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375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3986.9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 H02J3/32 , H02J3/00 , H02J15/00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景电储能系统的配置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电储能技术领域,提出该方法包括:针对电储能系统中的各个节点,获取储能容量配置参数;基于预设的多场景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对储能容量配置参数进行优化分析,得到多场电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配置参数;其中,多场景约束条件包括电网侧储能自身约束、用户侧储能自身约束及电源侧储能自身约束中的至少两个约束;由于本发明中结合电网侧、用户侧及电源侧中的至少两种应用场景对储能容量配置参数进行优化,因此可以得到更优的储能容量配置参数,利于实现多场景的统一对比和客观评价,利于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经济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98776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810671132.5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净化的燃料电池系统及自净化方法,属于新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内部的自我净化。本发明包括阳极和阴极,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存放电解质的容纳空间,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电力负荷控制装置、超声波发生器、臭氧发生器、超声波传输管道、臭氧传输管道、燃料传输管道和空气传输管道,阳极和阴极均与电力负荷控制装置连接,超声波发生器通过超声波传输管道与阳极连接,臭氧发生器通过臭氧传输管道与阳极连接,燃料传输管道与阳极连接,空气传输管道与阴极连接。延长了燃料电池系统的生命周期,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6364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1439392.3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它属于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气体净化单元、混流器、压力计、预热器、反应器、气相色谱仪、尾气处理系统和截止阀一,每个气体净化单元的连接件设置相同,每个气体净化单元均与混流器相连,该混流器、压力计和预热器依次相连,气相色谱仪设置在反应器与尾气处理系统之间,该气相色谱仪与反应器一端连接,截止阀一设置在混流器与压力计之间。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方便、灵活、准确和有效的检测脱硫催化剂性能,有利于脱除二氧化硫污染的实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65534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10639018.9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9B3/00 , B09B5/00 , C02F11/00 , C02F11/04 , C10L3/10 , C05F3/06 , C05F9/04 , F24D15/00 , F25B29/00 , F02B63/04 , F02B4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养殖场的综合能源利用系统,属于分布式能源应用技术领域。系统包括进料器、粪草分离器、酸化池、发酵罐、沼液储存池、固液分离器、脱硫脱水系统、储气罐、发电机组、余热锅炉、溴化锂机组、太阳能集热器、储热罐、太阳能光伏组件、水泵、蓄水池和火炬;将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沼气、太阳能有机结合,既产生冷、热、电满足养殖场用电、生产用热、生活用水、生活供暖、空调制冷等需求,又可以产生沼液与固体有机肥料代替农药、化肥的使用,使畜禽粪便变废为宝。
-
公开(公告)号:CN11018704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189999.1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在NO储气罐、SO2储气罐、O2储气罐、N2储气罐和NH3储气罐的出气管道上均依次安装减压器、气体净化器、稳压阀、截止阀和单向阀,且在截止阀和单向阀之间的管路上连接质量流量控制器,NO储气罐、SO2储气罐、O2储气罐和N2储气罐的出气管道均与混流器连接,且混流器通过压力计与预热器连通,NH3储气罐的出气管道与预热器连通,预热器与管式炉中的反应器的入口连通,且在反应器的下方设置控温系统,反应器的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上均安装烟气分析仪,反应器的出口与尾气处理系统连通。本发明能够方便、灵活、准确和有效的检测脱硝催化剂性能,有利于脱除氮氧化物污染的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42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433827.6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微网运行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目前,分布式能源站的运行优化调整基本是经济性为原则,难以准确满足用户负荷与多能互补供能系统之间的耦合。本发明包括多目标综合分析系统、环境预测系统、优化调整系统和输出指导系统;多目标综合分析系统包括子目标分析系统、目标分析系统和多目标综合评价系统;多目标综合分析系统和环境预测系统均与优化调整系统连接,优化调整系统与输出指导系统连接。本发明通过层次分析法,将能效性、能质性、环境性、可靠性、经济性、绿色性等多目标综合评价分析,基于Q在线深度学习理论,实现多能互补综合供能系统多目标的合一性,综合提升系统优化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7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347976.0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除烃类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剂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为解决对于脱除烃类有机污染物催化剂的性能检测往往做不到精准,对催化剂的应用带来很大阻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中,反应器和控温系统位于测试管式炉内,测试管式炉与气相色谱仪连接,进气阀门设置在测试管式炉与气相色谱仪之间的管路上,气相色谱仪与数据处理系统连接;流量控制器分别与测试气储存罐、氧气储存罐和氩气储存罐连接,测试气储存罐、氧气储存罐和氩气储存罐还与混流器连接,混流器与测试管式炉连接。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方便、灵活、准确和有效的检测脱除烃类有机污染物催化剂性能,有利于脱除烃类有机污染物的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90286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70087.1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碟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及集热方法,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立柱、碟式反射镜、悬臂、接收器、上行管道、下行管道、连接软管、动密封接头和膨胀节,上行管道包括上行管道立柱段和上行管道悬臂段,下行管道包括下行管道立柱段和下行管道悬臂段;碟式反射镜通过动密封接头安装在立柱的顶端,悬臂的一端安装在动密封接头上,接收器安装在悬臂的另一端,上行管道立柱段与上行管道悬臂段通过连接软管连通,上行管道悬臂段和下行管道悬臂段均与接收器接触,下行管道悬臂段与下行管道立柱段连通,膨胀节安装在下行管道上;动密封接头包括球状腔体和球承体,球状腔体安装在球承体上,球状腔体与球承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垫圈。
-
公开(公告)号:CN10898776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671132.5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净化的燃料电池系统及自净化方法,属于新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用于燃料电池系统内部的自我净化。本发明包括阳极和阴极,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存放电解质的容纳空间,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电力负荷控制装置、超声波发生器、臭氧发生器、超声波传输管道、臭氧传输管道、燃料传输管道和空气传输管道,阳极和阴极均与电力负荷控制装置连接,超声波发生器通过超声波传输管道与阳极连接,臭氧发生器通过臭氧传输管道与阳极连接,燃料传输管道与阳极连接,空气传输管道与阴极连接。延长了燃料电池系统的生命周期,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4970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679768.1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燃气内燃机余热利用带蓄能装置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属于冷热电联产、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包括内燃机排气系统、内燃机缸套水冷却系统、高温烟气驱动溴化锂溶液系统、低压溴化锂溶液系统、低温水驱动溴化锂溶液系统、吸收式溴化锂机组冷却水系统、冷冻水及蓄冷系统、以及供热水及蓄热系统;本发明实现了内燃机、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热水换热器直接的充分耦合,旨在充分利用内燃机的排热,并能够根据外界温度条件的变化,满足不同的冷、热负荷需求,同时配置相应的蓄冷蓄热装置,实现系统的高效匹配与稳定运行,并提高综合能源利用率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