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15217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90292.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F16B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铆钉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铆钉包括:钉头;钉杆,所述钉杆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钉头相连,所述钉杆沿长度方向的至少部分形成为膨胀变形部,所述膨胀变形部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增强凸部,所述钉杆与所述钉头一体成型。根据本发明的铆钉,通过在钉杆的的膨胀变形部设置增强凸部,一方面可以增加钉杆表面的粗糙度和钉杆表面积,从而增大铆接完成后的钉杆与被铆接件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由于铆钉在铆接时受到外力挤压,会导致钉杆表面的增强凸部则可以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嵌入被铆接件,由此,可以防止铆钉脱离被铆接件,从而增强铆钉和被铆接件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两个被铆接件的连接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6513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784771.4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29C70/08 , B29C70/22 , B32B9/00 , B32B9/04 , B32B17/02 , B32B33/00 , B32B3/04 , B32B3/08 , B29K223/00 , B29K277/00 , B29K307/04 , B29K309/08 , B29K3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连续纤维在带翻边隔板中的铺层方法和带翻边隔板,所述方法包括:在带翻边隔板本体层的至少部分表面铺设增强层,所述带翻边隔板本体层中铺设有第一纤维,所述增强层中铺设有第二纤维,所述增强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带翻边隔板本体层的厚度,所述第二纤维的模量大于所述第一纤维的模量。本发明通过在铺设有相对中低模量纤维的隔板本体层的表面铺设相对高模量纤维的增强层,形成了具有模量差的多元混杂对称包覆交叉骨架结构,使带翻边隔板能在承受循环载荷时减小或避免自身反复变形导致的表面微裂纹产生与扩展,从而在不改变主体铺层的情况下,解决了平衡铺层结构整体不对称及纤维树脂耦合效应导致的整体翘曲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63036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710744904.9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失效模式信息输出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查看复合材料失效模式结果的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该方法包括:接收复合材料失效模式信息的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中指示了目标单元以及目标时间;根据所述获取请求从所述复合材料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中提取所述目标单元的各结构层在所述目标时间的失效模式信息;输出提取出的所述目标单元的各结构层在所述目标时间的失效模式信息。该方法提高了复合材料失效模式结果的查看效率,且降低了用户查看操作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42307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81071.9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前围板加强板和车辆,该前围板加强板用于安装到前围板(2)朝向前地板(1)延伸的连接部(3)上,所述前围板加强板(4)一体成型且包括加强主板(41),该加强主板(41)的外轮廓与所述连接部(3)同形。通过将前围板加强板一体成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前围板加强板由几部分组合而成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提高驾驶员的脚部安全,增大了脚部支承力,提升驾驶体验和行车安全,并且使得受力较为均匀,方便成型。
-
公开(公告)号:CN106346845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710229.3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中通道加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车辆,该中通道加强板包括顶板(1)和第一侧壁(2)和第二侧壁(3),所述中通道加强板含有层状碳纤维骨架和固化在所述层状碳纤维骨架上的热固性树脂,所述层状碳纤维骨架包括至少一层的第一层状碳纤维(4)和至少一层的第二层状碳纤维(5),第一层状碳纤维(4)的部分与第二层状碳纤维(5)的部分在所述顶板(1)中具有交叉铺叠区。本公开的中通道加强板取代了传统的钢材料,可大幅减重达50%以上,同时强度高,耐腐蚀,且具有较好的耐疲劳性能,可设计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800756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021008.X
申请日:2017-01-11
Applicant: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8L67/04 , C08L67/02 , C08L3/02 , C08L97/02 , C08L71/02 , C08K5/1539 , C08K5/10 , C08K5/098 , C08K5/54 , C08K5/09 , B60R13/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车辆内饰及车辆,该材料包括基料、淀粉基塑料和竹纤维,所述基料包括聚乳酸和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以100重量份的所述聚乳酸为基准,所述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的含量为10‑150重量份,所述淀粉基塑料的含量为10‑100重量份,所述竹纤维的含量为10‑100重量份。本公开提供的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耐冲击性能和耐热性,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领域以及家居、玩具等。
-
公开(公告)号:CN11378290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0871018.9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71 , H01M50/282 , H01M50/242 , H01M10/613 , H01M10/635 , H01M10/655 , H01M10/6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池壳及其制造方法,电池壳包括:电池壳体和电池壳盖,电池壳体形成有开口向上的容纳腔,电池在容纳腔内;电池壳盖上形成有切割口和切割块,当高于预设温度时,切割块打开切割口,当低于预设温度时,切割块封闭切割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壳,电池壳轻质高强、易成型、阻燃隔热且减震降噪,在轻量化的同时,还可实现智能控温,能够进一步简化热管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474545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474232.7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端模块的制造方法及汽车前端模块,制造方法包括:模压模具,模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共同限定有主体腔、支架腔、连接件腔,连接件腔的一端连通支架腔且另一端连通主体腔,主体腔和支架腔具有相同的拔模方向,制造方法包括:将模压材料放入下模内,上模和下模合模,以使主体腔模压成型出主体部,支架腔模压成型出支架部,连接件腔形成连接件;折弯连接件,使支架部翻转并抵接在主体部的周向侧面上。本发明通过设置模压工艺模压出汽车前端模块降低了模具成本;本发明通过设置主体腔、支架腔及连接件腔连通使支架部与主体部一体成型缩短了制造周期,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7670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35292.7
申请日:2021-03-03
Applicant: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32B3/12 , B32B3/24 , B32B5/18 , B32B27/20 , B32B27/06 , B32B33/00 , B32B37/14 , B32B37/06 , B32B37/10 , B62D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蜂窝板及其制造方法、车身板和车辆。蜂窝板包括:多个蜂窝芯,多个所述蜂窝芯间隔开,所述蜂窝芯具有多个蜂窝孔;过渡层,相邻的两个所述蜂窝芯之间设有所述过渡层;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所述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分别设在所述多个蜂窝芯的厚度方向的两侧,第一增强层和第二增强层中的至少一个为玻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件。根据本发明的蜂窝板,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抗冲击性能。并且过渡层与对应的蜂窝芯之间可以形成多个消音空腔,消音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28035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56607.4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67/06 , B62D25/06 , C08K2201/004 , C08L23/06 , C08K13/04 , C08K7/06 , C08K7/28 , C08K7/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碳纤维-片状模塑料预压片材的制备方法、预压片材、车顶盖的成型方法和车顶盖,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纤维材料分散于位于承载膜上的树脂糊中,然后用涂覆有树脂糊的薄膜覆盖,得到树脂糊-纤维材料-树脂糊层;其中,所述纤维材料包括碳纤维,包括或不包括玻璃纤维;所述碳纤维的长度为12-50毫米,所述玻璃纤维的长度为12-50毫米,所述纤维材料与所述树脂糊的重量比为1:(1-2);将所述树脂糊-纤维材料-树脂糊层依次进行碾压排空气处理和静置处理,使树脂糊稠化到可成型的粘度,得到碳纤维-片状模塑料预压片材。本公开提供的碳纤维-片状模塑料预压片材应用于车顶盖的成型中,所制备的车顶盖重量轻,强度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