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节能优化系统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398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243230.1

    申请日:2012-07-16

    IPC分类号: B29C45/76 G05B13/04

    CPC分类号: Y02P80/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机节能优化系统的实现方法,属于橡塑加工领域。该方法通过设置单产品参数优化子系统和多产品优化调度子系统,单产品参数优化子系统包括:性能指标与优化变量选择模块,试验设计模块,产品质量和生产能耗的系统建模模块,基于遗传算法的质量-能耗双目标优化模块和参数测试模块;多产品优化调度子系统包括:多产品性能指标与优化变量选择模块,多产品切换的试验设计模块,产品质量、生产能耗和产品切换过渡能耗的系统建模模块,基于遗传算法的质量优化模块,基于遗传算法和旅行商算法的节能调度模块和多产品调度参数测试模块。该方法可提高企业生产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增加企业竞争力。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仿真接口适配器

    公开(公告)号:CN10476528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64943.2

    申请日:2015-04-08

    IPC分类号: G05B17/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仿真接口适配器,包含接口配置管理与信号监控模块、信号转接模块、信号配线模块、故障注入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和接口控制模块,其中,接口配置管理与信号监控模块分别和信号转接模块、信号配线模块、故障注入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接口控制模块相连;信号转接模块、信号配线模块、故障注入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接口控制模块依次相连;信号转接模块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相连;接口控制模块和外部的实时硬件平台相连。本发明采用开放式、模块化的仿真总体架构,将各个模块相互分离,支持多种接口的实时仿真平台,显著增强了扩展性和维护性。

    一种注塑机节能优化系统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3981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243230.1

    申请日:2012-07-16

    IPC分类号: B29C45/76 G05B13/04

    CPC分类号: Y02P80/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机节能优化系统的实现方法,属于橡塑加工领域。该方法通过设置单产品参数优化子系统和多产品优化调度子系统,单产品参数优化子系统包括:性能指标与优化变量选择模块,试验设计模块,产品质量和生产能耗的系统建模模块,基于遗传算法的质量-能耗双目标优化模块和参数测试模块;多产品优化调度子系统包括:多产品性能指标与优化变量选择模块,多产品切换的试验设计模块,产品质量、生产能耗和产品切换过渡能耗的系统建模模块,基于遗传算法的质量优化模块,基于遗传算法和旅行商算法的节能调度模块和多产品调度参数测试模块。该方法可提高企业生产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增加企业竞争力。

    一种电致变色智能窗及其变色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15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6303.9

    申请日:2024-07-23

    IPC分类号: E06B3/67 G02F1/163 G02F1/153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致变色器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致变色智能窗及其变色控制方法,包括窗框和中间隔框;两组玻璃主体,分别设置在窗框内,且中间隔框位于两组玻璃主体之间,玻璃主体包括两组导电玻璃,两组导电玻璃与窗框、中间隔框之间夹有凝胶电解质,两组导电玻璃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电致变色膜;两组玻璃,玻璃与导电玻璃、窗框、中间隔框之间设置有空气腔;空气流动控制组件,包括分别开设在中间隔框两相对侧壁上的若干第二开孔,第二开孔与空气腔连通,中间隔框内设置有连通控制机构。本发明可以智能调节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性能和透热性能,实现自动调控进入屋内的光线和热量。

    桥式四接触点背对背面齿轮弯曲应力测试机构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42083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338065.6

    申请日:2016-05-19

    IPC分类号: G01N3/20 G01N3/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式四接触点背对背面齿轮弯曲应力测试机构,属于齿轮设计制造领域。该机构包括支架和加载机构,支架用于支撑两个背对背面齿轮;加载机构包括四根呈矩形分布的加载杆,加载杆的下部均安装压头。加载机构中长度方向上相对应的两个加载杆与同一面齿轮的轮齿位置对应,宽度方向上相对应的两个加载杆内侧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两个背对背面齿轮的厚度;加载机构卡入两个背对背面齿轮上,压头与面齿轮的接触侧呈齿形设置;加载杆上的压头与两个背对背面齿轮上的轮齿啮合。加载时,两个面齿轮背对背安装可相互抵消面齿轮产生的轴向力;四个压头与面齿轮轮齿同时接触,保证加载力作用平稳。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测试机构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