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106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242811.0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夹具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吸抓式转运保护夹具,其包括固定架主体、负压吸附机构和抓取防护机构;抓取防护机构包括两个旋转抓取防护框架,两个旋转抓取防护框架对称设置于固定架主体的两侧,两个旋转抓取防护框架均转动设置于固定架主体上,抓取防护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两个旋转抓取防护框架转动的驱动控制组件;负压吸附机构设置于固定架主体的底部且位于两个旋转抓取防护框架之间,该负压吸附机构能够被两个旋转抓取防护框架包覆。通过本申请结构设计,负压吸附机构吸附抓取物体后,两个旋转抓取防护框架对物体进行包覆,从而对物体进行全方面有效保护,避免物体受到碰撞而造成损坏,同时能够适用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适用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95361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94766.4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容量移动机器人的作业车间调度方法及系统,属于智能制造技术领域。本申请首先将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描述为多容量移动机器人运输任务的执行顺序;再收集加工任务、车间布局和多容量移动机器人的相关参数;随后根据加工和运输的限制,以及多容量移动机器人的容量限制构建约束模型;最后以约束模型为调度方案的限制,调度方案用时最短为目标,基于ALNS算法对调度方案进行初始化以及迭代优化,最终得到最优调度方案。本申请能为多容量移动机器人的作业车间提供调度指导,大幅提高车间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587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21339.5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49 , G01N21/01 , G01N21/88 , G01N21/95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波长多偏振的角分辨散射检测装置及其图像处理方法,属于光学测量技术领域。本申请中,分光单元将入射的激光分为多路子入射光;各滤波单元选择不同的通过波长对各路子入射光进行滤波,偏振单元改变滤波后入射光的偏振态;随后耦合单元将各路子入射光耦合为一路入射光后投射至可旋转样品台上的样品;散射光收集单元分别针对不同通过波长,采集不同方位角和散射角的散射光光强图像;数据处理单元对不同方位角和散射角的光强图像进行拼接融合,输出与样品亚表层损伤相关的散射光强矩阵分布图。利用本申请可选择多种检测波长和偏振态进行角分辨散射缺陷检测,提供更加全面的散射谱信息,扩大了检测装置的应用范围和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203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75174.4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先进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叠层复合材料多层电路及垂直互联微孔的快速金属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叠层复合材料多层电路进行微孔加工;(2)将固态的焊锡丝插入微孔中,焊锡丝凸出于所述微孔;(3)挤压微孔中的焊锡丝,使焊锡丝与微孔的壁面充分接触;(4)向焊锡丝受挤压变形而形成的凹陷内填充焊锡丝并进行挤压;(5)加热微孔内的焊锡丝以使得焊锡丝融化并与多层电路中的多层金属导电层共融,完成多层电路内外层与中间金属导电层的垂直互联微孔的快速金属化。本发明实现了叠层复合材料多层电路垂直互联高密度微孔的快速金属化,从而能够快速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制备多层导电层垂直互联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16223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333341.X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精密测量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相控阵的亚表层损伤的检测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发射激光光束,将激光光束偏振整形为平顶光束后分为多路平行光束,并经由相控阵准直入射到待测样品上;使相控阵相邻阵元之间产生特定相位差,进而使平行光束在特定方向发生干涉增强,使光束偏转特定角度并射入待测样品进行扫描,并在亚表层损伤处多次散射以形成散射光束;利用硅光电倍增管采集散射光束的光强数据;重复进行多次扫描,直至将待测样品表面全部扫描,并将采集到的多组光强数据与正常样品的光强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以确定待测样品的亚表层损伤的位置与形貌。本发明能实现快速高精度的亚表层损伤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58729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176128.4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18/10 , G06F18/2135 , G06F17/16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损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裂纹超声散射矩阵的去噪表征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半解析法模拟生成裂纹理论散射矩阵数据库;(2)利用通用相干噪声模型生成模拟散射矩阵相干噪声,将散射矩阵数据库与模拟散射矩阵相干噪声进行加和以获取模拟含噪声散射矩阵数据库;(3)构建并训练以模拟含噪声散射矩阵为输入、理论散射矩阵为输出的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4)利用超声相控阵获取待测样件全矩阵数据,并进行全聚焦成像,进而选取感兴趣区域进行远场散射矩阵提取;(5)将远场散射矩阵输入至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去噪,以获取去噪后散射矩阵。本发明提高了裂纹表征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2128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314255.9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硬脆材料加工的基于等离子窗原位离子注入改性方法与系统,属于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用于产生并控制得到平行运动的离子束的离子加速单元、用于离子束通过约束的等离子体后输出至大气环境的等离子体窗单元,以及用于实现离子束聚焦的静电透镜单元;本发明可以实现在大气环境下的离子传输,适用于大气环境下的离子注入改性、抛光修形等功能。避免了高真空环境,大大简化了设备和操作流程,降低了成本。并且,在大气环境下进行离子注入改性通常更加方便和快捷,不需要复杂的真空系统,且设备启动和关闭的时间短。离子注入可以在材料的特定区域进行,使得可以有选择性地改善材料的局部特性,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093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56166.5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全空间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光学元件检测领域,该装置包括光路单元和机械单元,其中:光路单元的光源组件用于提供入射光;反射探测组件设置在待测光学元件的反射侧;透射探测组件设置在待测光学元件的透射侧;机械单元的样品运动平台用于固定待测光学元件并带动其移动;光源运动平台用于带动光源组件转动;探测器半球运动平台设置用于同步带动反射探测组件和透射探测组件在各自的半球内运动。本发明通过增加了一个信息来源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且通过设置机械单元,能够实现反射光和透射光的全空间检测,从而获得更多的光强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8161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711322.8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光学元件加工损伤去除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放电模块,用于将进气模块提供的放电气体电离,产生活性粒子,通过活性粒子的物理轰击与化学反应实现工件表面原子级材料的去除,完成工件表面抛光;电气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放电气体进入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气体流量比例,获得最佳的工艺参数;且还用于对温度数据进行采集,评价工件、密闭腔室和等离子体发生器温度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并借助白光干涉仪获得抛光后的工件表面质量,通过水冷机实现对温度的改变,以实现工件表面高质量抛光。本发明可有效缓解和降低由前序机械加工导致的表面/亚表面损伤,获得较高的加工效率及优异的光学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38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313681.0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28D5/04 , B28D7/00 , B28D7/04 , H01J37/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离子注入改性‑金刚石切削复合加工方法及系统,属于超精密技术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对待加工工件进行表面轮廓扫描,根据目标工件面形进行切削轨迹规划,通过计算获取不同加工位置的拟切削去除量;步骤S2、基于切削轨迹,进行离子注入轨迹规划;步骤S3、实现离子注入深度与拟切削去除量对应的选择性离子注入;步骤S4、完成对刀;步骤S5、完成待切削区域的塑性改性;步骤S6、使刀具沿着改性区域运动,实现切削加工。本发明实现了大气环境的注入改性,获得与不同切削去除量对应的定制化改性层,实现了硬脆材料“改性—切削”一体化高效率高精度超精密制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