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90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84316.9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换热芯体、进口集合器组件、出口集合器组件和燃气壳体;其中,燃气壳体为轴向竖直放置的筒状结构;换热芯体为长方体结构;换热芯体设置在燃气壳体内腔的中心位置;进口集合器组件设置在燃气壳体的顶端侧壁处;进口集合器组件伸入燃气壳体的内腔中与换热芯体连通;出口集合器组件设置在燃气壳体的底端侧壁处;出口集合器组件伸入燃气壳体的内腔中与换热芯体连通;换热芯体外壁与燃气壳体内壁之间围成燃气流动腔;本发明避免了出现应力集中问题,还有较高的表面积‑体积比,结构内部流道连通性好,换热效率高等诸多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372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831570.5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双机共用阀门组,包括阀组座、功能多通座、连接杆、旋入式接管嘴、内设导管、电磁阀;阀门固定在阀组座上,阀组座上设置有气源流道,气源流道设置螺纹孔,用以拧入旋入式接管嘴,旋入式接管嘴通过内设导管与电磁阀入口进行连接;功能性多通座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杆固连在阀组座上;功能性多通座主截面为T型,下端面设置入口接管嘴,用于与电磁阀出口连接,上部左右两侧端面对称设置出口接管嘴,分别连接相应侧发动机的执行结构。本发明解决现有单机组装双机过程中共用阀组转换问题,快捷可靠,避免单双机阀组位置不统一,导管不共用的问题;有利于简化控制系统且便于发动机状态控制,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发动机的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684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31880.8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28F9/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螺旋管的固定装置,该换热器螺旋管的固定装置由若干个卡板组合而成;其中,卡板分为两类:单侧卡板和双侧卡板;单侧卡板为长边一侧设置有梳子齿结构的卡板,双侧卡板为长边两侧均设置有梳子齿结构的卡板。本发明所示装置,可以通过卡板的不同组合形式,满足不同层数布局的螺旋管的固定需求,安装灵活,保护振动环境下螺旋管不被划伤破坏,确保换热器的结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9944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0625778.6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光学点火诊断装置,包括:光学传感器(2)、光纤(3)和燃烧分析仪(4),所述光学传感器(2)用于采集点火器内火焰的光学信号,通过所述光纤(3)传输至燃烧分析仪(4),所述燃烧分析仪(4)根据光学信号,采用点火判断算法对点火状态进行判断。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该装置进行液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诊断的方法。本发明装置及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可重复使用,可对点火过程进行量化分析的优点,有效提升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67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809155.5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韩长霖 , 潘亮 , 孔维鹏 , 田原 , 王晓丽 , 刘倩 , 刘红珍 , 张晋博 , 张亚 , 郭洪坤 , 杨婷 , 宫绍天 , 杨进慧 , 王希杰 , 吴有亮 , 李泳江 , 郑大勇 , 金志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燃烧装置耐高温先进喷注器,包括加厚一底、均流二底、外喷嘴和内喷嘴;均流二底包括燃气喷管和二底结构,二底结构一侧以燃气喷管为中心开设至少一圈喷嘴单元安装孔,推进剂组分I流入喷嘴单元安装孔,自内喷嘴流体入口进入内喷嘴;均流二底的侧壁上排列若干圈均流孔,使均流二底与燃气发生器的集合器连通,集合器中的推进剂组分II自均流孔流入均流二底的容腔内,自外喷嘴流体入口进入外喷嘴,推进剂组分I和推进剂组分II在喷嘴单元的缩进燃烧区进行一次掺混燃烧;加厚一底为套筒结构,轴向开设容纳燃气喷管和喷嘴单元的燃气喷管安装孔和喷嘴单元安装孔,将每个喷嘴单元分隔成独立的燃烧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74073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711200317.X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耐高压抗冲击的离心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喷嘴壳体(1)和密封结构(2);所述离心喷嘴壳体(1)为阶梯状柱体,离心喷嘴壳体小的部分作为翻边(4);密封结构(2)安装在离心喷嘴壳体(1)的通孔内靠近翻边(4)的一端,用于密封离心喷嘴壳体(1)的一端;翻边(4)向离心喷嘴壳体(1)的通孔方向弯折后用于密封结构(2)安装后的紧固。(1)内设有阶梯状通孔,离心喷嘴壳体(1)外径较
-
公开(公告)号:CN11441266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111592464.2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降低点火冲击的推力室头部结构,包括一底、二底、三底、点火管、氧化剂喷嘴、燃料喷嘴,一底、二底之间构成燃料腔,二底、三底之间构成氧化剂腔,三底中间位置设置有氧化剂入口,点火管设置于氧化剂腔内,点火管一端与三底连接,点火管另一端与二底连接且同时连通一底下方燃烧室,氧化剂喷嘴一端与二底连接,氧化剂喷嘴另一端与燃料喷嘴连接,连通氧化剂腔及一底下方燃烧室,燃料喷嘴设置于燃料腔内,连通燃料腔与一底下方燃烧室,通过推力室头腔结构以及点火管的合理布置,能够降低推力室点火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448338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642676.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9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一体化喷管延伸段,包括喷管基体、进口集合器盖、出口集合器盖和底座,喷管基体、进口集合器盖、出口集合器盖、底座分别通过3D打印成型。喷管基体采用一体化设计打印成型,喷管基体、进口集合器盖、出口集合器盖、底座通过焊接连接。本发明内外壁及部分进、出口集合器采用一体化成型,省去内外壁扩散焊工艺及部分零件间的焊接过程,简化传统铣槽式再生冷却喷管延伸段生产流程,大幅减少零件个数和焊缝数目,提高了结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04166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811109913.1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95
Abstract: 一种宽工况液氢液氧火炬式电点火装置,包括:点火室、氧喷嘴、氢腔外壳、火花塞;氢腔外壳为壳体,壳体壁开有液氢进口;氧喷嘴开有n个轴线相交于一点使液氧撞击雾化的通孔;点火室上端开有液氧进口,下端套有氢腔外壳,点火室下端的外壁和氢腔外壳之间的空腔作为液氢腔;点火室的内部安装有氧喷嘴,将点火室的内部分隔为液氧腔和第二内腔,氧喷嘴的下端面朝向第二内腔;第二内腔的内壁上开有多排通孔;点火室的下端面连接下级预燃室或推力室的头部;火花塞插入点火室的第二内腔。本发明可拆卸、适应性强、方便电点火室与火花塞故障检测与维修,节省生产周期和研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4200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269805.7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复合冷却的长寿命推力室,属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热防护领域。头部组件和身部组件通过对接焊缝和连接环进行连接。身部组件主要采用再生冷却方式进行热防护。头部组件包括顶盖、中底、一底、氧化剂主喷嘴、燃料主喷嘴、氧化剂边区喷嘴和燃料边区喷嘴。顶盖和中底之间为氧化剂腔,中底和一底之间为燃料腔。大部分冷却剂进入燃料腔中,另有1%~3%的冷却剂经过头部组件与身部组件对接处的气膜冷却结构对推力室内壁进行膜冷却。本发明以再生冷却为主,边区冷却和气膜冷却等多种冷却方式为辅,同时设置厚度变化的镀镍层,形成复合冷却结构,可在内壁表面建立贴壁流动的低温隔热气膜,并在近壁的边缘区域形成低混合比近壁层,提高推力室寿命和重复使用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