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3826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97189.0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钢卷取工艺,包括:通过带有冷却组件的卷取设备对轧制得到的带钢进行卷取,在所述带钢卷取至距尾部设定距离时,控制所述冷却组件停止冷却;卷取完成得到钢卷。对所述钢卷进行卸卷,在所述钢卷运出所述卷取设备后,控制所述冷却组件重新开启。通过适当的调整冷却组件的开启和关闭的时间,防止卷取设备与冷却水接触,同时防止卸卷过程中冷却水持续流到卷取机内高温的带钢表面导致的卷取机内持续产生大量雾气的技术问题,实现减少卷取过程中钢卷周围的雾气的效果,提高对带钢的有效监控,减少雾气对带钢的尾部定位的影响,确保轧线生产的连续性和卷取生产的稳定性生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693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80025.8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连轧机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连轧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在连轧机轧制钢材的过程中,通过激光测速仪检测钢材的速度,得到第一速度数据;获取连轧机对应的第一前滑模型;基于第一速度数据,对第一前滑模型进行模型修正,得到第二前滑模型;将钢材的参数输入至第二前滑模型,得到第二前滑模型输出的前滑系数;根据前滑系数,调整连轧机轧制钢材的速度。本申请保证了连轧机轧制钢材的速度准确性,减小了连轧机轧制钢材的误差,保证了连轧机轧制钢材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03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772498.3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钢轧制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目标板坯的钢种标志位;目标板坯为被轧制的主轧材;根据钢种标志位确定工作辊冷却策略;工作辊冷却策略用于根据已轧制的板坯数量确定工作辊的冷却水量;工作辊为新更换的工作辊;在目标板坯的轧制过程中,根据工作辊冷却策略控制冷却水量;如此,由于新更换的工作辊在轧制初期会随着轧制板坯的数量增加而不断升温,导致工作辊辊身及内外热量分布不均;本申请的工作辊冷却策略参考已轧制的板坯数量来确定工作辊的冷却水量,可以根据工作辊的运行情况实时调节冷却水量,无需针对钢种设计对应的辊形即能改善轧辊热平衡,实现轧辊热平衡的稳定控制,提高带钢横向厚度差稳定性及同板差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8319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38679.3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善带钢头部起套的方法及热轧生产线,涉及热轧轧制技术领域,包括将层流辊道的第五组辊道的超前率设为32%‑34%,本方法针对于薄规格带钢起套主要发生在层流辊道的1‑5组辊道的现象,与现有技术中的层流辊道的超前率设定相比,既使得带载前层流辊道上的带钢运行速度更加平稳,同时可以改善带钢起套的现象,减少带钢的受阻起套。
-
公开(公告)号:CN11732440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08630.3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轧卷取缺陷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带钢运行过程中,获取夹送辊辊缝曲线;在监测到所述夹送辊从位置控制模式切换至压力控制模式时,开始获取所述夹送辊辊缝变化量;基于所述辊缝变化量,确认所述夹送辊辊缝是否存在异常;若存在异常,则输出所述异常状态下对应的夹送辊辊缝曲线,并进行报警提示。该方法解决了带钢进入卷取夹送辊监控盲区时,发生异物压入缺陷造成下工序断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81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66545.9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改善中温取向硅钢热轧卷边裂的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得到具有设定化学成分的板坯;将所述板坯进行加热,后进行高压水除鳞;将高压水除鳞后的所述板坯进行粗轧,得到中间坯;将所述中间坯进行精轧,得到半成品热轧卷;将所述半成品热轧卷进行层流冷却,后卷取,得到热轧卷。该方法基于中温取向硅钢的钢种成分体系特点,在现有热轧工艺基础上,通过优化加热炉各段在炉时间、粗轧立辊减宽量、精轧立辊压下等核心控制点,实现了批量稳定的生产热轧中温取向硅钢,边裂控制在3mm以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