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3258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810698716.1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信息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前后端分离的水电站群优化调度系统及方法。方法有水电站群的生成:首先生成机组对象;然后生成电站对象,机组对象作为电站对象的一个属性保存电站对象中;最后根据电站拓扑结构生成有向无环图,组成水电站群对象;后端专注于服务层,进行数据的传递;前端专注于UI层,进行前端页面的控制、渲染逻辑和系统交互。本发明提取出公共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接口,新的模型算法只需在此基础上扩展即可,极大地增强了程序的灵活性;本发明实现了前后端分离,结构清晰、扩展方便,具有简单性、可伸缩性和松耦合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93258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698716.1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信息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前后端分离的水电站群优化调度系统及方法。方法有水电站群的生成:首先生成机组对象;然后生成电站对象,机组对象作为电站对象的一个属性保存电站对象中;最后根据电站拓扑结构生成有向无环图,组成水电站群对象;后端专注于服务层,进行数据的传递;前端专注于UI层,进行前端页面的控制、渲染逻辑和系统交互。本发明提取出公共方法设计了相应的接口,新的模型算法只需在此基础上扩展即可,极大地增强了程序的灵活性;本发明实现了前后端分离,结构清晰、扩展方便,具有简单性、可伸缩性和松耦合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94463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04856.8
申请日:2017-12-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段耦合嵌套的水电站群发电优化调度方法,根据历史径流数据,以年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对长期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水电站群起始时刻后n个时段的初、末水位;将第1时段的末水位作为中期优化调度模型的末水位边界,在中期优化调度模型满足水量平衡约束时,进行中期优化调度计算,将中期优化调度模型的末水位作为下一轮长期调度模型的初、末水位进行边界条件设置,将下一轮长期调度模型的起始时刻后移1个时段;若不满足水量平衡约束,则将当前实际来水流量代入水量平衡约束计算第1时段末的最高末水位,并作为中期优化调度模型的末水位进行边界条件设置。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55959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598377.7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周建中 , 刘懿 , 黄牧涛 , 莫莉 , 黎育红 , 郭俊 , 邹强 , 赵越 , 严冬 , 张睿 , 毕胜 , 张华杰 , 王学敏 , 王超 , 欧阳硕 , 孟长青 , 朱双 , 闫宝伟 , 赵娜 , 曾小凡 , 陈璐 , 孙怀卫 , 王鹏程 , 李纯龙 , 卢鹏 , 廖想 , 吉鹏 , 袁柳 , 丁小玲 , 牛广利 , 张德发 , 潘立武 , 徐赫 , 王华为 , 严凡 , 冯宇 , 陈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湖泊群多目标水质水量优化调度方法,建立湖泊群分布式水动力与污染物迁移耦合模型,模拟典型调度方案下湖泊群流场和污染物的时空分布,以此构建水质预测知识库;设计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知识库的训练,优化BP神经网络参数,建立湖泊污染物浓度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以湖泊群水质改善程度最大和经济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多目标水质水量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求解,迭代求解过程中采用湖泊污染物浓度预测BP神经网络计算调度期末湖泊污染物浓度,最终给出不同引水量和引水时间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案集供决策者优选。能够在考虑综合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的改善湖泊水环境,可广泛应用于湖泊群水网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74502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310601268.6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Inventor: 周建中 , 肖舸 , 莫莉 , 陈建国 , 严冬 , 李晖 , 张睿 , 陈忠贤 , 闫宝伟 , 刘志武 , 欧阳硕 , 张慧 , 王学敏 , 李鹏 , 王超 , 梁君 , 李超顺 , 阮燕云 , 叶磊 , 吴江 , 李纯龙 , 卢鹏 , 袁柳 , 朱双 , 张华杰 , 廖想 , 孟长青 , 谢蒙飞 , 吉鹏 , 丁小玲 , 张海荣 , 王婷婷 , 卢韦伟 , 江兴稳 , 王华为 , 牛广利 , 张德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电站发电出力方案制作与最优负荷分配耦合建模方法,包括:以调峰容量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水电站发电出力方案模型,以耗水量最小为目标建立厂内机组负荷最优分配模型;求解水电站发电出力方案模型,得到水电站初始出力方案;将水电站初始出力方案作为所述厂内机组负荷最优分配模型的输入,对厂内机组负荷最优分配模型进行模拟计算,通过一体化自适应调整模式对水电站初始出力方案进行算法循环迭代和模型轨迹嵌套修正,耦合后的输出即为水电站最终出力方案。实现具有自适应调整特性的水电站发电出力方案制作与厂内机组负荷最优分配一体化无缝耦合运作,获得满足厂内机组负荷最优分配条件下的精细的水电站发电出力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3745023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601268.6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Inventor: 周建中 , 肖舸 , 莫莉 , 陈建国 , 严冬 , 李晖 , 张睿 , 陈忠贤 , 闫宝伟 , 刘志武 , 欧阳硕 , 张慧 , 王学敏 , 李鹏 , 王超 , 梁君 , 李超顺 , 阮燕云 , 叶磊 , 吴江 , 李纯龙 , 卢鹏 , 袁柳 , 朱双 , 张华杰 , 廖想 , 孟长青 , 谢蒙飞 , 吉鹏 , 丁小玲 , 张海荣 , 王婷婷 , 卢韦伟 , 江兴稳 , 王华为 , 牛广利 , 张德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电站发电出力方案制作与最优负荷分配耦合建模方法,包括:以调峰容量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水电站发电出力方案模型,以耗水量最小为目标建立厂内机组负荷最优分配模型;求解水电站发电出力方案模型,得到水电站初始出力方案;将水电站初始出力方案作为所述厂内机组负荷最优分配模型的输入,对厂内机组负荷最优分配模型进行模拟计算,通过一体化自适应调整模式对水电站初始出力方案进行算法循环迭代和模型轨迹嵌套修正,耦合后的输出即为水电站最终出力方案。实现具有自适应调整特性的水电站发电出力方案制作与厂内机组负荷最优分配一体化无缝耦合运作,获得满足厂内机组负荷最优分配条件下的精细的水电站发电出力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3559593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98377.7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nventor: 周建中 , 刘懿 , 黄牧涛 , 莫莉 , 黎育红 , 郭俊 , 邹强 , 赵越 , 严冬 , 张睿 , 毕胜 , 张华杰 , 王学敏 , 王超 , 欧阳硕 , 孟长青 , 朱双 , 闫宝伟 , 赵娜 , 曾小凡 , 陈璐 , 孙怀卫 , 王鹏程 , 李纯龙 , 卢鹏 , 廖想 , 吉鹏 , 袁柳 , 丁小玲 , 牛广利 , 张德发 , 潘立武 , 徐赫 , 王华为 , 严凡 , 冯宇 , 陈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湖泊群多目标水质水量优化调度方法,建立湖泊群分布式水动力与污染物迁移耦合模型,模拟典型调度方案下湖泊群流场和污染物的时空分布,以此构建水质预测知识库;设计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知识库的训练,优化BP神经网络参数,建立湖泊污染物浓度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以湖泊群水质改善程度最大和经济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多目标水质水量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混合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求解,迭代求解过程中采用湖泊污染物浓度预测BP神经网络计算调度期末湖泊污染物浓度,最终给出不同引水量和引水时间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案集供决策者优选。能够在考虑综合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的改善湖泊水环境,可广泛应用于湖泊群水网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206282515U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621183438.9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作物涝渍水深动态模拟试验设施,该试验设施包括试验池(4),其特征在于:该试验设施还包括滑道框梁网(6)、滑道线(7)、滑轮(8)及试验托架(5),所述滑道框梁网(6)位于所述试验池(4)的上方,所述滑轮(8)安装于所述滑道框梁网(6)上,所述滑道线(7)穿过所述滑轮(8)与所述试验托架(5)相连,其中,所述试验托架(5)用于固定试验作物,所述滑轮(8)用于拉动所述滑道线(7),从而带动所述试验托架(5)到达试验水深。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设施,操作简单,滑道线采用单根或多根优化配置,减少了水动力损失,并且能够实现涝渍试验中的水深的动态控制,调节灵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