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042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42514.2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的建模方法,其属于植物建模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玉米秸秆模型中组合球颗粒的排列方式;分析玉米秸秆的形态表征参数间的相关关系,确定主次尺寸,建立函数关系式,计算玉米秸秆模型几何参数;通过玉米秸秆模型几何参数计算得到各组成单元的组合球颗粒坐标;根据组合球颗粒的排列方式以及各组成单元的组合球颗粒坐标,在玉米秸秆形态轮廓内依次填充各组成单元的组合球颗粒,得到玉米秸秆几何模型;获取玉米秸秆各组成单元的力学参数,将各组成单元的力学参数添加至力学模型中,并结合玉米秸秆几何模型,构建玉米秸秆离散元模型。本发明采用组合球填充方法构建玉米秸秆离散元模型,缩短了仿真模拟时间,提高了仿真效率,可用于玉米秸秆收获、还田等过程的仿真分析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120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11987.2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籽粒无损伤玉米芯内部气爆胀裂预脱粒试验台,为了克服现有玉米脱粒装置在打破玉米籽粒在果穗上天然紧密排列组砌状态时在玉米籽粒表面施加外力较大,难以避免籽粒损伤的问题,其包括气泵、安装台和预脱粒总成。气泵是整个气爆胀裂预脱粒试验台的供气装置,外伸出的供气管末端接入预脱粒总成中的连接管尾部;预脱粒总成位于安装台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台中安装板的上面。预脱粒总成中的胀裂管插入玉米果穗芯轴内部,通入高压气体实现玉米果穗裂解,在和籽粒无接触的情况下打破玉米籽粒在果穗表面的天然紧密排列状态。胀裂管有多种,可更换,气压可调,这些均对探究玉米果穗气爆胀裂预脱粒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04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07290.5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01D34/835 , A01D89/00 , B65B37/10 , B65B61/28
Abstract: 为解决玉米收获过程中产生的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难以分解、腐蚀周期长等问题,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山地玉米秸秆粉碎揉搓套袋回收一体机,包括前处理装置(A)、驾驶室(B)、底盘(C)、套袋机构(D)和储物栅栏(E)。本发明不仅避免了玉米秸秆还田,影响田间环境,而且可将套袋后的秸秆储存,集中运输,省去了卸入田间后续处理的过程,大大节约了成本,对于山地丘陵地形多变复杂,通过性低的区域,减少了行走的往复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套袋前可降低秸秆密度,降低含水率,延长秸秆套袋后的存储时常。为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提供了一种环保、高效且节约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5564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23392.7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10 , G06F17/15 , G06F30/2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植物建模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破碎玉米芯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玉米芯断裂规律;确定玉米芯模型的最小组成单元;采用组成球颗粒拼接成玉米芯模型;测量玉米芯的中段形状参数;确定中段主尺寸,建立主次尺寸函数关系;通过中段形状参数获得玉米芯中段模型几何参数;根据几何参数与断裂规律求解组成球颗粒坐标;将组成球颗粒按坐标依次填充到玉米芯几何轮廓内;测量及标定玉米芯木质层和芯髓的力学参数;将力学参数添加至力学模型中;将几何模型与力学模型输入离散元软件中,得到可破碎玉米芯离散元模型。该方法的通用性强,建模时间短,仿真速度快,能够真实且精确的反应玉米芯的破碎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7407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28180.0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10 , G06F17/15 , G06F30/2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植物建模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小麦根土复合体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小麦品种若干根系,对小麦根系在土壤中的几何形态进行测试分析;得到小麦根系的各项表征参数及其在土壤中的分布参数;根据上述参数对各组成球的颗粒坐标进行求解,采用组成球充填排列的方式得到根系几何模型;对种植试验田的土壤颗粒形状进行分析,得到了土壤颗粒的几何模型;测量及标定根系和土壤的接触力学参数及根系粘接力学参数;将接触模型和力学模型添加至几何模型后,将土壤颗粒完全覆盖小麦根系模型即可。该方法为小麦根土复合体的建模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可以应用在小麦收获后耕整地作业以及其他需要小麦根土复合体建模的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849033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0962958.8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芯轴内部胀裂后碎果穗振动脱粒装置,为了克服现有玉米脱粒装置在机械化脱粒过程中籽粒损伤率难以继续降低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机架总成、上振动架总成和下固定架总成。上振动架总成安装于下固定架总成上方,通过挂接弹簧和机架总成相连接,其上振动板表面有两种类型可更换,分别为斜面内凹状表面上振动板和圆台凸起状表面上振动板。下固定架总成通过螺栓固定在2个下固定架安装底座上,表面布满自上而下的半圆形纹路,和玉米碎果穗表面籽粒相接触、产生相对运动和摩擦,完成玉米脱粒。此种脱粒方式以变化的循环小载荷替代较大冲击载荷,可以有效减少机械化脱粒过程中玉米籽粒损伤,提高脱粒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56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23392.7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30/10 , G06F17/15 , G06F30/2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植物建模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破碎玉米芯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玉米芯断裂规律;确定玉米芯模型的最小组成单元;采用组成球颗粒拼接成玉米芯模型;测量玉米芯的中段形状参数;确定中段主尺寸,建立主次尺寸函数关系;通过中段形状参数获得玉米芯中段模型几何参数;根据几何参数与断裂规律求解组成球颗粒坐标;将组成球颗粒按坐标依次填充到玉米芯几何轮廓内;测量及标定玉米芯木质层和芯髓的力学参数;将力学参数添加至力学模型中;将几何模型与力学模型输入离散元软件中,得到可破碎玉米芯离散元模型。该方法的通用性强,建模时间短,仿真速度快,能够真实且精确的反应玉米芯的破碎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698248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75334.2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01F12/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玉米籽粒收获机清选筛调平装置,为了克服现有收获机在丘陵山地作业时,由于地形起伏,机身倾斜,导致清选筛的筛面倾角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清选筛堵塞问题,其包括机架总成、清选筛总成、贯流风机总成和调平悬挂,清选筛总成置于机架总成内,风机总成安装于机架总成后部,机架总成悬挂于调平悬挂上。本装置采用悬挂式清选筛调平机构,结构紧凑,易于在收获机内部安装;顶部采用万向节支撑结构,不占用收获机底部空间;安装角度传感器,可以实现自调平。本发明将为农业生产带来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玉米籽粒收获的效率和品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68655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61144.8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属于农机玉米脱粒领域的机具,更确切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芯轴内部胀裂试验台,用于辅助实现玉米籽粒低损伤脱粒。在不接触玉米籽粒的情况下通过芯轴内部胀裂形成碎果穗,松散籽粒,破坏其天然紧密排列状态,然后进行脱粒。该试验台包括胀裂装置、果穗固定装置、联动机构和机架总成。直线电机为胀裂系统供能,简化了传动机构,节省了空间。设计了5种不同形状的胀裂棒,以进行不同的胀裂试验。快速挂接卡扣可实现胀裂棒的快速更换。联动机构可以夹持玉米果穗以及胀裂完成后清除碎裂果穗,代替了控制系统,简化了整机。这些设计有助于提高胀裂效率,为低损伤甚至无损伤脱粒提供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6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83193.6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麦籽粒颗粒通用建模方法,包括:步骤一、选取待建模品种的多个小麦籽粒,分别测量每个小麦籽粒的三轴尺寸;步骤二、以双椭球模型作为小麦籽粒通用模型,并且根据所述小麦籽粒的三轴尺寸确定所述双椭球模型的尺寸参数;步骤三、在空间坐标系中建立单椭球模型,并在所述单椭球模型中进行球填充,得到单椭球组合模型;对所述单椭球组合模型进行空间坐标变换,得到小麦籽粒的双椭球组合模型;其中,所述单椭球模型为所述双椭球模型中的两个椭球之一;以及按照小麦籽粒的三轴尺寸分布区间,生成对应尺寸的所述小麦籽粒的双椭球组合模型,得到小麦籽粒颗粒模型群体。
-
-
-
-
-
-
-
-
-