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底盘行驶过程乘员晕动评价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9411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066375.8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智能底盘行驶过程乘员晕动评价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底盘运动信息,计算底盘侧倾角晕动激励指标、底盘俯仰角晕动激励指标、底盘横摆角晕动激励指标,计算频率计权加速度振动总量;(2)基于底盘运动信息和乘员晕动状态,建立的底盘行驶过程乘员晕动评价模型;(3)将乘员晕动历程划分为晕动初期、加速晕动期和晕动后期三个阶段,设置晕动评价模型三个阶段的加权系数;(4)检测乘员生理信息、判断乘员晕动阶段,调取各阶段对应加权系数,计算乘员实时晕动值。本发明将乘员晕动生理检测与量化估计相互结合,为底盘防晕动反馈控制提供更加细化客观的晕动检测指标。

    预防乘员晕动的车辆智能底盘域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17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2079.9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预防乘员晕动的车辆智能底盘域控系统及方法。包括(1)采集当前车辆行驶状态和路面环境信息;(2)采用动态窗口法计算预防乘员晕动的初步期望速度序列:建立基于安全、晕动、交通效率、节能评价函数和上周期执行误差的初步评价模型,并根据当前车辆行驶状态和路面环境信息获得评价模型权重系数的取值,得到最终评价模型;采用最终评价模型对采样窗口中的约束向量X进行评价取优,得到初步期望速度序列;(3)通过B样条曲线对初步期望速度序列进行优化,得到期望速度序列,计算期望加速度,输出给执行系统。本发明方法保证车辆平稳行驶,减轻行驶过程的冲击振动,减小乘车人员晕车刺激。

    一种智能底盘行驶过程乘员晕动评价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941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66375.8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智能底盘行驶过程乘员晕动评价方法和系统。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底盘运动信息,计算底盘侧倾角晕动激励指标、底盘俯仰角晕动激励指标、底盘横摆角晕动激励指标,计算频率计权加速度振动总量;(2)基于底盘运动信息和乘员晕动状态,建立的底盘行驶过程乘员晕动评价模型;(3)将乘员晕动历程划分为晕动初期、加速晕动期和晕动后期三个阶段,设置晕动评价模型三个阶段的加权系数;(4)检测乘员生理信息、判断乘员晕动阶段,调取各阶段对应加权系数,计算乘员实时晕动值。本发明将乘员晕动生理检测与量化估计相互结合,为底盘防晕动反馈控制提供更加细化客观的晕动检测指标。

    机器人碰撞障碍区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7725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1369635.5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碰撞障碍区分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图像场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图像数据并发送;距离测量单元,用于探测障碍物的位置和体积信息,生成点云数据并发送;数据处理控制单元,用于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周围环境地图,在实时显示当前位置,更新障碍物信息,并记录障碍物的关键信息,对于检测到的障碍物,调用摄像头采集该障碍物的图像数据,将障碍物的距离和体积信息与图像数据相融合,得到障碍物的具体种类和性质信息,判断障碍物为可碰撞障碍或不可碰撞障碍物,在为可碰撞障碍物时无需做出避障处理,否则及时进行避障处理;惯性导航单元,用于提供速度、偏转角和位置信息;移动搭载平台,用于搭载其他单元。

    一种基于滚珠丝杠和滚珠螺母滚道型面参数的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821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0578134.7

    申请日:2020-06-23

    Inventor: 欧屹 吴剑 王凯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滚珠丝杠和滚珠螺母滚道型面参数的匹配方法,首先计算待测丝杠滚道型面参数,构建待测滚珠丝杠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以珠丝杠轴截面任意一点测量坐标进行轴法向转换,得到该点对应相位角和对应的法向平面点坐标;计算滚珠圆心坐标)将轴向坐标转换为法向坐标,对转换后的法截面数据点坐标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可得到丝杠左、右圆弧滚道圆心坐标及左、右圆弧半径;计算滚珠丝杠滚道接触角,轴向偏心距,径向偏心距;计算相邻滚道之间的螺距和总螺距;计算滚珠丝杠中径平均值;计算待测滚珠螺母型面参数;按计算待测滚珠丝杠旋滚道曲面及中径参数方法计算测滚珠螺母滚道曲面及中径参数;本发明可对滚珠丝杠副进行匹配。

    一种滚动直线导轨MFBF的加速寿命可靠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517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0627274.9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滚动直线导轨MFBF的加速寿命可靠性评价方法,根据导轨单次跑合长度和截止跑合里程确定跑合总频次;根据加载载荷和跑合速度条件确定应力加速因子;对故障进行分类,并对分类后的故障进行加权计算,确定加权故障数以及自由度;确定平均故障间隔跑合频次MFBF(Mean Frequency Between Failure),根据平均故障间隔跑合频次对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寿命可靠性进行评价。本发明在恒定应力的加速因子计算中考虑了试验跑合速度和加载载荷双应力下的加速因子,使得加速寿命试验的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滚珠丝杠螺母滚道误差快速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4633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0578412.9

    申请日:2020-06-23

    Inventor: 欧屹 吴剑 王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珠丝杠和滚珠螺母滚道误差快速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工作台、上移动平台、第一探针、待测滚珠丝杠、第一支撑块、第一平移台、第二探针、下移动平台、水平移动平台、第二平移台、第二支撑块、待测滚珠螺母;水平移动平台、第一平移台、第二平移台均设置在工作台上水平移动平台与工作台之间设有直线滑轨副;第一平移台、第二平移台分别设置在水平移动平台两侧,所述第一平移台、第二平移台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水平移动平台上设有平行设置的上移动平台和下移动平台;第一探针、第二探针分别固定在上移动平台和下移动平台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光栅尺;本发明可检测滚珠丝杠和滚珠螺母滚道曲面。

    滚动直线导轨副行走精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717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11135571.5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行走精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装置包括床体部件,用于支撑待测滚动直线导轨副及其他部件,且提供测量基准;气浮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滑块驱动部件沿待测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导轨轴向运动;滑块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待测滚动直线导轨副的滑块及导轨副测量部件沿所述导轨轴向运动;导轨副测量部件,用于测量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行走精度。方法基于上述装置实现,能够获得滚动直线导轨副中滑块顶面相对导轨底面基准的高度及尺寸偏差、滑块侧面相对导轨侧面基准的宽度及尺寸偏差。本发明装置结构和测量方法简单,且部件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小,测量方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最终测量的结果误差小、精度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滚动直线导轨副行走精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717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35571.5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行走精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装置包括床体部件,用于支撑待测滚动直线导轨副及其他部件,且提供测量基准;气浮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滑块驱动部件沿待测滚动直线导轨副的导轨轴向运动;滑块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待测滚动直线导轨副的滑块及导轨副测量部件沿所述导轨轴向运动;导轨副测量部件,用于测量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行走精度。方法基于上述装置实现,能够获得滚动直线导轨副中滑块顶面相对导轨底面基准的高度及尺寸偏差、滑块侧面相对导轨侧面基准的宽度及尺寸偏差。本发明装置结构和测量方法简单,且部件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小,测量方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最终测量的结果误差小、精度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双螺母滚珠丝杠副最大轴向载荷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462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372830.X

    申请日:2019-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螺母滚珠丝杠副最大轴向载荷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结合丝杠、螺母的变形,获取单螺母滚珠丝杠副的载荷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丝杠、螺母及预紧垫片等弹性元件的变形,获取双螺母滚珠丝杠副的载荷分布;最后,结合卸载状态时双螺母的受载变形关系,求得双螺母滚珠丝杠副的最大轴向载荷。传统获取双螺母滚珠丝杠副最大轴向载荷的方法是将最大轴向载荷简单地视为初始预紧力的2.83倍或3倍,而本发明的方法全面考虑了丝杠、螺母滚道和垫片等弹性元件的变形,分析更全面,可准确获取螺母内滚珠的承载情况,进而求得最大轴向载荷,方法更有效且结果更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