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412741U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821902321.0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台州宏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台州经济开发区运检分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IPC: E01F1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车位管控的智能车位锁,包括底座、铰接于底座的摇臂,所述底座内设有控制器、带动摇臂摆动的传动机构以及作为摇臂驱动源的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传动机构输入端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摇臂连接,所述底座连接有地磁传感器和微波雷达,所述摇臂连接有记忆合金物理触手,所述记忆合金物理触手的端头部连接有微动开关。本实用新型车位锁集成地磁、微波雷达和/或超声波传感器以及记忆合金物理触手的多种检车手段,通过多种检车手段的融合,实现超高检车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891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23969.5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重神经网络的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装置及介质,通过根据多个锂电池在不同充放电周期内的充放电参数计算各个充放周期的剩余寿命;对锂电池在各个充放电周期内的剩余寿命进行预处理和归一化,构建训练集;将所述训练集输入到预先构建的异质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模型训练;从所述训练集中抽选验证集,并利用遗传算法排除所述验证集中的不良个体,保留最优子集作为退役电池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将待测电池的充放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归一化后,输入到所述剩余寿命预测模型,输出所述待测电池的剩余寿命。本申请能够在保证基础模型独立的同时兼顾预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533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14313.0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桩功率调控方法和系统,通过如车联网平台与车辆的智能车载终端再到电池管理系统之间交互,控制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电压和电流,能统一调度所有连接了车联网的车辆。由负荷聚合平台将功率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联网平台,再由车联网平台将指令发送给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根据指令改变发送给充电桩的充电需求电压和需求电流,充电桩收到改变后的需求电压和需求电流改变输出的电压和电流,从而实现充电桩的功率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66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1253315.3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考虑用户决策随机性的电动汽车灵活性计算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动汽车负荷调控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电动汽车活动范围内变电站的配电区域作为聚合区域并对聚合区域建立对应的电动汽车的聚合模型;通过构建随机变量,将聚合模型中的能量平衡等式、能量约束和功率约束转化为联合机会约束;根据预设的电动汽车对应用户的决策系数区间,获取聚合区域对应充电价格变动的能量子聚合域和功率子聚合域,对各子聚合域求并集后的边界即为聚合区域内电动汽车的能量灵活性范围和功率灵活性范围。将通过本公开得到的电动汽车灵活性范围应用于电网多时段最优潮流调度,可改善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实现配电网成本削减。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37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0400839.7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大气污染物减排估算方法,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现有的电动车大气污染物减排估算方法,无法直接体现不同车辆大气污染物减排量;无法区分电能的来源,导致计算的大气污染物减排量不准确。本发明根据电动汽车每百公里耗电量以及燃油汽车每公里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结合电动汽车的充电量,计算等效燃油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实时充电数据,并对不同来源的电能进行区分,进而能够准确计算出某一或某车型或某区域电动汽车大气污染物减排量,满足不同用户群获知相应电动汽车大气污染物减排量的需求,利于电动车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174117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0459752.7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IPC: G01C2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路线规划方法,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中,车主无法在进行长途旅程前,事先查询到从起始地到目的地之间是否有充足的、适合自己车辆的充电站,因此,许多车主放弃驾驶电动汽车进行跨地市的念头,转而搭乘其他类型的交通工具,使电动汽车的实用性大打折扣。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获取基础数据;第二步、路线分段;第三步、计算路段最优充电站;第四步、生成充电路线。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路线规划的方法,解决了充电设施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结合车辆的实时情况,动态生成智能规划后的最优线路,使得车主驾驶电动汽车长途行驶时,在每次电量耗尽前,能够找到可用充电站,直至顺利到达目的地。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39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150464.1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及车辆,应用于储能领域,包括电池包、主控制模块、PCS模块、UPS模块及直流充电模块;电池包中的电池组分别与电池包中的BMS及电池包中的电池控制模块连接,BMS用于确定电池组的供电信息,并发送至主控制模块,电池组用于通过电池控制模块进行充放电;主控制模块分别与BMS、电池控制模块、UPS模块、PCS模块及直流充电模块连接。主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对应的模块的开关信号时将电池控制模块与该模块连接,实现了PCS、UPS及直流充电三个功能的转换,使得储能装置的功能更加丰富,利用率变高。此外,本申请通过电池包进行充放电,可移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2828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12664.X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电动汽车的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在车辆调度区域当前需要触发车辆调度任务时,根据多个站点的当前站点状态,得到多个站点中的有桩站点、无桩有充电需求站点、可用车辆盈余站点及可用车辆不足站点;在满足车辆调度区域当前的取车需求、还车需求及车辆充电需求的约束条件下,规划出可用车辆盈余站点调往可用车辆不足站点的可用车辆数量,及无桩有充电需求站点调往有桩站点的待充电车辆数量;根据可用车辆数量和待充电车辆数量确定待调度的目标共享电动汽车及目标共享电动汽车的站点调度任务,以使目标共享电动汽车进入无人驾驶模式并自主完成站点调度任务。本申请具有调度成本低、调度效率高及调度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53246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811272100.4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微联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枫 , 李波 , 陈俊 , 李梁 , 陈婧韵 , 韩璐羽 , 詹燕娇 , 栾捷 , 郑超君 , 纪德良 , 陈刚 , 楼杏丹 , 柴华明 , 石岩 , 王伟 , 栾浩峰 , 郭希桥 , 杨晓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电站智能运维系统以及方法,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现有的运维系统不能正真反应充电桩的故障原因或方向,无法精确的给运维服务带来帮助,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整个流程响应时间就会比较长,运维效率比较低。本发明设有桩端智能采集传感模块、站内采集传感模块分别对充电桩和站内的环境进行检测,可对数据双向对比分析,能够有效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运维平台和客户服务平台分离,两个平台数据共享,但是独立运行,分工明确,能够有效提升各个平台的处理效率。本发明的运维流程最大程度节省中间环节,无需人工巡检,能够提供准确的运维数据,符合未来智能运维服务保障体系,提高了运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2988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69017.6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IPC: H02J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漏电处理装置、方法、储能系统,该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一电压检测电路;控制器用于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控制储能电池和BMS之间的断开和闭合,并通过第一电压检测电路检测BMS的电池电压输入端的第一电压值以确定储能电池和BMS之间的断开和闭合,还用于和储能系统中的中央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接收中央控制器发送的储能电池和BMS通断指令。本申请中考虑到储能系统在下电之后,储能电池会通过BMS向设备本体放电导致设备本体不安全,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来实现储能电池和BMS之间导通和断开,并检测储能电池和BMS之间是否通断成功,进而保证了储能系统的安全性,便于储能系统的广泛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