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69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1016773.9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16L55/32 , F16L55/40 , F16L101/10 , F16L101/12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的前端上部设置有云台机构,行走机构的前端下部设置有末端执行机构,末端执行机构包括:第一末端执行舵机,第一末端执行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末端执行舵机支架,末端执行舵机支架上固定有第二末端执行舵机,第二末端执行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杆,连杆上固定有末端执行电机机架,末端执行电机机架内安装有末端执行电机,末端执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上可拆卸的安装有末端执行部件。本发明可根据不同工况选择不同的末端执行部件,实现管壁打磨、管道疏通、残障夹取等多个功能,扩大了管道机器人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80786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7393.7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永磁发电机故障诊断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通道特征融合的永磁发电机偏心故障诊断方法,本发明主要通过矩阵变换处理一维三相电流信号,得到递归融合图,采用改进的ConvNeXt网络来进行故障诊断;本发明通过引入二维递归融合图、CBAM注意力机制和FPN特征金字塔网络,显著提升了故障特征提取和诊断能力;二维递归图通过空间结构编码信号的时序依赖,增强了故障特征的可视化效果,有助于更清晰地识别如偏心故障引起的电流波动;CBAM机制通过空间和通道关注机制,优化了模型对关键特征区域和通道的聚焦,提高了故障诊断的精度;FPN通过多尺度特征融合,使得网络能够在不同尺度上识别故障特征,进一步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3612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26949.8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03D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偏心故障实验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属于风力发电研究领域,其包括:实验台架;风机,安装在实验台架的一端;模拟电机,设置在实验台架上;联轴器,用于风机的输出端与模拟电机的输入端之间的连接;信号采集系统,用于采集模拟电机的振动以及温升数据。本发明能够大大简化偏移定子实验模拟方案的繁琐操作,实现双馈风力发电机在不同程度的偏心故障下的模拟实验,为双馈风力发电机系统偏心故障提供近似的实验数据和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348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01972.2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苏州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发生程度和位置识别方法,涉及发电机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包括:S1获取数据步骤:获取故障同步发电机相关参数以及故障类型;S2映射关系确定步骤:基于S1中获得的故障同步发电机相关参数以及故障类型,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得到故障类型‑关键参数映射关系;S3关键参数获取步骤:获取待测同步发电机相电压关键参数;S4故障确定步骤:确定待测同步发电机的匝间短路故障位置和程度。本发明不仅可以识别转子匝间短路故障程度,还可以同时检测匝间短路发生的位置,填补了目前匝间短路故障诊断上的欠缺和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8309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92387.8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苏州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F03D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绕组热特性的永磁风力发电机运行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永磁风力发电机故障诊断技术领域,通过在发电机绕组中嵌入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并搭建测试平台;利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测量发电机绕组温度,并在测试平台进行显示和存储;将所测得的发电机绕组温度绘制在雷达图上,得到发电机绕组温度雷达图;对得到的发电机不同位置的绕组温度雷达图进行分析,根据一根或多根绕组温度变化,得到发电机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可实时诊断和监测发电机的运行状态,并且能判断匝间短路故障和气隙偏心的故障位置。在发电机的状态监测中,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于安装,对于故障和负载状态变化的早期具有快速识别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373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25355.5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2 ,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定绕组绝缘振动防护效果的方法与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绕组的实际大小和节距来对绕组进行定位并夹紧;将径向激振器和轴向激振器调节至合适位置;调节径向激振器和轴向激振器的激振频率、激振幅值和激振时间进行振动模拟;更换不同绝缘耐磨工艺的绕组,重复上述过程;在激振后的绕组上提取绝缘样品;将绝缘样品置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观测;对比各绝缘样品的裂纹扩展情况,评估最佳的绕组绝缘耐磨工艺。本发明能够准确评定绕组绝缘的振动防护效果,提供快速、经济且可靠的解决方案,以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并为电力设备的维护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329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4109.9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华北电力大学苏州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热‑机械载荷下绝缘层损伤模拟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机械损伤模拟机构以及热损伤模拟机构,固定机构用于对电机定子端部绕组进行固定,机械损伤模拟机构和所述热损伤模拟机构分别设置于固定机构的两侧,机械损伤模拟机构用于对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施加机械载荷,热损伤模拟机构与所述电机定子端部绕组通过导线连接,热损伤模拟机构用于对电机定子端部绕组进行加热。本发明能够模拟电机定子端部绕组的绝缘层在正常工况下的热机疲劳过程,从而找出绝缘层易发生疲劳破坏的位置,为评估不同绝缘材料、涂层对于热机疲劳破坏的抑制效果提供实验平台,为电机绝缘层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