖向移动单元安装在横向移动单元上,抓取单元安装在竖向移动单元上,抓取单元用于取放工件;装载定位单元安装在预装单元上,工件通过装载定位单元安装到预装单元上,并同时对工件进行定位调整。本发明提高了工件后续不同机床之间流转加工的精度,并保证了工件加工精度稳定,从而提高了工件的加工质量以及质量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801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28149.X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切削仿真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防护复合材料加工仿真的建模方法。获取不同功能结构热防护复合材料三层结构各层的区域信息,分别对几何模型的三层结构每一层进行单独建模,再通过共节点结合,实现同种材料采用多种判据混合的特征以及同一部件不同属性的赋予方式,从而准确地建立不同功能结构热防护复合材料的仿真模型。本发明的方法能准确建立不同功能结构热防护结构复合材料的仿真模型,可有效模拟热防护复合材料在切削加载条件下的切削行为,为工程设计和材料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仿真分析依据。该方法结合了Abaqus软件的强大计算能力和热防护复合材料的复杂特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01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97694.1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IPC: C10M173/02 , C10N40/22 , C10N40/20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金属加工切削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切削液环境友好性能、多金属通用性以及除锈性能不能兼具的问题。所述切削液,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甘油聚氧乙烯醚1wt%~20wt%,改性硼酸粉末0.5~5wt%,羟基硅酸镁0.1~2wt%,余量为水;其中改性硼酸粉末的制备是将硼酸粉末、无水乙醇、椰油酸二乙醇酰胺和去离子水混合,并在40‑50℃的温度下混合搅拌6‑10h,最后经过‑40℃真空冷冻、干燥后制得。所得切削液实现了长久且稳定的防锈、抗磨和润滑效果,能够应用于多种金属材料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