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轴泵性能参数解耦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64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83611.9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轴泵系统性能参数解耦的试验方法,所述共轴泵系统包括泵A和泵B,该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试验工况矩阵K,所述试验工况矩阵K的维度为n×m,n为泵A的流量工况数量;m为泵B的流量工况数量;试验工况矩阵K的元素表示泵A与泵B的流量工况组合;遍历试验工况矩阵K中泵A与泵B的流量工况组合,对共轴泵系统进行水力试验,得到试验工况矩阵K下泵A的扬程HA、泵B的扬程HB、共轴泵系统的总功率程矩阵程矩阵Pn×HHmAB;AB;;根据试验工况矩阵根据试验工况矩阵将共轴泵系统的总功率KK下泵下泵PABn的扬程×的扬程m解耦计算HHAB,,计算泵计算泵,得到泵AB独立扬独立扬A独立功率矩阵PA和泵B独立功率矩阵PB。

    一种提高增材制造复杂构件内表面质量的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657176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94477.6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一种提高增材制造复杂构件内表面质量的工具,属于增材制造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所述一种提高增材制造复杂构件内表面质量的工具主要包括壳体、开关、转换器、电池、电机、风叶、传动轴、传动齿轮、转动软轴、金属软挫条,所述转换器的下端与开关相连,上端通过电源线与电池和电机相连,所述的电机的一侧连接风叶,所述的传动轴前端与传动齿轮相吻合,所述的传动齿轮与转动软轴相啮合,所述转动软轴前端设置若干个金属软挫条,用于打磨构件内部表面。所述一种提高增材制造复杂构件内表面质量的工具能够有效的打磨增材制造构件内部表面,降低构件内部表面粗糙度,提高构件质量,推动增材制造成形技术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进程。

    一种高速低磨损高可靠流体动压型干气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605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83917.9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低磨损高可靠流体动压型干气密封结构,包括:涡轮泵壳体、静环、动环、垫片、主轴、密封垫、外六角螺钉、阻尼带、密封壳体、焊接波纹管、安装环和轴套;动环通过轴套的定位安装在主轴上;动环与轴套之间设置有垫片;静环右侧与焊接波纹管通过焊缝连接;焊接波纹管与密封壳体之间通过安装环焊接连接;密封壳体通过外六角螺钉固定在涡轮泵壳体上;密封壳体与涡轮泵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阻尼带外侧凸耳与密封壳体接触压缩,内侧通过凸耳压缩提供的抱紧力与焊接波纹管紧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升产品工作寿命及可靠性,解决传统干气密封长时间工作磨损量大、工作发热量大、抗扰动能力弱、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

    一种液力涡轮与泵共用混合蜗壳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7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83612.3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力涡轮与泵共用混合蜗壳,该蜗壳包括第一蜗壳与第二蜗壳,第一蜗壳与第二蜗壳共轴,旋向相同,第二蜗壳的基圆小于第一蜗壳基圆,第二蜗壳被包围在第一蜗壳形成的螺旋空间内,第一蜗壳与第二蜗壳出口扩散段相交,第一蜗壳用于泵,第二蜗壳用于液力涡轮,或者第一蜗壳用于液力涡轮,第二蜗壳用于泵。本发明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液力涡轮与泵共用混合蜗壳的设计方法,相比于不采用混合蜗壳的设计,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液力涡轮与泵出口介质掺混的流动损失,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

    一种有效去除增材制造构件内部支撑结构的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67134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99073.6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一种有效去除增材制造构件内部支撑结构的工具,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手柄部、杆身部及工作部;手柄部固装在杆身部底端,工作部固设在杆身部顶端,杆身部为直线形,工作部为弧形;工作部的弧度与增材制造构件内部流道的弧度相匹配,增材制造构件内部流道中的支撑结构通过工作部去除;工作部的弯杆表面设有齿锯结构;工作部的弯杆最前端设有铲刀结构;杆身部与工作部及其上齿锯结构和铲刃结构采用淬火金属材料一体加工成型结构;齿锯结构用于去除支撑结构;铲刀结构用于去除根部残留;齿锯结构的锯齿为尖锥形;铲刀结构为扁平刀刃状。本发明能够有效去除增材制造构件内部的支撑结构,改善构件内部流道表面质量,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发展与应用。

    一种低温液氢液氧泵迷宫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64073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467625.3

    申请日:2015-08-03

    Abstract: 该技术属于密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液氢液氧泵迷宫密封装置。包括基准平台1、支座固定座2、平台连接板3、立柱4、定位座5,其中1为一个由四个正方形平板组成的更大的正方形平板,四个正方形平板通过四个平台连接板3连接,而支座固定座2、平台连接板3、立柱4均通过若干定位销与螺栓固定在基准平台1之上,定位座5安装在立柱4上,支座固定座2与定位座5共同实现对空间桁架的固定。

    一种提高增材制造复杂构件内表面质量的工具

    公开(公告)号:CN220311765U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21278877.8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一种提高增材制造复杂构件内表面质量的工具,属于增材制造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所述一种提高增材制造复杂构件内表面质量的工具主要包括壳体、开关、转换器、电池、电机、风叶、传动轴、传动齿轮、转动软轴、金属软挫条,所述转换器的下端与开关相连,上端通过电源线与电池和电机相连,所述的电机的一侧连接风叶,所述的传动轴前端与传动齿轮相吻合,所述的传动齿轮与转动软轴相啮合,所述转动软轴前端设置若干个金属软挫条,用于打磨构件内部表面。所述一种提高增材制造复杂构件内表面质量的工具能够有效的打磨增材制造构件内部表面,降低构件内部表面粗糙度,提高构件质量,推动增材制造成形技术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进程。

    一种有效去除增材制造构件内部支撑结构的工具

    公开(公告)号:CN220073277U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21288891.6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一种有效去除增材制造构件内部支撑结构的工具,属于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手柄部、杆身部及工作部;手柄部固装在杆身部底端,工作部固设在杆身部顶端,杆身部为直线形,工作部为弧形;工作部的弧度与增材制造构件内部流道的弧度相匹配,增材制造构件内部流道中的支撑结构通过工作部去除;工作部的弯杆表面设有齿锯结构;工作部的弯杆最前端设有铲刀结构;杆身部与工作部及其上齿锯结构和铲刃结构采用淬火金属材料一体加工成型结构;齿锯结构用于去除支撑结构;铲刀结构用于去除根部残留;齿锯结构的锯齿为尖锥形;铲刀结构为扁平刀刃状。本方案能够有效去除增材制造构件内部的支撑结构,改善构件内部流道表面质量,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发展与应用。

    一种低温液氢液氧泵迷宫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001247U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20574540.0

    申请日:2015-08-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液氢液氧泵迷宫密封装置,包括壳体、过渡部分、摩擦环,其中壳体与摩擦环之间配合形式为直接配合,而过渡部分为通过电子束焊接或钎焊将壳体与摩擦环的材质融合而成,摩擦环为圆环型,其内侧为迷宫形式的密封,即多个沿圆环内侧的锯齿型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易加工,能够安全可靠的应用到液氧泵中。此外,本实用新型装置同样适用于高转速氢泵中,安全性和可靠性高,可以满足发动机多次启动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